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在学校的体育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增强体质,轻视或忽视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的现象,致使常因学生出现情绪障碍而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 常见的情绪障碍可归纳为胆怯情绪、过度紧张和对立情绪。如学生常出现的“我不会”、“我不敢”、“我怕”等。学生这些情绪的产生,一方面是受个人日常情绪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  相似文献   

2.
面对“两块泡芙”引发的冲突,从四年级学生对“公平”有强烈追求,情绪体验强烈,情绪控制力较弱等年龄阶段特点入手,班主任“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敏锐地觉察自我的情绪,调节自身情绪。并根据萨提亚冰山模型,看到学生行为背后的情绪感受、观念等更深层次的内容,在接纳情绪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认识”,以转变观念、满足学生核心需要层面解决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3.
进贤一中本着“抓早、抓紧、抓细、抓活”的原则,认真做好毕业班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学生思想素质得到显著的提高。该校领导认识到,学生越临近毕业,思想政治工作越要抓紧。学校成立了校毕业生工作指导小组,负责分析学生的心理动态,加强各方面的信息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当了解到部分成绩好的学生有“浮、骄、松”的情绪,差生有“畏、  相似文献   

4.
【设计意图】初中二年级是学习“大分化、大改组”的时期。由于学科增多,学生难以适应,出现厌学情绪,上课状况不断。加之初二“问题学生”增多,上课说话、传纸条等现象普遍,学生的违纪行为影响了教师的上课情绪,教师“恨铁不成钢”,经常采用批评、惩罚的措施,这使学生更加抵触,于是学生和教师的冲突不断。本课旨在让学生学会情绪调节的方法,学会如何与教师沟通。  相似文献   

5.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承接第一单元青春时光主题,从情绪情感角度,对初中生进行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教育。一、单元整体架构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容易出现“疯狂”或“寂静”两种极端情绪,情绪偏差易导致行为偏差。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展品格、健全人格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高校“毕业班现象”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毕业班现象”是指与高校毕业班学生相联系的一种特有现象,主要表现为:最后一学年学生的情绪比较焦虑,中心任务向寻找工作、签订就业协议转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大大下降,课堂教学出勤率低,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冲击,教师的授课计划和授课情绪受到影响,对于学生成绩的评价宽松并富有弹陛,其结果是降低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近几年,“毕业班现象”虽然已经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7.
“高考志愿测试”“择业测试”,名目繁多的广告出现在心理咨询中心,网站和各类报刊、杂志上,悄然成为上海不少学生填报志愿,毕业择业的重要参谋。  相似文献   

8.
【宜章讯】宜章一中加强对应届毕业班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教学、复习工作,毕业班学生在对待升学和就业的问题上树立了服从祖国统一分配的正确思想,学习情绪饱满,教学和复习都抓得很紧。宜章一中本期有六个应届初中毕业班。在党支部领导下,学校成立了毕业班政治思想工作小组。由党支部负责同志向毕业班学生作了形势报告,组织学生学习了人民日报社论“全国一盘棋”。学习后,团组织组织同学座谈学习收获,语文老师也以“用‘全国一盘棋’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教师和学生情绪相悖的现象:教师切中肯綮、生动精彩的讲解并不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他们只是被动地记录教师的结论,以备考试之需。但另一方面,学生也并不总是这样,并不总是处在无精打采、似听非听的状态之中,有时他们的情绪会产生一系列的“兴奋点”。当出现这种“兴奋点”时,他们总是精神饱满,思维活跃,表现出强烈  相似文献   

10.
赵锋 《上海教育》2003,(7B):8-9
“高考志愿测试”“择业测试”。名目繁多的广告出现在心理咨询中心,网站和各类报刊、杂志上,悄然成为上海不少学生填报志愿、毕业择业的重要参谋。  相似文献   

11.
在进行毕业复习时,如何纠正学生解题出现的错误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慎重对待。教师应找准“病”因,重在治“本”。学生解答数学题的常见错误及其原因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12.
陆燕 《辅导员》2010,(18):47-47
词句练习作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形成语文素养的主要手段之一,与学生见面的机会多,出现的频率高,更易诱发学生厌、烦的情绪。因此,要激活学生的“兴”,激起练习的“趣”。  相似文献   

