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终身教育的召唤——回归生活世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终身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背景与原因一次性教育的缺陷,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要求,是提出并实施终身教育并使之回归生活世界的原因。终身教育是一种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人们不禁要问,终身教育为什么要回归生活世界?这是由终身教育与生活世界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的。生活世界是一个被教育遗忘的角落。随着学校教育从社会生产活动中独立出来以后,教育就逐渐与人们的生活相脱离。20世纪科学、技术、知识的滥觞,加剧了人们对物质、技术的崇拜,教育在“知识就是力量”的理念支配下,成为科学技术发展和大…  相似文献   

2.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世界众多国家的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针对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主张教育贴近生活、教育本身是生长过程、学校适应社会、教材设置重视经验、师生关系趋向民主。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启示我国成人教育要回归成人生活、促进成人终身生长、学校生活适应成人社会生活、教材重视成人经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3.
张明 《中学生物学》2012,28(3):61-6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逐渐成为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推动人类科技进步的关键因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各国纷纷进行教育改革,对高中课程重新定位和调整,教育的终极目的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出发点是人,是让人学会生活.教育的终极目标还是人,是让每一个人适应社会,适应生活.因此,教育首先是一种生活,只有把教育本身当作是一种生活,教育才能回归它‘培养人’的本位.”也是在这样的认识下,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教育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已成为基础教育变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浅谈高校新生适应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是指大学对新生进行的适应大学环境系列教育活动的统称。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学习适应教育、生活适应教育和心理适应教育。新生是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刚由中学跨人大学,正处于人生的一个大转折,由于其自身尚不成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与真正的大学生有很大不同。大学对其而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既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与向往,又感到陌生与迷惘。新生适应教育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  相似文献   

5.
教育需要成为一种以生活世界为底蕴的教育,那么生活世界的意蕴是什么?教育应当回归谁的生活世界?回归到什么样的生活世界中去?我们需要从理论的根源上进行阐释。"生活世界"概念首先由胡塞尔提出,斯宾塞、杜威和陶行知等教育家对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进行的思索、追寻和阐述,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奠定了理论基础。教育应该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的生活世界以及教学过程中的生活世界,这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实然表达;教育应该把教育世界、科学世界和日常生活世界整合为教育视野中的生活世界,同时回归到生活世界中的精神生活,这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6.
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生活世界是教育世界的现实基础和意义之源。教育面临的现代性困境实质上是教育对生活世界的遗忘。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内在关联使其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成为可能。构建合理的教育价值观,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大力倡导生活教育和不断加强人文教育,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实现途径。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限度与困境。  相似文献   

7.
课程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开设的各门学科和各种有计划的课外活动.我校依据世界先进的智力障碍教育理论,结合学校智障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了“提高中重度弱智儿童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校本课程的研究,所谓适应社会生活的课程,指的是在“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指导下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8.
课程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开设的各门学科和各种有计划的课外活动.我校依据世界先进的智力障碍教育理论,结合学校智障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了"提高中重度弱智儿童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校本课程的研究,所谓适应社会生活的课程,指的是在"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指导下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9.
幼小衔接问题是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分析幼儿进入小学后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不适应现象来加强人们对幼小衔接的认识,有效加强家园共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幼儿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并能尽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相似文献   

10.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理念的提出,给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活力,但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过程不是按图索骥的过程。教育应保持对生活的超越,对生活起简化、平衡、净化和指导人的生活世界的作用,从而为学生构筑一种新的可能的生活世界。从主体维度上来说,这样的教育生活世界是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统一的世界,是成人生活与儿童生活统一的世界;从精神维度上来说,这样的教育生活世界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存的世界;从时间维度上来说,这样的教育生活世界是个体当下、过去、未来生活统一的世界。教育还应关注学生的虚拟生活世界,找回丢失的校园生活向度,共建学生的全面生活世界,以实现学生发展的超越。  相似文献   

11.
<正> 一、世界老年教育发展的现状 老年教育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主要目的是满足老年人的三大需求:一是生活质量提高需求,即通过教育让老年人能适应退休所带来的变化。二是职业技能提高需求,即通过教育为老年人提供再就业的技能,使之适应社会发展。三是自我发展需求,即通过教育使老年人在自我发展上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2.
“大众数学”(MithernaticsforAll),是当今世界上数学教育中最响亮的口号,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这个问题由第六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提出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目前世界正处于信息革命的时代,其深刻程度足以和工业革命相媲美。因此,世界各国都在为适应这一伟大变革而提出更新的数学教育目标,实用功利性的趋势在不断加强,“大众数学”的口号正在转化为具体的数学教育要求,有的甚至给出了成人生活怎么业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数学水准。所谓“大众数学’,即数学大众化,为大众所掌握和利用,成为人们适应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3.
教育需要成为一种以生活世界为底蕴的教育,那么生活世界的意蕴是什么?教育应当回归谁的生活世界?回归到什么样的生活世界中去?我们需要从理论的根源上进行阐释。“生活世界”概念首先由胡塞尔提出,斯宾塞、杜威和陶行知等教育家对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进行的思索、追寻和阐述.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奠定了理论基础。教育应该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的生活世界以及教学过程中的生活世界,这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实然表达;教育应该把教育世界、科学世界和日常生活世界整合为教育视野中的生活世界,同时回归到生活世界中的精神生活,这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世界是教育世界的现实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不强的重要原因是教育对生活世界的遗忘,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构建合理的教育价值观,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大力倡导生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回归生活世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以来,道德教育与生活的脱离,使其丧失了原有的生命力。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杜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都启发我们:道德教育要走出困境,必须向生活回归。道德教育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生活中进行。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就要转变教育理念,从生活中发掘教育内容,注重对学生的指导,还要在适应的基础上超越。  相似文献   

16.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培智学校生活适应新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思政元素,生活适应教学中处处都有教师可以发掘的思政资源,生活适应课程在培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优势,教师应当明晰生活适应的思政教育功能,充分发挥生活适应学科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7.
化学已经渗透到科技、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受到现代化学的教育.因此,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对中学生的化学教育,并且积极地对化学课程进行改革,以更好地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现在的问题是,怎样的化学课程才能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是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从“隔离”到“融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教育世界源自于生活世界,又与生活世界有着一定的区别。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学校的制度化,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产生了隔离。在中国当今的基础教育领域,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隔离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而融通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既是现实的呼唤,又是当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人类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是当代哲学变革的主题。回归生活世界,是要把教育世界从对生活世界的遗忘与失落中唤醒,也是基于对自身存在合法性危机的反思,也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和最为根本性的任务。教育研究必须究问诸如教育回到什么样的生活世界、教育脱离生活世界带来了什么后果,教育和生活是否等同等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教育需要成为一种以生活世界为底蕴的教育,那么,"生活世界"是怎样界定的?教育是怎样"回归"生活世界的?胡塞尔、哈贝马斯等教育家对"生活世界"进行了不同的界定,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奠定了理论基础。我们要正确理解"回归",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大力倡导生活教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育与生活相互统一,相互融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