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清中叶以后,粤西女性词人群崛起于桂北、桂东北、桂东南地区.其创作主体赋性凤慧,多出身名门,家族吟咏唱酬居多,在时间、地域分布上呈现出不均衡,却有着共通的悲剧命运.其创作大多自师其心,题材多感怀念亲,风格清丽纤婉.虽然词人不多词作有限,但弥补了粤西男性独擅词坛的结构性缺陷.  相似文献   

2.
古代山西词是中国词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词坛起步较早,自晚唐五代词体完成由齐言体向长短句的转变之后,山西词便进入了发展阶段。其中宋代与明代是山西词坛较为沉寂的两个时期,金元时期与清代的词坛相对繁盛。金元时期的山西词人群体是当时创作规模与影响力最大的地域性词人群体。清代的山西词亦极为兴盛,词人词作数量众多,凡前代所出现题材与风格在这一时期都有所呈现,体现出集大成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宋词词派风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派风格的形成,是词体创作繁荣的标志。由于创作的繁荣和理论批评的自觉,两宋词坛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词人风格和词派风格。而词派风格又是其中最耀眼夺目的风景。其中最引人瞩目、影响深远的则是豪放、婉约、清空三种词派风格。  相似文献   

4.
"六家词"因王先谦《诗馀偶钞》而得名,湘中六家词有向花间词风回归的趋势,词风柔婉艳冶;又在创作上与常州词派的理论遥相呼应,反映了一定社会内容。同时,六家词在风格上表现出一定的个体差异:或宗北宋,或宗南宋,或南北皆宗,未尽统一。尽管如此,湘中六家词人以其创作实绩促进晚清湖湘词坛的发展,并基本奠定了晚清湖湘词坛的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词发展到清代,出现了一个兴盛繁荣的局面。尤其是到了清代的中、晚期,词坛上不仅相继出现了浙西词派、常州词派、彊村词派、临桂词派等众多有影响的词派,而且不断涌现大批各具风采的著名词家,真可谓名家辈出,佳作如林,被称作是"词的中兴光大时代"。而在临桂词派的众多词人中,有一位湖北籍的词人脱颖而出,很快成为了这个词派的骨干词家,并受到词坛的普遍关注。这位湖北籍词人就是张仲炘。张仲炘的词独具特色,自成一家,既为临桂词派的兴盛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也为晚清"词的中兴光大"做出过积极贡献,还为湖北近代词人赢得了声誉,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的探究研讨。  相似文献   

6.
《太原大学学报》2016,(2):41-45
地域性、家族性是明清文学的两大特点,这也是明清词坛上重要的文学现象。晚明以降,词学的兴盛、词体地位的提高,促使地域词人群体、家族词人群体迅速崛起,形成江南词学兴盛、词派纷呈的文学现象与社会现象。家族词人群体构成郡邑词派的骨干,其中家族女性词人群体辈出亦是明清时期重要的词坛现象。明清之际家族词人群体的繁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对于研究清词中兴和清初词坛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得名的缘起、词人活动情况和规模等方面对"临桂词派"的提法进行考辨,认为无论将该派成员界定为晚清四大家、粤西词家还是与王鹏运有交往唱酬的晚清词人,由于创作风格和词学主张的差异,"临桂词派"的说法难以成立.从临桂词人交往的实况看,他们并无树立宗派的意识,也不存在词坛的权威人物,理论纲领不统一,后继者乏人.所以,与其勉强凑成一派,倒不如将其还原成一个有密切联系的文学群体予以考察,以"临桂词人群"称之似更客观.  相似文献   