13.
面对学生脱式计算时出现的一类错误,教师常常简单地以“粗心”论之。其实,这种现象在心理学领域被称为“数学障碍”,它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学生的注意力有缺陷,学生的“感统”能力不协调,进一步地可能是情绪困惑、环境不良等多方面因素。由此,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帮助学生解决“粗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临近毕业,当学生意识到升学、就业、同学分别时,常会伴有兴奋、焦虑、紧张、困惑、彷徨等各种不同的情绪体验。此时,他们的思想最复杂,情绪最不稳定。那么,如何使毕业生承受来自主方方面面的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呢?我们针对毕业班易出现的问题,不断摸索学生思想规律,在强化毕业班规范管理的同时,坚持正面教育,帮  相似文献   

15.
人是有感情的,无论做什么事情,情绪总是伴着人的行为出现。参加升旗仪式的心情是严肃的,领取奖品时内心是激动而愉快的,被人欺辱时心情是愤怒的……情绪就是这样,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生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不善于控制自己。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品德、智力、能力,也要关注学生的情绪,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情绪。真心承认“感受是无罪的”“感受是无罪的”,这是心理学专家告诫我们的一句话。因为,感受只是一种内心体验,它并不影响别人和干扰社会秩序。而有的教师对此并没有深刻理解。如,某班换了…  相似文献   

16.
临近毕业,河南财经政法大学60多名税务专业的大四学生却面临无法毕业的窘境。校方表示因为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失误,竟然忘记给该班学生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必修课程(没修就没有相应学分)。为了不耽误学生正常毕业,2015年4月16日,校方贴出公告,安排了相应的补课和考试事宜。而在向媒体解释为何会出现漏开必修课这样的“乌龙”时,校方则解释称“学校扩张太快,难免有纰漏”。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中的情感与激励是指教师与学生建立起来的一种愉快的、积极的精神氛围。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在本世纪五十年代提出了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这种理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刺激出现到情绪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一评估一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评估的结果可能认为对个体“有利”、“有害”或“无关”。如果是“有利”的,就会引起肯定的情绪体验,并企图接近刺激物;如果是“有害”的,就会引起否定的情绪体验,并企图躲避刺激…  相似文献   

18.
历史教学具有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培养能力三方面的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在这三方面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常常是课上“满堂灌”、“一言堂” ,课下学生死记硬背 ,训练搞题海战术 ,如此以来 ,学习成了沉重的负担 ,学生出现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19.
强维芳 《甘肃教育》2013,(21):92-92
学生临近初中毕业,学习负担重,升学压力大,又成天呆在大门紧锁的校园里,心情压抑、情绪急躁,学习兴趣减弱,学习效果降低。为了调节学生的心情,更好地迎接即将到来的升学考试,我组织了一次游园活动。为了使这次活动“师出有名”,理由是为完成作文寻找素材。为了证明此次活动的真实有效,活动过后组织学生写了作文《找春天》。  相似文献   

20.
五年前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创造了“情绪商”这一术语,他提出预测:一个人能否成功的主要指标可不是“智商”(IQ),而是“情绪商”(EQ),研究发现在成功的诸要素中智商因素仅占20%,而控制情绪的能力、抓住机遇的能力等即人的“情绪商”所起的作用却十分重要.我们也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智力相当好,思维敏捷,但成绩始终冒不上来;有的学生智力中等,思维也不算快,但学习水平能挤进前茅;有的在学校是“尖子”生,步人社会,却泯然众生;有的在学校里是不起眼的学生,步入社会却事业有成;面对挫折,有的学生从容自如,有的学生情绪沮丧.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众多的,而“情绪商”恐怕是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曾就此对学生做过一些跟踪分析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出现了成功的个例.今年初三毕业会考中我校一位学生考出了661分的好成绩,这在市区中学中引起了不小的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