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令人好奇的是,为什么在2010年初,我们一下子看到了三个收视率靠前的省级卫视在交友节目上展开了直接的竞争?这无疑是一个信号,说明出现了第二轮电视交友节目热,不过它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相亲节目了,更多地变成了展示青年人风采的舞台.  相似文献   

2.
《非诚勿扰》是江苏卫视的一档相亲类交友节目,在当前国内相亲交友节目鳞次栉比的背景下,《非诚勿扰》以其不断创新的节目形式和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在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具体表现在:明确的受众定位;紧凑的内容设计;不断创新的节目形式;独特的节目风格;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明确的品牌定位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周丹丹 《新闻窗》2010,(4):54-55
据《南都周刊》4月27日报道,连续6个星期以来,江苏卫视推出的“新派相亲交友”节目《非诚勿扰》稳居全国卫视频道收视冠军;而湖南电视台也推出了“用时尚的娱乐方式交友相亲”的节目《我们约会吧》,由此拉开了中国电视收视的新一轮竞争,带来了中国电视的相亲节目热。  相似文献   

4.
目前,继湖南卫视最先推出《我们约会吧》大型电视婚恋交友节目之后,国内又有两大卫视相继推出电视婚恋交友节目,同时在国内观众当中获得了巨大的反响。本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这类相亲节目在播出过程中的传播模式与受众心理需求的相互关系及其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电视相亲节目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效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目前的社会现状,相亲交友类节目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但由于传播方式的限制,广播在此类节目中—直没有深入发展。本文以中央电台《为爱向前冲》节目为例,探讨播对于相亲交友类节目的全新尝试。  相似文献   

6.
社会需要正能量,而电视节目作为一个重要的大众娱乐工具,肩负着传递社会正能量的重任。相亲交友节目《约会万人迷》采用转椅加盲选的模式,传递出的"闪爱主义"、转角遇到爱"等恋爱新理念让不少观众耳目一新。本文通过对《约会万人迷》"盲选+转椅"约会交友方式的探讨,呈现交友相亲节目的创新形式。  相似文献   

7.
电视相亲节目的创新与发展——受众分析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自今年1月,湖南卫视推出婚恋交友真实秀节目<我们约会吧>,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开播收视率节节攀升,近10家卫视随即播出相亲或交友类节目,"相亲热"一时再度席卷中国电视荧屏.① 面对火爆的电视相亲节目,社会各界褒贬不一.一方面,有人认为当下电视相亲节目实现了"相亲与娱乐"的融合,满足了观众的收视需求;另一方面,有人严厉批判节目所传播的畸形"婚恋观",担心年轻人的审美观、价值观由此受到负面影响,并忧虑社会主流价值观遭受挑战.  相似文献   

8.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节目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进行联系的"人物化"桥梁。准确的角色定位是一个节目或者一位主持人成功的关键,在以情感沟通交流为主的相亲交友类节目制作中对其角色定位的重新思考显得尤为重要。以东南卫视2012年推出的品牌栏目《约会万人迷》为例,探讨相亲交友节目制作过程中主持人的角色要求、角色定位,试图对于同类节目乃至其他类型节目的主持定位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自2010年开始,各大卫视纷纷推出电视相亲交友类节目,掀起了我国电视相亲节目的第三次热潮.在这些节目中,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最为火爆.《非诚勿扰》自2010年1月15日开播以来,迅速击败其他卫视同类的相亲节目以及其他收视冠军节目,成为新的收视率“黑马”.  相似文献   

10.
自江苏卫视推出《非诚勿扰》之后,电视相亲节目以其宏大新颖的交友形式,丰富尖锐的话题指向,重新带动了相亲节目的热潮,也带来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关注和议论,引发了诸多争议性话题。而其颠覆传统相亲形式的节目形态,一反大众传媒的男性主宰视角,将女性、女性话语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也给了我们更多思考和质疑的空间,当女性话语以这样一种颠覆性的姿态出现在大众传媒时,这意味着女性话语的胜利,还是又一次男性主宰媒体霸权的别样显现?  相似文献   

