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问:我经常给报社投稿,但至今还没有与编辑见过面,你能否谈谈编辑的心理? 答:你想了解编辑的心理这很好,人们常说:做生意的要了解行情,写报道的要掌握版情。版情是什么?我的理解是编辑的意图。编辑的心理学我没有研究过,但是从我多年当记者与编辑打交道的过程中,感到编辑是非常喜欢好稿子的,而且对于鲜活的货(稿)也舍得给好版面。编辑会识货(稿),你写了好稿一般是埋没不了的。不能因为一篇应该见报的稿没见诸报端,就笼统地说编辑没水平。人们常说,编辑是无名英雄,天天为“他人做嫁衣”,确实如此。他们辛勤的劳作应该受到记者、通讯员和读者的尊重。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编辑报刊还是编辑图书,要想做个好编辑,的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编辑”要投人好多精力,学习好多知识,做出好多尝试,历经好多磨难,甚至付出好多牺牲。“好编辑”的一生是在不断结识好作者、不断赢得好文稿、不断发出好作品中度过的。笔者从事编辑工作的时间虽不算长,编发的好稿虽不算多,但却亲跟目睹了自己周厨不少好编辑编发出的不少好作品。现不揣冒昧,以小诗之形式,将编辑赢得好稿的七条“秘诀”总结出来,并告示天下诗曰.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总编室二版组近两个月的学习,在编辑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让我了解到编辑们选稿的原则,以及什么样的稿件被编辑看好,为什么说作者是把好稿件质量的第一关。一、好稿始终受编辑们的欢迎实习期间,我多次听总编室编辑们提到当前闹稿荒,催着编辑部编稿件过来,后来才知,所谓的稿荒就是缺少一些能上版面中心或能给版面增色的稿件。两个月中,被社领导评为好稿的仅有30多篇,原来编辑部闹的是好稿的荒。记得编辑们教我最多的一句话是:多写让编辑看好的稿件。每天编辑们为能在版面上安排一篇好稿感到高兴。好稿始终是编辑们的抢手货,…  相似文献   

4.
记者“写稿”,编辑“把关”,这是新闻从业人员最为平常的工作。但是,就像我们通常所说的那样,记者写稿容易,写“好稿”难;同样,编辑编稿容易,“把好关”却难。编辑稿件远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只是简单的勾勾抹抹、删删改改,而是编辑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的综合体现。作为一名广播新闻编辑不仅要把好有形的“文字、音响”关,更要把好无形的“政治”关。  相似文献   

5.
报刊、广播、电视的编辑经常遇到三对矛盾:一是与新闻受众的矛盾,编辑喜欢的新闻稿,受众不喜欢,或者是受众喜欢的新闻,编辑却没有选用;二是与记者的矛盾,记者采写的稿件,编辑看不上眼,或编辑对稿件的处理,记者有意见;三是与上级新闻控制者的矛盾,编辑认定的好稿,有时上级扣发或上级指定要发的稿,编辑不积极编发。对同一篇稿件受众、记者、编辑、控制者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就有不同的评价,就会产生分歧,编辑怎样才能处理好同受众、同记者和新闻控制者的关系呢? 首先,编辑心中要始终装着受众,把握好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6.
广电报副刊要想赢得好稿,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编辑,在于编辑的学识水平,在于编辑的工作方法,在于编辑的心怀气度,在于编辑的人格魅力。笔者结合几年来的广电报副刊编辑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谈谈如何赢得好稿的一点体会。 提高自身的鉴赏水乎。要在大量的来稿中选出优稿、好稿,要对初选出的稿子进行合理的加工修改,使之适合自己报纸的风格特色,这都要求编辑具有较高的鉴赏能力。这种鉴赏的能力来自于编辑的文学基础、知识面、思辩能力以及对版面定位的总体把握;还来自于对每篇来稿的认真阅读、用心领会。笔者刚从事编辑工作时…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作者写稿第一是要把话说清,那么,编辑编稿第一是要把稿看懂.看出它的精彩,更要能看出它的毛病,好着手矫正.  相似文献   

8.
梁衡 《新闻实践》2009,(3):28-28
如果说作者写稿第一是要把话说清,那么,编辑编稿第一是要把稿看懂.看出它的精彩,更要能看出它的毛病,好着手矫正.  相似文献   

9.
如何处理好新闻信息的数量和分量、长稿和短稿之间的关系,是新闻工作者特别是编辑必须要重视的课题.笔者认为,这对保持报纸的生命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王瑞琴 《传媒》2012,(10):64-65
正办报人常说,编辑报纸"无米难为炊",强调的是要有新鲜、准确、鲜明、生动的好稿件、好文章;从另一方面看,有"米"还需巧下锅,这里是说有了大量的好稿件、好文章,编辑还应当讲究编辑章法和技巧,力求提供给读者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文化大餐"。这里所说的技巧体现了编辑的创造性劳动。笔者就近年来编辑《太钢日报》"热点关注"版的实践谈几点体会。精选头条新闻,让标题耀眼,打动读者"热点关注"版的稿源来自新  相似文献   

