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一位小学科学教育专家将小学生科学探究的要素简约成“问题-事实-推理-解释”。在这几个要素中,笔者认为“问题”是孩子们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起点,“事实”是探究上述问题的证据,“推理”是基于事实形成认识,让学生建立概念,“解释”则是应用形成的科学概念对周围的事实做出合理的分析与解读。基于上述理解,笔者以为:孩子们的科学探究过程是一个在教师的引领下,有一定价值取向的,主动获取、整理、分析事实,从而形成科学认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朱小燕 《中学生物学》2009,25(10):25-27
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1 有利于树立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实验教学就是让学生从实际出发,通过收集事实,整理事实,形成概念这种教学思路,让孩子们先鼓捣、鼓捣,认识、认识,老师因势利导,帮助他们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样的知识他们不用去背,也不用去记,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地“搞科学”的过程中,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辈子也忘不了.  相似文献   

5.
一、实验包辅助教学的背景 1.实验教学改革是新课程的需要实验教学是初中科学教学的基础,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明确提出:“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感受科学过程、获取事实证据、检验自己的想法和科学理论,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1 有利于树立学生科学的世界观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实验教学就是让学生从实际出发 ,通过收集事实 ,整理事实 ,形成概念这种教学思路 ,让孩子们先鼓捣、鼓捣 ,认识、认识 ,老师因势利导 ,帮助他们去伪存真 ,去粗取精 ,这样的知识他们不用去背 ,也不用去记 ,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地“搞科学”的过程中 ,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辈子也忘不了。2 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董靖 《成才之路》2010,(29):97-97
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具体教学策略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我最好的老师》是第十二册第五单元四篇文章中的最后一篇阅读课文。而这个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过程中,感受科学家在每次成功中不可或缺的科学精神,体会科学精神的内涵,同时,初步学会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从这个单元的整体来看,本文在单元中所承担的角色,应该是领会科学精神的内涵,巩固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  相似文献   

10.
<正>《我最好的老师》是第十二册第五单元四篇文章中的最后一篇阅读课文。而这个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过程中,感受科学家在每次成功中不可或缺的科学精神,体会科学精神的内涵,同时,初步学会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从这个单元的整体来看,本文在单元中所承担的角色,应该是领会科学精神的内涵,巩固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  相似文献   

11.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必须立足学校实际,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开展实验和探索。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尽可能地收集事实、整理事实、探究事实。本文从对科学教学理念的感悟以及挖掘利用生活中的实验教学资源等五个方面阐述了一些思考和做法。  相似文献   

12.
一般念文史的人,可能不了解科学研究也有“风格”。大家知道每一个音乐家、画家、作家都有他自已独特的风格。也许会有人以为科学与文艺不同,科学是研究事实的,事实就是事实。什么叫做风格?要讨论这一点,让我们拿物理学来讲吧。物理学的原理有它的  相似文献   

13.
丁正良 《陕西教育》2006,(11):36-36
新课标明确提出初中生物教学要倡导科学探究,把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笔者认为,要使科学探究活动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得到落实,教师就必须把握好以下四个“度”:  相似文献   

14.
在自然常识课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首先要明确科学素质的内容。一般认为,它的主要内容包括3项:1.科学知识——构成科学的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规律和科学理论。小学自然常识学科中主要是教学事实和概念的知识。2.科学方法——获得科学知识的研究方法,即是观察、实验和思维方法。而思维方法主要是比较、分与合、推理、取样分析等方法。3.科学态度——科学研究中的行为规范,即是积极进取,团结合作,尊重事实和敢于发表。这些内容实际就是小学自然常识学科中的学科教学目标。自然常识课应采用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对教具学具的观察、实验和思维等活动,自行从研究的事物和现象中发现和获取知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本文拟对实践中探究性课堂教学策略问题作初步探讨,现将笔者的认识与实践活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科学课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根据具体情况使用文字、图表、画图、符号等方式进行科学记录的习惯。科学记录是孩子们科学探究的足迹,是孩子们科学探究的信息超市,是表达交流、推测、分析得出结论的事实依据,伴随着整个科学探究过程。良好的科学记录习惯,有利于学生养成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7.
1教学设计思路   从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切入,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从实验事实(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出发,展示科学家是怎样捕捉化学现象深入思考的,让学生体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思维方法;从模仿科学探究过程(学生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到初步学会运用一定的科学探究程序解决某种问题.   ……  相似文献   

18.
以热点新闻合理设置社会性科学议题,让学生经历类似科学家的论证过程,引导学生调查发现,阐述个人主张,基于证据反驳他人主张,在阐述、推理、反驳中达到共商共量,最终对事实现象进行科学认识,理解科学本质,建构正确的科学观,提升学生参与社会决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引领幼儿观察、提问、设想、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发展幼儿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把握好与孩子探讨交流这一环节。1.在理解中与孩子共享实验的成功与失败在实践中,我们改变传统的“教”的模式,注重给孩子提供大量的“让事实说话”的机会。我们发现,摆脱了教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创新实验装置、观察策略、问题设置、探究思路等,优化了"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实验课中既动手又动脑,能基于事实和证据自主构建概念,培养科学思维,发展实践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