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语连词作为一种结构词,其功能意义明显强于其词汇意义.英语句法关系重形合,汉语句法结构多用意合.只有连词才能充分体现出英汉之间形合与意合的差别.英汉语之间的形意转化,关键也在连词的处理上.本文简要谈了英语连词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形合与意合的差别,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英语连词的汉译方法,如省译与增补、转译等.  相似文献   

2.
形合与意合是涉及句法问题的两个重要概念。文章通过对《红楼梦》第四回的英汉翻译对比研究,提出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种差异在语篇衔接上主要体现在连词、省略及从句的运用上。  相似文献   

3.
沈园 《文教资料》2010,(21):43-44
本文针对汉英翻译中引起中式英语的一个主要原因——意合与形合进行分析,回答了什么是意合和形合,为什么汉语是意合而英语是形合;并且,对于由于意合与形合的差异所引起的汉英翻译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对策,以期减少中式英语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悬垂现象”是学生汉英翻译与英文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汉英两种语言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导致学生习作中悬垂现象的出现。因此,对悬垂想象作相应的研究非常必要。本文从句子结构的角度出发,探讨学生汉英翻译和写作中的“悬垂现象”以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运用对比方法,对英语形合句法与汉语意合句法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并运用大量实例加以论证说明,指出了英语句法和汉语句法的一个主要差别,为初学英汉翻译的人如何在翻译过程中消除“翻译腔”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翻译学科的快速发展使译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在不断地发展,但是在翻译过来的作品中“欧化”汉语还是频频出现,这不仅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也影响着翻译所肩负的文化传播的使命.重“形合”的英语和重“意合”的汉语在语言组织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然而译者在做英译汉时,总是跳不出英语“形合”框架而产出具有英语句子结构的汉语.本文主要分析教学中的实例,从英语句式结构方面探究其问题所在,并建议以化“有形”于“无形”的原则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汉语与英语的意合形合已有大量的研究.本文研究的是汉语英语中意合形合的规定性特征,指出意合形合的四种特征:普遍性、使用频率的差异性、动态性和描述性,及研究这种特征的意义:有利于翻译和写作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8.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从事英汉互译的人对英语中的形合与汉语中意合的特点是比较了解的。本将从翻译的角度分析英汉语的形合与意合的特点,希望能为正在学习翻译的语言开拓们起点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娜 《培训与研究》2009,26(10):130-131
形合和意合是英汉对比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一般认为,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但是,形合和意合并存于英语与汉语中,并互为补充,存在着辨证关系。进行形合和意合这两种英汉组织形式的研究对翻译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形合和意合是英汉对比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一般认为,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但是,形合和意合并存于英语与汉语中,并互为补充,存在着辨证关系。进行形合和意合这两种英汉组织形式的研究对翻译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胡娜  胡豪 《教师》2009,(14)
英语科技文献的翻译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针对英语科技文献翻译中常见的问题,本文从小处着手,详细地介绍7个方面的翻译技巧:第二人称的翻译,代词的翻译,人名、地名和公司名称的翻译,标点符号的翻译,连词and的翻译,被动语态的翻译以及复合定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2.
形合和意合既是英语和汉语的基本语言特征,又是这两种语言的重要区别。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翻译时,我们要尽量保持英语形合及汉语意合的特点,但是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3.
汉语是意合型语言,而英语属形合型语言。汉英之间的这种本质差异就导致了两种语言的句法组合与语序大多不对应,此种情况在正式的商务汉英文体中比比皆是。鉴此,“分分合合”的策略是商务汉英句法翻译转换的必然选择。在商务汉英句法转换中,“合”的多、“分”的少;相反,商务英汉语句翻译则是“分”的多、“合”的少。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探讨莫言"诺贝尔演讲"中英文本中意合与形合的语言现象,采用汉英比较研究的方法,针对具体的语言事例进行对比研究,依据大量语言事实,我们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注意汉英在句式结构中的特点,即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并按照该原则进行翻译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5.
王瑾 《成才之路》2009,(27):51-52
科技英语出于其特定的交际目的,有着独特的文体特点,翻译时和普通英语有着明显的区别。连词if作为科技英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连词之一,其功能意义远大于其词汇意义。本文讨论了连词if引出的各种从句,分析归纳了其在从句中的一些变义及其用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英汉语言对比的角度入手,分析了英语的静态优势与汉语的动态特征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作者从两种语言的语义特征、语法结构差异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英语中“名词优势于动词”现象及其对应的各种英汉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7.
意合和形合是英汉两种语言都使用的两种连接手段,但由于两种语言性质不同,使用侧重点也不同。本文从汉语是语义型语言,注重“话题”;英语是形态型语言,注重“主谓”;以及汉英两种句式的不同,说明了在汉英互译过程中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  相似文献   

18.
现在英汉语言对比研究把形合和意合分别看作是英语和汉语的造句特征,这反映了英语和汉语在利用语言形式表达意义时的区别.从语言的编码层次构成的系统看,英语中不乏有"意合"现象.这种"意合"现象是我们理解和翻译的难点之一.本文从英语语法的"意合"角度对大学生翻译作业中的误译实例作一些简要的分析和归纳,以期能够找出正确的理解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汉英语言对比的角度探讨翻译仍是翻译研究中极为重要的途径之一。汉语意合和英语形合的特征具有深层民族心理和哲学思维方面的成因;由于汉语重意合,语法呈隐性,重以神驭形,而英语重形合,语法呈显性,重以形驭神,在汉英翻译中须对汉语的意合句句内和句间的隐含逻辑关系进行分析,进而转换成显性的形合句,以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符合翻译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0.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但这一结论不能绝对化。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及以下层面中,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而在句子以上层面如篇章层面,英语也使用词汇手段等意合组织方式,汉语篇章中也采用重复和骈偶等形合手段。英汉语的研究尤其是其对比研究要强调辩证的方法,以期对英汉语中的形合与意合研究更加客观和科学。在翻译实践中,这一辩证关系有利于改进过去那种教条的英译汉(形合变为意合)和汉译英(意合变为形合)翻译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