8.
全椒词人金兆燕是清代乾隆词坛的名家,他多次参加扬州词坛的词学唱和活动,与寓居扬州的皖籍词人交往密切。金兆燕的词转益多师、内容丰富,多方面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他的词词艺精湛,手法多样,善于在词体形式上进行拓新,推动了清代中期词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梁溪词人群体的形成受到地域文化、家族姻亲、交游唱和等多种因素影响。于创作上,既追求新变,又恪守传统。其词学思想主要包括“尊体论”“词律论”“性灵论”“创作论”四大方面,在与词坛桴鼓相应的同时也融入了新的思考。梁溪词人群体与阳羡词派、浙西词派交流碰撞、交错并存,并最终走向浙派,它们共同助推了清代词学中兴。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清初词人顾贞观提出的“大有力者”倡导词坛的说法提出质疑,认为促成清词中兴的是政治地位中下层的词人,达官贵人出于求稳心态,往往对词创作中雄健直率之气进行淡化或解构。他们的创作有顺应词风更新的一面,也有在创新抗争精神面前显示滞后性和退缩性的一面。“大有力者”只有走进词创作精神的主潮,才能凸显其词坛地位。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饮食版图,湖北饮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湖北饮食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曾经一度是整个南方饮食的旗帜,代表中国鱼米文化的最高境界。文章在研究湖北饮食文化的历史进程的基础之上深入分析了湖北饮食的鲜明特色,为中国饮食文化积累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两宋时期,江西地区涌现出较多的词人,取得了比全国大多数地区词人都要突出的成就,但由于他们的词学理论、词作风格及领袖人物都与全国其他地区词人相一致而未形成自己的区域特色,故不足于形成"江西词派",有的论者所提出的两宋"江西词派"之说并不成立,宋代江西词人是以词人群体的方式活跃在两宋词坛上的。  相似文献   

13.
论鄂君子皙之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鄂君子皙之鄂见于西汉末年刘向的《说苑·善说》,尚缺这方面的专门研究。文章从文本出发论证鄂君子皙之鄂在“东鄂”不在“西鄂”,鄂君子皙“泛舟新波”的水域地望,很可能就在今梁子湖,其受封时间当在楚灵王(公元前540-前529年)之世。  相似文献   

14.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省于2008年提出了全力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但目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空间结构与交通结构不合理、旅游资源转化力和旅游产品吸引力薄弱、旅游市场结构与经济效益急需提升、旅游企业"小、弱、散、差"、旅游产业发展的观念亟待统一和提升等,旅游资源优势尚未完全发挥,需要从完善旅游空间结构、促进旅游发展的基本建设、培育重点旅游产业基地三个方面确定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发展重点,最后提出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界定鄂南文化的基础上,论述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从方言的视角对鄂南文化的特色进行了探讨,指出鄂南文化具有历史的悠久性、浓郁的地域性和明显的多元性。鄂南文化的研究大有可为,值得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勾稽史料,检阅多种总集、别集、选本、方志、馆藏目录及目录学著作,可以考得五代以迄民国时期广东词人至少三百八十四家。  相似文献   

17.
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8年创建了湖北工艺学堂,该学堂历经变迁,最终更名为湖北武昌高级工业学校。1952年全国院校大调整中,武昌高等工业学校分别按不同的学科被拆分到五所相关的专业学校之中,其中化工科被拆分后合并到当时的广东省广州高级工业学校即今天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对当时学校化工类专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清晰了张之洞所建的湖北工艺学堂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渊源。经过多年的发展,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对由陈济堂所建的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与由张之洞所建的湖北工艺学堂的职业教育体系进行融合与传承,形成今天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职业教育文化。  相似文献   

18.
鄂南方言极具特色和个性。鄂南源远流长,传承鄂南历史文化的鄂南方言具有历史的悠久性;鄂南古属楚地,鄂南方言具有浓郁的地域性;鄂南地处湘鄂赣交界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鄂南方言具有明显的多元性。鄂南方言以其自身的特色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年代湖北水灾预防措施之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湖北的灾害研究,迄今涉及灾况或灾害造成影响的成果颇丰,但是对预防灾害措施的关注却不多见,本即以20世纪30年代湖北水灾预防的主要措施-兴修水利、植树造林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对传统防灾措施的继承与发展,并分析这些措施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在防灾方面所起到 的作用及不足。  相似文献   

20.
湖北方言与英语语音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汉语的一种地域变体,湖北方言具有结构系统上的自身特点。本文着重从元音、辅音、声调三个角度探讨湖北方言的语音体系对英语语音子系统习得的负面影响,提出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克服方言语音的负向迁移,获得正确发音,提高语音教学质量的若干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