11.
婚恋交友类节目一直是生活服务类节目中受众接受度、欢迎度较高的一类。东方卫视于2016年推出的婚恋交友节目《中国式相亲》,以其人物、规则设置的颠覆性创新,获得了观众认可,成为国内婚恋交友类节目中的一颗新星。本文通过对该节目进行模式剖析,探讨本土市场内优秀婚恋交友类节目的策划要素。  相似文献   

12.
相亲交友类节目借用了娱乐节目的表现形式,各种婚恋观、价值观的交锋,碰撞出多元化思想的火花。文章将从历史回顾、时代需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电视相亲节目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电视交友节目兴起于上世纪末,后遭遇发展瓶颈。十年后《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等节目凭借新的时代元素大获成功,开启了"后相亲"时代。与传统的电视交友节目相比,当下的电视交友节目中主持人、嘉宾分别掌握的话轮长短、数量、比例以及二者之间话轮的转换方式都发生了变化。《非诚勿扰》和《我们约会吧》作为电视交友节目的领跑者,其话轮控制和转换的规律对其它类似节目的发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郝香 《新闻世界》2010,(9):102-103
2010年新一轮的电视相亲节目再次走红银屏,从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到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国内又掀电视相亲节目的收视热潮。婚恋交友类电视真人秀节目缘何如此火爆,本文以"非诚勿扰"为例,简单分析其成功的因素,并对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走向进行了简单思考。  相似文献   

15.
方铭 《今传媒》2010,18(9):88-89
论文通过梳理国内电视相亲节目的发展脉络,透视当下以《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等节目为代表在各大卫视收视率颇高的电视婚恋交友节目的现状,探究该类节目成功的原因,并思考其未来生存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剩男剩女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广播相亲交友节目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全诚热恋》是江苏无锡梁溪之声广播的一档相亲服务类节目,五年来,以广播推介、主持人牵线、新媒体互动、地面活动等方式,帮助单身男女喜结良缘,体现了广播服务受众的价值,塑造了城市广播相亲节目的品牌。  相似文献   

17.
《声屏世界》2012,(3):104
黑龙江卫视的《你好丘比特》节目是一档以帮助单身男女相亲交友为主题的生活服务类节目,自播出以来受到广大观众的支持和喜爱,因其真实、真诚的特质,使得节目中嘉宾牵手成功率很高,已经有九对男女因节目走进婚姻的殿堂。进入2011年后,随着相亲类节目的走红,各家卫  相似文献   

18.
刘倩  刘宗元 《今传媒》2012,(7):87-89
传播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受众为中心的新时代,眼下大众传播的传者在新的传播形势下,把受众看作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大众传媒的市场。随着《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等相亲节目在荧屏上的走红,出现了以相亲交友电视节目为代表的电视传媒的又一轮娱乐热潮,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理应清醒冷静的看待相亲节目。本文以电视相亲节目为研究对象,运用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采用理论分析法,探讨它们走红的原因并进行反思与考量。  相似文献   

19.
现今电视节目的丰富多样以相亲类节目特为尤甚,如今颇受大众追捧的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与吉林电视台《全城热恋》同是大型相亲互动交友类电视节目,但是两者在品牌价值,受众定位以及播出影响上却大相径庭。要对相亲类节目的价值标准进行统一和谐的定位,就要对不同的节目进行分析、对比、反思和总结。因此,从相亲类节目的软件、硬件两个方面的对比,在两者中寻优查漏,从而为此类节目的价值定位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林玲 《东南传播》2013,(8):62-63
2010年以来,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和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为代表,在中国的电视荧幕上掀起了一股"电视相亲"热潮。与以往的"电视相亲"节目不同,这些节目以一种全新的婚恋交友节目类型出现,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同时也吸引了学界和业界的普遍关注。很显然,这种节目类型在中国电视节目类型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一个显著的个案。本文从"80后"、"90后"的情感婚恋、价值观念的呈现与交锋、具有"品牌效应"的主持人选择两个层面展开论述,试图探究新的婚恋交友节目热播背后的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