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中国体育法学研究:从法解释学到法社会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体育法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并以20世纪末21世纪初为界分为两大阶段,从第1阶段偏重体育立法研究而忽视体育中现实法律问题的探讨,到第2阶段深入体育实践中的问题,重视体育主体权利义务的研究,并在近年取得了一定进展.简述了我国体育法学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认为我国体育法学研究存在学术积淀贫弱与学术批判缺乏,研究人员匮乏学派尚未形成,学科体系模糊与教材结构性失调,过分侧重制度性研究受法系因素与法学母学科限制等问题.新形势下,需要重新审视对体育法学的理论研究:体育法是决定体育领域中法律关系结构及产生于体育活动中的问题的一种法律,既包括国家对体育进行管制的法律规则,也包括体育运动当事人创造的用以调整彼此之间体育关系的规则;应对体育法概念中的"体育"做广义理解;体育法学是法学的独立分支学科,其应用性显著;体育法学研究对象是产生于体育实践中的包涵体育法律事实与体育法律价值的法律问题;体育法学作为学科的雏形应来自于两部分:本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总论)和与实践相关的专门问题(分论).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门新学科——体育法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体育法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 体育法学的研究对象 体育法学在我国是近年来才开始研究并建立起来的。它是以体育法规为研究对象的法律科学。或者说它是以体育领域的法律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体育法学的产生是以体育法规的产生和发展为前提的。它的出现是法学体系的新分类和新发展,也是系统研究体育法律的一门社会学科。 在我国对这门学科的研究,时间虽然不长,但它一出现,就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所以发展很快,不仅具有一定数量和研究能力的队伍,而且已在北京体院、  相似文献   

3.
以发表的《在路上:中国体育法学向何处去》为蓝本,结合大量文献,探讨了中国体育法学发展问题,研究结果如下:我国体育法学是在路上了,但仅仅刚上路,盖因体育法学国际化程度较低。我国体育法学发展具备了一些特点,包括已经形成的——学科建制;正在形成的——建构与自然演进结合以及未来发展特色——分开编写体育法学教材。然而,母学科——法学发展初期走过的路,即向国外学习借鉴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在此基础上,未来中国体育法学发展应该加强概念分析、关注学术史研究以及深化微观论证。  相似文献   

4.
论体育法学研究的对象、范围与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法学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作为一门学科,它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范围和体系。探讨体育法学研究的对象、范围与体系是研究体育法学的起点,对加强这一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建设,推进体育法学研究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一、体育法学的研究对象所谓研究对象,就是一门学科所研究的现实世界的某些现象,或者这些现象的某些方面。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  相似文献   

5.
体育法学学科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离不开其学科建设。虽然我国的体育法学研究在近30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体育法学学科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一些基础理论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将严重制约我国体育法学的发展和进步。本文对体育法学学科建设中的几个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从提出问题的角度以引起研究者的深入思考,为夯实体育法学研究基础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我国体育管理学发展的路径入手,解读我国体育管理学科合法性含义,进而分析我国体育管理学科存在的合法性危机.研究认为,我国体育管理学科体现出因诞生匆忙而缺乏学术积淀;缺乏对体育管理史的关注;学科体系模糊;教材结构性失调;实践指导乏力;实证研究失落;法学意识失位;体育管理学会组织孱弱等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7.
体育法学肇始于欧洲,兴盛于欧美,大致经历了从"体育与法律"到追寻"体育法学"自我独立性、从国内体育法到国际体育法的发展历程。在这一过程中,体育管理体制决定了一国体育法律关系的类型和本质,体育研究队伍的规模和素质、体育学术平台的搭建是体育法学繁荣的基础和标志,而这些又根本上依赖于体育法学教育的发达。这些都是我国未来体育法学事业所需要借鉴和强化的。  相似文献   

8.
试论体育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体育科学理论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其标志之一,是把体育作为一种立体的社会文化现象进行研究,出现了众多与其他基础科学相融合、相交叉的体育新学科。体育法便是这繁茂新枝上的一朵奇葩。近些年来,我国的体育法学研究从无到有,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和成果。特别是这一学科自建立起,就一直与体育立  相似文献   

9.
在对国内外关于体育法学概念的诸多观点进行批判性探讨的基础上,将体育法学定义为研究体育法和应用于体育的法及其体育法律现象的一门学问。体育法学概念的外延包括国际体育法、国家体育法、固有体育法和存在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以及体育各相关领域中的法律现象。体育法学的学科性质是体育学与法学的交叉学科,其主要研究方法有法律解释法、法社会学方法、法哲学方法、比较法学方法和判例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发表的《在路上:中国体育法学向何处去》与《刚刚在路上:再论中国体育法学向何处去》为蓝本,探讨了中国体育法学发展问题。近些年,中国主流的体育法学研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未能直面中国的体育法治实践和诸多经验素材,研究语境日渐远离体育实践的现实场景,缺乏对体育法律问题与其他社会现象勾连关系的关注。基于此,笔者阐述了中国体育法学研究中理论构建本土不足、研究主题缺少对中国体育法制现实问题应有关注以及体育法学研究的是体育法律规范还是人及其体育实践等问题。研究认为:体育法学走的是建构理性之路。体育法运作根本上是人的体育实践,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因体育而生之法,而非制定体育之法。未来中国体育法学发展应直面现实的体育法律现象、规律,可依循一条从实践出发的社科法学进路前行,以扩展研究体育法学问题的知识界限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法学研究中的法治浪漫主义进行评析。认为:体育法学研究折射出的法治思想存在一些浪漫和理想的成分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法律万能、泛法治主义的思想。体育法学研究者应树立体育控制的大局观,以期用先进、正确的理论指导体育的法律实践。  相似文献   

