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网络媒体,简言之,就是媒体意义上的网络,恰如媒体意义上的报纸、广播与电视。它是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发布新闻和进行新闻等信息服务的一种传播媒体。与传统的报纸、广播与电视三大媒体相比,它是一种“第四媒体”,是一种“新媒体”.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发达的现代信息社会,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媒之后的第四大媒体,伴随产生了网络传播的新型信息传播方式。然而,网络在影响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也传播着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而很少考虑作为受众的广大网络用户的需求和爱好。结果导致,网络传播信息量越来越多,可用率却越来越低,网站运行成本快速增加,网络运行效率却迅速下降,这就是网络传播的“经济悖论”。  相似文献   

3.
一、在“量”和“质”上保证新闻照片在版面上的突出地位。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照片时效、质量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特别是受到传统版面思维定势的束缚,图片在时事版面上只起装饰和美化版面的作用,只起着填空补缺的作用,人们甚至担心照片用多了,用大了会挤占文字新闻,影响信息量。如果说这种担心在过去报纸作为主要媒体时代还有一定道理的话,那么在电视、网络多种媒体竞争的态势下,在讲时效、讲冲击力的今天就必须打破这种束缚,必须要让图片在版面上唱主角。  相似文献   

4.
作为主流媒体组成部分之一的市级党报,在众多的晚报都市报的冲击下,越发显得艰难:一是发行的艰难,二是广告收入的艰难,三是留住人才的艰难。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原因只有一个:党报的“注意力”不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信息量以爆炸形式激增,而人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这就造成注意力的相对短缺。各类媒体要想争得更多的受众,就必然要在“注意力”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茹红 《声屏世界》2007,(4):37-37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媒体遭受着冲击,当然也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网络广播是广播与网络结合的最好形式,是数字信息时代广播的必然发展趋势。与网络相比,广播的信号资源主要是音频,音频信号的传输手段比较单一,受众的“非注意力”收听状态等弊端突现出来,原有的传播快捷,信息量大,听众获取信息随意性强的优势开始弱化。于是广播媒体开始寻求与网络相结合,期待在与网络的结合中获得一种整合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6.
在网络出现并大张旗鼓地占领传统媒体阵地的过程中,关于“网络报纸”会不会取代传统报纸的争论就一直不绝于耳。这一争论最终在越来越盛的报网互动、媒体融合的进程中偃旗息鼓。直到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推波助澜,使这一场新闻纸和新闻屏的你争我夺演进成了2.0版本。  相似文献   

7.
黄慎 《新闻三昧》2001,(8):50-50
互联网被公认为“第四媒体”。目前,这一新的媒体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度,正呈现出日益强劲的扩张势头和难以估量的发展前景。媒体的网络大战,也在客观上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逼”到了已经别无它途、只能迎难而上的境地。除了培养新闻、外语、电脑三栖人才,增强发射实力,发挥网络特殊优势,这些需要国家支持长期实施的战略决策外,我们国际台尤其是非通用语节目,应立即从内容配置、节目调整、业务更新上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媒体的概念、传播特性、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一、互联网媒体的概念界定 Internet是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的英文名称,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流行的计算机网络,同时也是目前影响最大的一种全球性、开放的信息资源网。它通过专门的通信界面和规程,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一系列的局域网、校园网以及其他国家的各种类型的网络等组成庞大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其上存放着大量的信息,供世界各地的网络用户查询和使用。关于Internet,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1997年7月确定中文译名为“因特网”;一般译为“国际互联网络”,简称为“国际互联网”、“…  相似文献   

9.
蒋蕴 《新闻记者》2001,(7):33-35
一、前言新闻的最高境界是“独家”。1998年1月17日深夜 ,一个名叫麦特·德拉吉的自由撰稿人通过互联网 ,在其个人主页上发布了一条震惊世界的独家新闻 :“在白宫 ,一个名叫莱温斯基的女人与美国总统在他的椭圆形办公室内发生了婚外性关系。”这是全世界最早发布克林顿与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性丑闻的消息 ,也是全球公认的一次网络媒体真正意义上成功抢发“独家新闻”的报道行动。今天 ,网络产业的价值在虚拟经济之外得到了确认 ,我们正在进入“后媒体时代”。伴随着互联网而来的信息传播技术的革命 ,使网上新闻的信息量之大和时效性之…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媒体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由于受到地域性的相对限制,新闻的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这不仅表现在与在当地市场上发行的外地生活类报纸的新闻“同质化”问题,而且还表现在与当地电视台、电台、网络等各种媒体的新闻“同质化”问题。要提高报纸的影响力,在竞争中求得发展,就必须防止“同质化”,做自己的“独家新闻”,办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当今,网络信息大潮势不可挡。网络媒体以其信息量大、发布速度快、链接功能强三大突出特点,使纸质媒体望尘莫及。而以手机为传播载体的信息媒体——手机报,也以其便捷快速等优势向纸质媒体发起挑战。因此,传统纸质媒体,尤其是党报如何面对这种竞争局面,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切实加强弘扬主旋律的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2.
2001年1月10日,全球传媒办以一场“超豪华联烟”拉开了网络世界的序幕:代表新型媒体的全球最大的网络提供商-美国在线公司以1640亿美元的天价决定“迎娶”世界上最大的媒介巨头-时代华纳公司,组成“世界上第一家面向因特网世纪的完全一体化的媒体与传播公司”。一个市值达3500亿美元的传媒的“泰坦尼克号”由此横空出世,那么,它对世界新闻传播有什么影响?特别是对中国传媒有哪些警示?  相似文献   