11.
报纸编辑的职责是编好稿、组好版,而编好稿的前提是选好稿件,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企业报当然也不例外。我在实践中体会到,作为企业报的新闻编辑,要把好选稿关,必须坚持把握“三性”,即舆论的导向性,稿件的“新闻性”,报纸的“取向性”。  相似文献   

12.
我熟悉一位基层报道员,他一连写了60多篇稿而未见报,就埋怨说:“咱和报社没关系.稿子写得再多也没用。”我说这话欠思量。我在报社学习期间,常常见到编辑同志为编不到一篇好稿而发愁。记得有一次一位编辑开玩笑地对我说:“如果谁能为我寄一篇好稿来,那我宁愿送礼答谢他!”可见编辑盼望好稿的心情是多么真切。可我发现,有的通讯员,不是在提高稿件质量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前几年,我们常常做“事后诸葛亮”。一些在采编审稿过程中觉得还可以的稿件,一到评稿时便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种自我感觉都靠不住的稿子,送出去参评,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竞争力了。总结前几年的教训,努力变“事后诸葛亮”为“事前诸葛亮”,强化好稿意识,从而使推荐参评的稿件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强化好稿意识,首先要从领导做起。我们的做法,一是领导带头创好稿,二是制定制度,鼓励编辑、记者、  相似文献   

14.
影响图书质量的三个因素青岛出版社高枫,李茗茗1.编辑性格对图书质量的影响编辑是一本书稿的成书责任者。一本书的成功与否,与编辑的学识。文字修养、性格、工作态度等关联甚多。一般来说,学识水平高、工作态度好的编辑,所编图书错误要少,反之则否。但决不可忽视编...  相似文献   

15.
编辑要有识宝的眼力和掘宝的毅力,要善于发掘好稿,要敢于扶植人才。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汉文科技编辑室的徐诚,就是《这样一位掘宝人》。  相似文献   

16.
报刊、电台要多出精品.最起码的一条就是要有源源不断的好搞。好稿从哪里来?除了专门从事新闻工作的编辑、记者以外.长期生活在基层的通讯员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通讯员怎样才能写出新闻精品呢?我认为,要把握六个要点:一是要有精品意识。与专业的新闻工作者相比,通讯员出精品的难度会大些。但是,通讯员写好稿出精品,也并不是完全办不到。听听广播、翻翻报纸,看看各种好新闻评比.有许多好新闻就出自通讯员之手。实践证明.只要树立起精品意识.再下上~番苦功夫,通讯员照样可以写出好稿和精品来。要树立精品意识,首先要认…  相似文献   

17.
报纸编辑的职责是编好稿、组好版,而编好稿的前提是选好稿件,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企业报当然也不例外。我在实践中体会到,作为企业报的新闻编辑,要把好选稿关,必须坚持把握“三性”,即舆论的导向性,稿件的“新闻性”,报纸的“取向性”。坚持新闻舆论的导向性新闻报道面向社会大众,影响社会舆论,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事关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因而,编辑在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0月28日,解放军报在三版头条位置刊登了一篇《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栏稿,题目是《兰州军区某部为党员量身制作“提醒卡”》,并配发编辑点评,受到读者的普遍好评。在送审大样时,报社领导对此稿有明确批示:“好稿!确实是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新鲜事。”回顾此稿的编辑过程,编者感到:善于发现新鲜事,是“出炉”好稿的一条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一篇稿件要想发表,遇到的第一关就是要使编辑能看得中、选得上。要求编辑对每一篇稿件都能看得完全准确,不漏掉一篇好稿,那是苛求。但是,目前的主要问题还不是编辑人员的水平问题,更重要的是编辑的作风问题。为此,特撰“取文六忌”,祈盼编辑同志引以为戒。第一,“以题取文”。编辑每天都要从大量来稿中筛选若干篇备用,这份劳动是辛苦的。有的编辑为了图轻松,面对一堆来稿总是先翻看标题,标题  相似文献   

20.
科技文稿处理中的服务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琪 《出版科学》2007,15(4):35-37,40
为作者服务是编辑处理文稿的重要行为准则.来稿复审后,以采用稿、退修稿和不用稿三种形式分流.对于采用稿,编辑要用"心"去品味,绞尽脑汁去琢,使文章更精美,以满足作者早出精品的迫切愿望.对于退修稿,编辑要想作者之所想,急作者之所急,尽自身之所能,以谋其完善.对于不用稿,编辑要公正无私,使作者心悦诚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