12.
我国走过了一条从体育法律教育到体育法学教育之路。体育法学教育的主要对象应该是体育院系的学生以及一些法律院系的学生,体育法学教材在体育法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的主要问题是体育法学理论体系还不够成熟,体育法治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我们必须重视体育法律伦理,这些是体育法学教育必须要首先面对和解决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童宪明 《精武》2012,(2):5-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分析比较法,阐明了体育法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分析了体育法学的学科性质、主要特征和理论基础,比较了体育法学与相近学科之间的关系,为我国体育法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第5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主题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体育人文学科、体育人体学科、学校体育学科和体育测量与信息技术学科等领域对第 5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报告论文的主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认为 :本届大会体育人体学科的研究是主体 ,这与我国当前体育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 ;体育人文学科的研究属大会重头戏 ,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体育宏观理论的研究 ;学校体育学科、体育测量与信息技术学科的研究论文偏少 ,应予加强。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科学理论学会与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于1991年9月22日至28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体育法学学术研讨会。来自各地的17位体育法学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就体育法学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体育法的制订、体育法律体系的建立以及“八五”体育法学研究课题规划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会议回顾了体育法创建十年来的发展道路。我国体育法学的研究始于80年代初。当时在国家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为早日改变体育工作的许多方面无法可依的状况,加强体育立法、依法治体,成为体育战线共同关心的问题。在这种历史条件下,部分体育院校的教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体育法学研究中存在着法治浪漫主义,通过分析看出,体育法学研究折射出的法治思想中存在一些浪漫和理想的成分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对于体育法治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法律万能、泛法治主义的思想,体育法学研究者应该激情与理性并存,树立体育控制的大局观,以期用先进、正确的理论研究指导体育的法律实践。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体育法学研究取得长足进展。在查阅了1000余篇期刊论文和硕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以对体育中的法律问题研究为中心,按照体育与人格权、体育与知识产权、体育与伤害、体育与工作、体育与不当行为、体育纠纷解决6个领域,总结了我国体育法学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并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我国当前体育法学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体育法学研究尚缺乏学派意识和学术批判意识,关于体育法理学和法律方法论的研究逐渐边缘化,体育法学学科建设缺少基础法学理论的支撑。近年来,法教义学在法学领域逐渐占据了一席之地,与社科法学形成了分庭抗礼的趋势。通过对法教义学的内涵、立场与方法论的分析,从体育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体育司法裁判的"同案同判"以及体育法法源明确的角度,探索在法教义学信奉的司法中心主义指导下我国体育法治建设与发展的路径,并将法教义学的概念引入体育法学视野。  相似文献   

19.
理论生成方式,是研究者在构建理论时采用的逻辑思路、分析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等,学科理论品位提升与否,在某种程度上与研究者 对于理论生成方式的意识、理解及运用密切相关。梳理我国近30年来体育法学的研究成果发现,从理论来源这个维度看,我国体育法学理论生成方 式可以分为“外生型”和“内生型”,即研究所需的主要理论依据来源于其他学科或理论,主要来源于国外研究成果,以及基于体育法学学科或体育法 的内在属性进行的理论研究;从研究是以解决实际问题出发点还是以建构理论出发点这个维度来看,体育法学理论生成方式可以分为“实践型”和 “理论型”,即理论因体育实践的需求而产生,分析方法以理论思辨为主,以理论为研究的出发点;以理论关涉的时间为区分维度,可以概括出“前瞻 型”与“回溯型”2种理论生成方式,即“着眼未来”与“追溯历史”的理论生成方式。学科理论生成并不是沿着单线轨迹进行的,各生成方式之间存在 着相互渗透和重叠,所总结的理论生成方式未能将体育法学所有的理论生成方式都囊括在内。无论哪种生成方式,都是体育法学发展的客观需要 和必然路径,不存在好坏高低的价值评判,旨在抛砖引玉,与学界同仁共同探讨这一关涉学科发展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美体育法学研究现状比较及对体育法学学科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中美体育法学研究的各自特点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指出了目前中国体育法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体育法学学科体系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对体育法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和见解,指出对“体育”的明确定义、对学科价值目标的确定、对学科研究对象、内容和体系结构的确定以及形成自身成熟的方法论,是目前构建体育法学形成学科体系框架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