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职务作品著作权的归属,不同法律体系的法律,有不同的划分传统。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将记者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于记者。正在讨论中的《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将记者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于新闻单位。著作权归属的这个变更,引起不小争议。记者职务作品著作权的归属问题,除法律视角外,还有必要从伦理角度予以审视。记者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的伦理反思,重点考察职务作品主体是否平等,利益分配是否无害,著作权归属是否公正。只有符合伦理精神的权利归属,才具有实践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著作权法在著作权归属方面规定了法人作品①和职务作品等不同类型.在一定情况下,职务作品和法人作品除署名权以外的权利归属完全一致.依照法律,职务作品的作者享有署名权.这是著作权法"保护作者的著作权益,鼓励作品的创作和传播"立法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著作权法给予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的终极关怀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崔世勋诉辽宁省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和吉林省图书馆侵犯其署名权一案反映了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争议.职务作品著作权,尤其是署名权的归属已经被<著作权法>明确规定,因此,图书馆等单位有必要认真对待职务作品的署名权,建立更明确的保障制度,维护作者的权利,保障职务作品作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论职务作品的界定及其著作权的归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十六条和相关法规的规定 ,论述了职务作品的概念、四个构成要件以及一般职务作品和特殊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相似文献   

5.
著作权法保护模式下的以高校图书馆自建数据库为权利客体的著作权归属问题十分复杂,不同的建设模式决定了著作权作品类型与权利归属的不同。从权利主体与权利分配角度看,委托建设、图书馆自主建设、图书馆职工主持建设情况下的数据库作品类型可分属法人作品、职务作品、个人作品,不同类型的作品决定了著作权相关权利的所有者不同,图书馆、受托人、职工创作者都可依法享有相关权利。  相似文献   

6.
地图作品,一般是法人或法人单位组织有关作者,为其提供资金和设备、资料等创作条件,并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职务作品。依现行著作权法,地图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其他权利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享有。因此,地图职务作品有别于一般的职务作品,作者不...  相似文献   

7.
新闻类职务作品的权属问题是《著作权法》修法进程中的争议性议题之一.新闻类职务作品权属制度的争议体现在新闻类职务作品的作品性质、客体范围以及是否确立新闻类职务作品权属"约定优先"模式三个方面.新闻类职务作品著作权权属制度构建过程中的价值导向分歧和模式选择分野是产生一系列争议的原因.有鉴于新闻类职务作品权属制度变革未能回应传媒业的发展趋势,新闻类职务作品权属制度应从四个方面予以完善:一是应回归新闻类职务作品之"普通职务作品"定性;二是应合理界定新闻工作者对职务作品享有的基本权利;三是应积极发挥契约功能并推动建立单位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四是可考虑在邻接权体系内探索设立新闻出版者权.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的新闻传播实践中,有一些问题虽然在法律上有明确的是非判定,但很多媒体人仍不甚明了,笔者在此就几个常见的“似是而非”的问题作一解析. 1.新闻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属于谁? 根据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第16条以及《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12条的规定,职务作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一般职务作品”,著作权归作者享有,但单位享有“业务范围内的优先使用权”“自作品完成两年内第三方以相同方式使用的同意权”以及“所获报酬分成权”.另一种是“特殊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归单位享有.后者主要包括两种情形:一是主要是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单位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二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单位享有的职务作品.  相似文献   

9.
媒体融合是著作权法律制度发展的重要维度.媒体的融合发展将引发著作权主体、著作权权利内容和著作权客体等法律关系要素的变动.邻接权制度在媒体融合背景下需要重构,既要丰富现有邻接权的权项,也要创设新的邻接权类型.需要从重塑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和建设作品集中交易平台等方面对著作权授权机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尹培丽 《图书与情报》2011,(3):53-56,84
口述资料是指所承载信息的原始获取和传递方式来源于口头的资料,依据其形成过程中信息流的方向,可将其区分为叙述式和访谈式两种。依据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应当对口述资料以"作品"的形式加以保护,但是需要区分职务作品以及访谈式口述资料的合作作品等情形,对于其整理和利用过程中所涉及的著作权问题,应尊重"意思自治"的原则,通过"授权委托书"等方式明确权利归属。  相似文献   

