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一些三段论的中项是不是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相混淆进行讨论,指出如果承认某些错误三段论的中项是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相混淆,就不应该把普遍概念“工厂”“学校”“森林”当集合概念;如果把普遍概念“工厂”“学校”“森林”当集合概念,就不能说这些错误三段论是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相混淆,而只能说是普遍集合概念与单独集合概念相混淆;并认为前者较妥。  相似文献   

2.
郭柏林 《红领巾》2004,(4):67-69
“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这一概念将犯罪团伙和黑社会性质组织相混淆,在逻辑上无法站住脚.这一错误概念不仅会造成犯罪学有关问题研究的混乱,而且还容易在司法实践中造成一些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3.
在一些教辅资料、杂志中经常看到,有人把公式W=Fs中s的物理意义解释为力的作用点的位移.其实,在历次全国发行的教科书中都把s解释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为什么对s会有不同的解释呢?大致有以下原因:1.变形物体与刚体相混淆.2.可看成质点的物体与不能看成质点的物体相混淆.3.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对物体做功相混淆.  相似文献   

4.
陷阱1混淆现在完成时与一般过去时现在完成时的已完成用法很容易与一般过去时相混淆,要注意它们的区别:前者强调对现在的影响和结果,后者不强调这个影响和结果,而是强调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在过去。比较:  相似文献   

5.
通过具体例题辨析导数中的易混概念,如将"在某点处的切线"与"过某点的切线"所表达的几何意义相混淆等.  相似文献   

6.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作为新闻传播专业(方向)的核心职业能力课程,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该专业的专业水准和办学水平。但目前我国的新闻传播专业绝大多数开办于文学类院系,导致了该课程出现了将新闻与文学相混淆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说互文     
互文修辞在中学语文,特别是文言文中运用很广,但没有文字作专门的介绍,以致许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将它或者与互体修辞相混淆,或者与属于训诂学范畴的互训相混淆。连《中学生语法修辞手册》(知识出版社出版,第516、517页)也同时犯了这两种错误。这里,笔者就手头资料查得的结果,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事物都是以整体存在的,事物不同的质由构成该事物的要素及其关系所规定。事物的发展变化不等于事物的动态变化。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事物构成要素之间特定关系的变化,而事物的动态变化是该事物整体构成要素之间特定关系的体现。“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的古训,将事物的发展变化与事物的动态变化相混淆,因而是一个哲理谬误。  相似文献   

9.
姜丽华 《教育科学》2002,18(6):23-24
在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混淆的情况,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学科课程完全或部分分解掉。针对于此,我们对这一现象进行剖析,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区别,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为什么总有科学生混淆“周长”和“面积” 教学中常见这种现象:图形的“周长”“面积”都学完之后。尤其到高年级,在做题或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有学生混淆图形的“周长与面积”。例如求“周长”时学生套用“面积”公式,周长与面积的“单位”相混淆.面积单位不写“平方”等。是学生马虎吗?学生马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著作权制度兴起的18、19世纪,正是独创性观念盛行之际。浪漫主义运动把独创性观念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著作权领域。独创性观念对著作权法的影响是以作者概念为中介实现的。把独创性作为著作权法保护的基本条件是历史的巨大进步,作者的知识权益得以保护,这极大地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积极性。但是著作权理论对于独创性概念的理解还不统一,没能注意到借用中的创造性转换现象,致使现行司法实践在判断作品侵权时还有失准确。  相似文献   

12.
选取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以定义和特征为前提,较为全面地研究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权利主体、内容等问题,形成系统的权利体系架构;并提出若干有新意的认识,对现实司法实践和未来立法更新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著作权法对委托人依委托合同取得的作品著作权是否包括人身权没有明示.委托人取得作品著作权应属于著作权的继受取得,应受制于著作权转让的限制即人身权不得转让.但如果委托人不获人身权就会对其委托目的的实现造成障碍;若允许委托人取得人身权又会使代写论文等有违社会公平和道德的情形合法化.鉴于此委托人取得的著作权应限定为除署名权以外的其他内容,如此既能顺利实现委托目的又能阻却不法委托的合法化.  相似文献   

14.
侵犯著作权的抗辩事由对著作权侵权纠纷的双方利益影响重大。本文从三个角度对侵犯著作权的抗辩事由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一、著作权法上的法定抗辩事由;二、民法上一般抗辩事由在著作权法上的适用;三、实践中被告常用的几种抗辩事由辨析。  相似文献   

15.
论民间文学艺术的版权保护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论述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民间文学艺术版权保护模式的合理性。主张在我国通过特殊版权保护模式实现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在特殊版权制度的构建中应重点解决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权利客体、保护期限、使用许可制度等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著作权法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著作权法的出台,是我国著作权制度走向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该法仍有值得推敲之处,本文作者从著作权法的规定入手,并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和学说,对委托作品的著作权、署名权、软件著作权登记与保护以及著作权侵权中的诉讼时效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相应的立法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著作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一点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学史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是文艺理论研究的重要分支,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重写文学史"口号的激励下,学者们为文学史写作从理论上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模式,带动了文学史写作实践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现从多样的文学史模式、文学史写作实践的困境两个方面来总结现阶段文学史理论建构及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网络传输作为新崛起的一种传播方式,急需被纳入版权保护体系来维护版权人的利益,而各国版权界对将其界定为何种版权权利来保护有不同意见,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发行权和公众传播权上。本文通过分析各国关于这两种权利的规定,认为将网络传输行为视为传播权来保护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9.
寒地黑土知识产权的研究,关乎寒地黑土经济与品牌、食品安全与寒地黑土资源保护、寒地黑土产品市场开发、寒地黑土民间文学艺术的繁荣。寒地黑土地理标志权是在历史中逐渐形成的共享性的集体性权利,具有产地产品品质保证功能。面对侵权,公权机关的保驾护航和行业协会的责任定位是关键。寒地黑土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及其保护面临研究乏力和法律规定空白的境遇,亟需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成果。  相似文献   

20.
"Google Books"和解协议中的"退出方式"与传统的著作权"事先许可"理念背道而驰。"退出方式"解决了大量书籍数据化使用的著作权处理的高额成本及孤儿作品著作权困境两大难题。但法院主导的和解协议中的"退出方式"也会引发两个问题,一是扩大或者缩小著作权法所赋予权利人的权利;二是使得Google网站有构成事实上的信息垄断的危险。尽管如此,作为一种新型的权利处理机制的"退出方式"仍不失其对中国电子书市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