13.
期刊编辑工作的网络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新兴媒体如网络、电视强势冲击,图书库存压力日大,经济效益下滑,传统出版如何突出重围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大难题。为了获得进一步发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少出版社实施社刊工程,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改造原有刊物或者创办新刊。期刊具有出版周期短、利润率高、零库存等独特优势,有人甚至将期刊誉为20世纪出版业的“最后一桶金”。网络、基因工程、纳米技术是当今的三大科技热点,这三大科技被认为是21世纪初期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改进和软件的升级换代,对人们传统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吴平 《新闻界》2000,(3):50-50
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使得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的传统电视的媒体地位开始下降。有人预言 :21世纪是第四媒体(因特网)为传媒主流的时代。因此 ,在20世纪末 ,各种媒体纷纷开始申请“搭乘”网络快车 ,到目前已有155家报社、电台、电视台在因特网上建站点、作网页、发消息、刊广告。有学者归纳 ,因特网作为一种媒体有三大优势 :跨越时空、全球一网、信息无限、时效更快 ;文字、图像、图表、动画、声音及电视6种媒体合为一体 ;双向交互 ,每个人可以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发表自己的意见。可见因特网的包容性远远超过了任何一…  相似文献   

15.
人类已经认识到物质、能量和信息的重要性,信息技术也已成为世界发展的新引擎,人类社会正在由工业时代步入信息时代。而信息时代传播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以互联网技术构造出的网站将会成为传统新闻媒体的新居。  从“互联网媒体将成为 21世纪新闻传播的主导媒体”,“谁掌管住第四媒体,谁就会成为媒体巨人的候选人”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网络这一新兴的超级媒体的确对现存的传统媒体构成了威胁。为此,许多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网络版或建起综合网站。然而,在网络世界中,它们不仅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甚…  相似文献   

16.
网络——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一种新的传播方式,被人们称为第四媒体。近几年来,它以一种惊人的超常速度发展起来,正在掀起一场媒体革命。它不仅成为一种传播信息的方式,而且逐渐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据统计,全球上网用户已超过295亿,国内网民也达到1690万。网络的发展对传统的纸介质的图书出版业形成了一种空前的挑战。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网络的信息量大。网络媒体是一个开放型的全新媒体,不夸张地说,网络每天提供的信息都呈“爆炸”的态势。它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库、资料库和图书馆,它24个小时不停地运转…  相似文献   

17.
当前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与电视、报刊、互联网这些媒体相比,及时、互动、覆盖面广、贴近性强、服务性强这些优势让广播这个“老字号”媒体在竞争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电视直播的广泛应用,报刊发行网络的日益发达,互联网传播速度之快,信息量之丰富,都证明了广播所具备的这些优势并不是绝对的。面对新的形势,需要广播媒体间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形成合力,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培育核心竞争力,共同打造“大广播”,这是广播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浅谈“三网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三网融合”是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  相似文献   

19.
1998年 5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上提出,在加强传统的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该利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一因特网。“第四媒体”的概念由此正式得到使用,并且由于流动在“第四媒体”上的信息具有极大丰富、形态多样、迅速及时、全球传播、自由开放、交互性强等特点,包括图书在内的传统媒介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随着因特网技术及网络出版技术的发展,一种与以纸为媒介的图书出版物相区别的新的图书形态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这就是网络图书。网络图书的问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产生了“读网”这…  相似文献   

20.
大陆邮递广告的现状乃其心理分析和对策袁庆丰传统的广告媒体,在其各自特点和对大众效果的不同这一层面上,一般将其划分为报刊广告、广播广告和电视广告三大类别,它们是一般广告心理学意义上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分析对象;而户外广告和邮递广告则被规划在“其他媒体”的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