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最近,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了李向军博士的《清代荒政研究》。这虽是研究清代前期(1644—1839)196年间全国自然灾害发生情况及国家救灾的各项制度的历史著作,却对现实颇有借鉴意义,值得一读。 所谓荒政,是指救济灾荒的法令、制度与措施。荒政研究在中国经济史乃至中国历史研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由于自然条件所限,水旱雹蝗等自然灾害无年不有,交替发生,故又有“灾荒之国”之称。历史上某些不合理的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使自然灾害的发生有越来越频繁的趋势。如何预防灾害的发生,在灾后怎样安置灾民,恢复生产,无论过去、  相似文献   

2.
《历史档案》2020,(3):4-7
灾荒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与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有着密切联系,灾荒同时也是影响古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历史上每次大的灾荒,政府如果赈济不力,很可能会成为影响历史进程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严重者甚至导致王朝更替。灾荒时期实行的赈灾措施即"荒政"是保持国家稳定、调节社会矛盾的重要保障。蝗灾是一种世界性的灾变,属于灾荒史的一部分,兹将明朝的蝗灾资料予以辑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周楠 《大观周刊》2012,(2):15-17,21
在自然力的作用下所引发的灾害是人类所不能控制的,然而自然灾害所致的民不聊生的灾荒状态则是人类能够降低或避免的。而清代特别是晚清时期的河南却是灾荒连绵不断,究其社会原因主要是由于防灾手段滞后、抗灾能力低下、救济不利等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丁戊奇荒"是清代历史上发生的最大的一次灾荒,作为旧中国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的《申报》对此次灾荒进行了全面报道,陈述灾情、呼吁社会各界救灾,体现了"民生关怀"意识。在救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胜哲 《大观周刊》2011,(41):36-36
2011年3月.线装书局出版了河南师范大学苏全有教授、李风华副教授主编的《清代至民国时期河南灾害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一书,该书内容厚重、成果突出,可谓是近年来灾荒史研究的最得力之作。本文不揣浅薄,对研读本书中的感悟所得做一梳理,以期引起学界对此书乃至整个灾荒史研究的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域辽阔,各种灾荒的发生相对频繁.中国历代政府都很重视灾情的记录,这种优良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但依然不容乐观的是,这些比较完整的灾荒记录,即灾荒档案,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种种原因,它们不能很好地保存,随时随地有可能受到损毁和破坏.灾荒档案是灾荒时期受灾地区各种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原始记录,它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灾荒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正武英殿修书处是清代皇家刻书机构,专门负责内府典籍的刊印、校勘、装潢等事务。武英殿修书处的直接产物——殿本,不仅数量达数百种,而且代表了清代刻书工艺的最高水准,清人金埴评价康熙时期的殿本"在宋版之上"。(1)那么,武英殿修书处是何时成立的呢?对此学界存在较大的分歧,分别有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十九年、康熙二十九年、雍正七年(1729年)的不同观点。对于同一机构的成立时间出现完全迥异的数种说法,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文献记载的歧  相似文献   

8.
清代以前的说唱文学文献,已经发现的,如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手抄卷子中的唐五代说唱文学作品("变文"),宋元明时期的"话本",金元时期的"诸宫调",明代的"词话"等,都已整理、出版。而清代的说唱文学文献,由于留存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虽经几代学者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域辽阔,各种灾荒的发生相对频繁。中国历代政府都很重视灾情的记录,这种优良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但依然不容乐观的是,这些比较完整的灾荒记录,即灾荒档案,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种种原因,它们不能很好地保存,随时随地有可能受到损毁和破坏。灾荒档案是灾荒时期受灾地区各种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原始记录,它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灾荒的情况。中国各地的灾荒档案分散存留,很难做到统一妥善保管。这些灾荒档案十分宝贵,记录灾情比较详细,而且地域分明,时间连续性强,可为未来赈灾和减灾工作的具体预案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国能 《中国档案》2007,(10):28-31
(接上期)(七)清时期清代是由封建社会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时期。1.清统治者重视文书工作,规定文书处理完后,要一案一卷或按文种、时序、不同内容等情况分类整理,然后汇抄成册,称为"清档"。  相似文献   

