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围绕新闻作品著作权问题的纠纷展出不穷,一些新闻作品的著作权主体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与侵权人进行了长期艰难的诉讼。这种情况至少说明,新闻作品著作权受侵害现象目前依然比较严重,而越来越多的新闻作品著作权主体已经开始主动地寻求法律对自己创作的新闻作品的保护。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由于我国的《新闻法》尚未颁布,而《著作权祛》中对新闻作品的著作权保护也没有作出专门的规定,所以,目前我国新闻作品著作权主体权利的法律保护还欠有力。有鉴于此,我们觉得必须对新闻作品著作权主体的权利进行深入研究,以为我国以后…  相似文献   

2.
仅有法律授予而无法律保护的权利不能称得上是完整的权利。为了完善著作权人的权利,世界各国都在法律中规定了哪些行为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包括对被侵权的著作权人采取何种救济措施的著作权救济制度。从《伯尔尼公约》的缔结到《知识产权协议》的达成,标志着世界范围内著作权救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侵犯著作权犯罪是一种现代新型经济犯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包括著作权在内的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日益增强,保护手段不断提升,尤其在近一两年内相继完成了对《著作权法》的修改,并  相似文献   

3.
延伸性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蕴含着重要的利益平衡功能,适用于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具有降低著作权交易成本、防范承担侵犯著作权责任、促进著作权资源传播等价值。作者建议我国为延伸性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立法,将图书馆当成重要的适用主体之一,并对相关重要法律问题做出科学的安排,同时要采取完善的技术手段、打造信息系统和著作权交易平台、统一权利信息与作品标识等措施促进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数字化变革。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期刊著作权独特的权利发生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任何权利一样 ,著作权的发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事实 ,期刊著作权的发生也不例外。但是 ,与一般作品著作权以作者创作完成即取得著作权的权利自动发生机制相反 ,期刊著作权的权利发生机制表现为双重依附性 ,既依附于国家特定的行政审批登记程序 ,又依附于在先作品著作权人的权利。目前 ,期刊著作权独特的权利发生机制具有特殊的意义 ,它将使期刊在汇编全程以及期刊著作权行使过程中力避随意性 ,为我国的期刊编辑和期刊管理走上法治化道路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媒体融合是著作权法律制度发展的重要维度.媒体的融合发展将引发著作权主体、著作权权利内容和著作权客体等法律关系要素的变动.邻接权制度在媒体融合背景下需要重构,既要丰富现有邻接权的权项,也要创设新的邻接权类型.需要从重塑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和建设作品集中交易平台等方面对著作权授权机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6.
媒体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是作者及其受雇媒体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中的热点问题.我国现行的媒体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制度存在着弊端,需要通过立法加以完善.应当坚持约定优先和最低权利保障的原则,通过整合现行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的法律规则,完善制度结构,同时充分发挥媒体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制度保护权利、平衡利益和激励创新的功能,促进我国传媒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广播剧与著作权法规定的9类作品的比对,揭示出广播剧在我国著作权法律中“缺位”的不争事实。并进而从权利的主体、客体、内容和范围等不同维度,分析了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差异及“缺位”给广播剧创作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根据我国的立法和修改法律的途径和形式,提出了弥补广播剧“缺位”的法学建议。  相似文献   

