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骆驼祥子》是我国现代文学史的一个高峰,老舍用朴实的文字生动且真实的描述了祥子这一北平车夫的悲剧人生,原本充满理想和坚持自我的祥子在接连经历人生打击后,逐渐沦为没有信仰、没有情感的行尸走肉。本文主要针对《骆驼祥子》中祥子的人生悲剧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2.
王佑琴 《科教文汇》2013,(23):69-70
老舍的《骆驼祥子》以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通过人力车夫祥子一生几起几落最终沉沦的故事,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下层人民的悲苦命运。小说还刻画了许多祥子一样的小人物形象,他们虽际遇各不相同,然而悲剧的命运却是共同的。他们的遭际和悲剧是个人更是整个时代和社会的悲剧。要想彻底改变这悲剧,必须所有民众联合起来,推翻这吃人的社会与制度。  相似文献   

3.
孔庆东 《知识窗》2008,(11):20-20
日前备课时重读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忽觉祥子的命运颇有几分围棋之理。淳朴健壮的农村青年祥子,来到北京闯世界。这就好比是围棋中的“打人”。其实围棋一开局就可以看作是“打人”——双方争相打入那茫茫宇宙,占山为王,  相似文献   

4.
正在老舍所著《骆驼祥子》中的结尾,一个曾经积极上进、踏实肯干的大好青年——祥子,竟然沦为行尸走肉,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很多人认为这是个人的悲剧,但透过祥子的人生,我看见了当时社会的肮脏、堕落。小说批评了封建社会制度的腐败,彻底显现出了那个时代的悲剧。小说的开头刻画了一个正直、热爱生活的祥子。他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渴望更幸福的生活。于是,  相似文献   

5.
"了"字在日常生活用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人们运用较为多的一个字。本文针对老舍的名著《骆驼祥子》中出现的"了"字以及英译做一些分析与对比。文中通过对"了"字的多角度,多方位的具体分析,总结出现代汉语中"了"字的一些使用规律。  相似文献   

6.
王晓燕 《科教文汇》2008,(8):168-169
“了”字在日常生活用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人们运用较为多的一个字。本文针对老舍的名著《骆驼祥子》中出现的“了”字以及英译做一些分析与对比。文中通过对“了”字的多角度,多方位的具体分析,总结出现代汉语中“了”字的一些使用规律。  相似文献   

7.
王爱华  王靓 《科教文汇》2014,(32):68-69
文学世界和现实世界一样,到处是男人和女人相处、相碰的关系。男女两性关系是历代文学作品不可回避的主题。在我国,由于封建文化传统源远流长,男性一直处于话语权力的中心。本文从对《骆驼祥子》的男女两性关系的分析中,既看到了女性对传统文化的超越,对男性中心地位的颠覆,也看到了女性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8.
“城镇上山,农民进城”是云南省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基层消防部队面临的问题,立足于现有消防部队管理体制,提出“城镇上山,农民进城”背景下消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孙晓涛 《内江科技》2007,28(4):75-75,83
在我国的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民进入城市,由于他们大多只身来到城市,在城市没有住房,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本文就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住房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进城农民住房问题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农民工歧视"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三农”问题是一个正在牵动中国的令人忧心忡忡的民生问题。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仍是农民身份,对他们的歧视随处可见。在列举了城市农民工所受歧视的种种表现后,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最后提出纠正这一不良社会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华夏星火》2004,(2):14-14
中国去年粮食生产持续第五年呈下降趋势,一号件提出要提高农产品价格以增加农民收入、放松城市居住管制以方便民工进城工作等措施。有专家认为,目前中国政府为解决农民问题所采取的措施需要突破一个瓶颈——如何解决在城市化过程中对农民吸收程度太低的问题,而政府应该做的,正是鼓励农民定居到城市或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12.
<正>听Jay的日子,是我疯狂、叛逆的年代,也是我忧郁懵懂的青春。从《范特西》到《魔杰座》,那些抑扬顿挫感伤念旧的音符和我一起,看时光在校园里飘荡,流逝。看我的成长,看我的那些关于青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女性悲惨的命运引起了很多作家的关注。因为“五四”思想革命的核心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的民主意识,是尊重生命主体意识的自由观念、个性解放观念。而“五四”人的发现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于女性的发现。在《骆驼祥子》中老舍通过“虎妞”形象,一方面表现出对封建伦理意识对人性压抑的抨击,但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作者老舍先生对于这种悍妇女性形象的反感,从而进一步看出老舍先生创作主体根深蒂固的男权意识。  相似文献   

14.
胡博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11):107-108
随着改革开放,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但是国有企业改革使许多职工下岗等待再就业,城市的双重就业压力给城市的交通、治安带来许多问题,因此,农民进城并不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加快农村工业的发展.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  相似文献   

15.
祥子的典型意义代表了一个时代。代表了一个民族。本篇论文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祥子的个性心理两个方面,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分析祥子的性格悲剧。  相似文献   

16.
祥子的典型意义代表了一个时代,代表了一个民族。本篇论文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祥子的个性心理两个方面,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分析祥子的性格悲剧。  相似文献   

17.
深入探讨《八月之光》中综合运用的多元叙事策略,以及从不同的视角讲述故事、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艺术效果。小说以莉娜的故事开头和结尾,把克里斯默斯、乔安娜、海托华、卢卡斯、格雷姆等人那些充满骚动、暴力、凶杀、性堕落、绝望和孤独的故事放在这个框架之内,造成了一种三明治式的艺术结构。这几个故事间的联系不在情节上的统一,而是在它们之间的反衬和对照,这也正是《八月之光》的一个主要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8.
进城务工农民综合信息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其安全问题极为重要。本文探讨了涪陵区进城务工农民综合信息查询系统有关操作系统、安全机制以及数据备份的研究与实现。  相似文献   

19.
玉指红颜 《知识窗》2013,(21):43-43
武松以景阳冈打虎、血溅狮子楼、醉打蒋门神、斗杀西门庆等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故事为现代人所熟知。历史上是否真有武松这个人?上述那些精彩的故事是否真的发生过呢?历史上确有武松其人。翻阅《浙江通志》《临安县志》《杭州府志》发现,北宋末期确实有武松这个人。不过,发生在他身上的那些精彩的故事,譬如景阳冈打虎等等,却系子虚乌有,都是小说家杜撰和演义的。  相似文献   

20.
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变市民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主动进城和被动进城,其中主动进城占大多数,主要表现为进城务工、购买商品房、通过城乡通婚等途径转为城镇居民。然而,农民变市民存在着诸多“尴尬”,主要为:进城后自身利益、权益福利得不到保障、不被城市所接纳、生存环境差等。因此,要在土地政策、户籍等制度上进行创新,保障其合法权益;要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政府、社会等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城市管理者要创新管理模式,加强管理与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