11.
作为科技新秀的增强现实技术不仅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亦进军于传统出版领域,增强现实图书出版物应时而生.然而增强现实图书出版物却因增强现实技术的介入而在多环节具有著作权侵权风险.但我国现行著作权制度并不能对增强现实图书出版物著作权侵权风险做出自洽性解释.应以第三次著作权法修改为契机,对我国著作权制度中作者权利体系及著作权权利限制制度做出完善,以促进增强现实技术稳步前进,保障增强现实图书出版物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国庆 《新闻界》2013,(13):20-22
记者职务作品归属问题既与著作权激励机制相关,又与单位利益有很大关系。从版权法立法目的、大陆法系著作权法特点看、作品独创性原则和法律的可操作性看,我国应当在尊重意思自治的前提下,将记者职务作品的著作权授予记者所有,同时规定单位两年的专有使用权,以达到劳资双方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3.
李明德等诉南通市图书馆确认著作权、返还财产纠纷一案,涉及到作品的作者如何认定、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以及著作权转让后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等问题.本案暴露了图书馆法律意识淡薄,接受捐赠工作不规范的事实,启示图书馆应增强法律意识,充分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将捐赠工作制度化;履行公益性文化机构的使命,为社会文化创造活动提供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对图书馆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进行了研究。著作权合理使用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基于正当目的而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不必向其支付报酬。著作权制度赋予使用者合理使用作品的权利,不仅给使用者带来了便利,也给社会带来了效益。为使图书馆合理使用著作权制度而提高社会效益,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的立法制度,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广大读者对著作权的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5.
王中秋 《编辑之友》1992,(3):51-54,63
所谓著作权归属就是指著作权究竟归谁有。著作权归属包括原始归属和著作权中财产权利的继受归属。著作权是作品创作后而产生的权利,作品是作者完成的。因此,著作权原始归属的一般原则是作者享有著作权。著作权中财产权利的继受归属是指公民、法人通过受让、继承等民事法律行为取得著作权中财产权  相似文献   

16.
介绍科技报告所涉及的工业产权与著作权种类,论述科技报告合作作品、职务作品、委托作品的三重作 品性质,着重分析科技报告著作权的诞生、转移、归属状况。文章得出科技报告著作权在项目合同书中无另行约定的 情况下,归属项目承担单位的结论。这种著作权归属不利于国家科技报告制度的建设,在阐明了国家对科技报告著作 权的需求后,文章提出国家合理取得科技报告著作权的方式,认为国家应该与项目承担单位约定对科技报告取得排他 许可授权。  相似文献   

17.
新技术的应用触发了不同媒体之间的著作权争端,充分运用著作权许可制度是新闻媒体融合发展的现实需求.为保障新闻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著作权制度要坚持基本的价值目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树立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思维,在新闻作品著作权归属制度、著作权许可制度和著作权侵权判定标准等方面进行规则创新.  相似文献   

18.
《档案时空》2003,(8):39-39
《山西档案》2003年第1期上发表了潘月杰、付九虎的文章。作者认为,在档案编研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著作权问题。一、馆室工作人员编研成果著作权的归属问题。1、著作权归单位(即归档案馆或其相应科室)所有的编研成品。这类成果的特征是:由法人或其它组织主持创作;代表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意志:由法人或其他组织承担责任。这类作品的著作权通常属单位所有。同时,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参与编研活动的工作人员有从档案馆获取奖励和报酬的权利。2、档案馆工作人员的编研成果属于职务作品。职务作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著作权归公民个人;这种…  相似文献   

19.
秦珂 《图书馆建设》2012,(10):87-90
与私人拥有的著作权相比,政府信息著作权的主体、客体、权利行使和经济补偿等都有明显的特殊性,这是制定政府信息著作权保护政策必须考量的因素。欧盟、英国、美国等对政府信息著作权分别有不同的立法。我国政府信息著作权管理制度的立法应坚持利益平衡原则,明晰享有著作权的政府信息类型,合理界定政府信息著作权的归属,完善政府信息著作权的转移规范,健全反政府信息著作权垄断制度,确立政府信息著作权的补偿政策。  相似文献   

20.
现行的著作权制度在公民进行知识获取、传播与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而创作共用所具有的低制度成本、高制度收益与制度普适性和耦合性等优点能够一定程度地弥补现存著作权制度的缺陷。作为一种新型的著作权授权方式,创作共用对信息权利的影响体现在对信息生产者、传播者与使用者权利保障的促进作用上,并对我国著作权制度中信息权利的保障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