8.
职务作品著作权的归属,不同法律体系的法律,有不同的划分传统。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将记者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于记者。正在讨论中的《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将记者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于新闻单位。著作权归属的这个变更,引起不小争议。记者职务作品著作权的归属问题,除法律视角外,还有必要从伦理角度予以审视。记者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的伦理反思,重点考察职务作品主体是否平等,利益分配是否无害,著作权归属是否公正。只有符合伦理精神的权利归属,才具有实践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比我国1990年与2020年《著作权法》关于作品的定义,梳理作品定义修改的具体表现,综述这一修改对于以作品为工作对象的编辑工作所带来的影响,即在融合出版的新时代,编辑应立足现行法律规定,正确识别我国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进而判断作品之上的权利主体与权利内容,树立著作权保护意识,合理规避编辑工作中的著作权法律风...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多个方面比较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合理使用传统著作权和数字著作权的规则,认为档案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行使合理使用数字著作权的权利面对着更大的潜在法律责任。为此,应采取各种措施开展科学的著作权管理活动,以规避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1.
在作者与出版社就某一作品的出版为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而签订的出版合同中,一般都有作者对作品的著作权担保的内容。著作权担保的法律特征是什么?它的法律依据及效力是什么?探讨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明确出版社与作者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发生侵犯他人著作权的纠纷后,如何划分民事责任,从而正确开展著作权保护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著作权保护的法律特征著作权担保是指作者和出版社为确保出版合同的全面履行、根据法律规定经双方商定,由作者对出版社作出一定允诺的法律形式。其内容主要有三点:(1)作者保证自己是某作品的合法著作权人,即保证自己的权利主体资格合法;(2)保证授予出版社  相似文献   

12.
著作权法(即版权法)是确认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享有某些特殊权利,规定因创作、传播和使用作品而产生的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范。制定著作权法,建立著作权保护制度,从法律上保证了作者对其作品享有人身权利和经济权利,也保护了为作品的发表与传播付出创造性劳动的传播者的合法权益。我国1990年制定的《著作权法》构成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及主要法律渊源。  相似文献   

13.
随着著作权法的宣传、普及,关注著作权问题的朋友越来越多,说明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在增强,特别是知识分子对知识开始有了权利意识。著作权顾名思义就是作品权,是人们对自己创作的智力作品的法定权利。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极为广泛,文字作品是它保护的对象之一。作为文字作品的新闻作品当然也在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之内(我国著作权法规定时事新闻,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4.
对《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七条中一项规定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珂 《图书馆学研究》2007,(9):70-71,66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七条中“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的规定是我国著作权制度关于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合理使用著作权问题的新规则,意在保护公共文化机构的法定权利,对这些机构化解法律风险,扩大使用作品的权利范围,维系利益平衡都有着积极意义。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应该深入领会该项规定的立法意图,挖掘其有利因素,并在实践中贯彻应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版权意识在宋代已萌生,但囿于社会环境等因素,直至封建社会末期都未出现专门的版权立法。《大清著作权律》的颁布带来了改观,作为我国第一部版权法,尽管存在种种缺失,但其无论是内容还是体例等方面都值得今人思考。现阶段我国的版权法律制度体系已初具规模,权利立法模式与国际主流趋势相契合,立法主动性、法律更新频率和条文操作性方面或还有提升空间。未来我国版权法律制度的发展要由立法来推动、司法保持克制,同时在权利内容上要借鉴开放存取放弃经济权利、保留部分精神权利的做法,更重要的是未来版权立法要回归和体现其促进知识传播和社会进步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6.
基于我国著作权法对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规定的不足与现实需求,未来著作权法在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问题上,应明确委托作品精神权利可约定处分的条件及可转让精神权利的委托作品的类型,以防范枪手代笔等混淆行为的发生;其次,著作权法应根据委托作品独创性部分的完成人不同,确定权属无约定时的法定归属,以保护参与创作的委托人权利;最后,法律应以列举加抽象概括的方式穷尽属于例外规定的委托作品。  相似文献   

17.
著作权保护与图书馆权利在促进社会知识创新与传播的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从著作权与图书馆权利的共性、著作权对图书馆权利促进的机理、著作权与图书馆权利协调促进等方面分析了著作权对图书馆权利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网络化与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数字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利用和服务的环境,也给传统的著作权保护带来挑战。文章从复制权的变化、向公众传播权、技术保护措施、权利管理信息、集体管理组织和法律救济等方面阐述了著作权在新环境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对我国著作权法在上述方面的修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周园 《中国编辑》2007,(5):66-68
著作权,是作者依法对自己任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领域创作的作品所享有的权利。这种权利是通过国家法律予以强制保护的专有权利。根据《著作权法》,著作权人对自已的作品享何著作权,期刊编辑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应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保护作者著作权。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期刊编辑著作权意识淡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涉及到的法律权利,就高校档案的所有权、著作权、知情权、隐私权等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