11.
康乾时期被认为是清代经济文化的繁盛期,尤其在乾隆编纂《四库全书》之际,文化活动达到高潮。然而与此相伴的,却是一场禁毁图书的浩劫。朝廷在徵集、编纂图书的同时,查缴、销毁了大批被认为有违纲常伦理、不合义理名教、讥贬满族先世、危及皇朝统治地位的书籍,同时制造了多起触目惊心的文字狱,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所谓"违碍"、"悖逆"的书籍却在那时传入朝鲜半岛,并被保存下来。本文考察传人朝鲜的清代禁毁书(不包括禁毁小说)的情况,利用清代朝鲜使臣的入华行纪——"燕行录"资料探求它们传入朝鲜的背景、途径,并联系清初期中韩关系作一评说。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福建政府采取较积极态度组织领导灾荒救济。但后来财力物力困窘,灾荒救济能力极大削弱。本文就抗战时期福建政府的灾荒救济体系、灾荒救济经费及灾后救济措施展开论述,力图对该时期政府灾荒救济工作管中一窥。  相似文献   

13.
汉武帝统治时代是西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最多的时期。汉武帝时期的重农抑商思想、打击豪强的举措以及推行的新经济政策、晚年统治政策的嬗变等,无不与灾荒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王雁 《兰台世界》2012,(16):73-74
明清时期是我国中医药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沈阳的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后金天聪八年(1634),皇太极改称沈阳为"盛京",随着政治经济地位的不断加强,盛京的医药业有了显著发展。一、盛京城药铺的概况1.药铺的数量和类型。清代,尤其是清中后期,盛京药铺逐渐增多,普遍初具规模。盛京有四大著名药铺,分别是乾隆四年  相似文献   

15.
193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张宗祥的《清代文学》(3万余字),解放前无其他清代文学断代史。解放后,也没有清代文学史的专著。所以,唐富龄先生编著的《明清文学史》(清代卷)的问世(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弥补了文学史研究中的一大缺憾。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和与之相连的社会心理状态,影响着文学的创作风貌,规定着一个时期文学创作的主旋律。该书作者根据清代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嬗变,以及与之相连的社会心理的差异,全面考察了清代几个时期文学创作的情况,将清代文学划分为清初文学(康熙时期)、清中叶(雍正、乾隆时期)至鸦片战争前文学和晚清文学三段,在这部专著里,作者主要探讨前两  相似文献   

16.
赵郁楠 《历史档案》2020,(1):127-131
内务府是清代总理宫廷事务的重要机构。其组织庞杂,在清代中央机构中职官人数最多,也最具清代皇家文化特色,历来也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内务府来文,是内务府堂及其所属机构收到其他衙门及官员等所发文件的统称,在内务府档案中占有很大比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历经不同时期的整理,将部分满文来文从汉文来文中分离出来,单独形成了"内务府满文来文"档案。2011年,一史馆满文处以"文种—朝年"及"机构—文种—朝年"为原则,对其进行了文件级秩序整理工作。本文谨就整理工作所见,简单谈一下这部分内务府满文来文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正>《天下粮仓》是中国著名导演吴子牛执导的一部讲述清朝乾隆时期关系到大清王朝命运的古装电视剧。故事讲述了乾隆元年天下大旱引发的一场围绕粮食灾荒的宫廷斗争、官仓舞弊、社会动荡。1735年,雍正皇帝猝然驾崩,乾隆在登基的第一个年头就吃惊地发现,粮食生产和国粮储备之"第一紧要大事"全面失控。围绕粮食接连发生"火龙烧仓"、"阴兵借粮"、"耕牛哭田"等惊世奇案,更使25岁的乾隆感觉到大清国的生死存亡。危难之际,  相似文献   

18.
《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是清代乾隆时期编纂的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最具影响的一部提要目录,但其可补正纠谬之处也不少.《总目》提要中的错误,早在清代后期的学者有所发现,碍于是"钦定"书目,不敢公开发表.直到辛亥革命后,陆续见于报刊.  相似文献   

19.
李小剑 《兰台世界》2012,(36):124-125
清代时期,冰嬉运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谓之"习劳行赏,以简武事而修国俗"。清代时期的冰上运动以步履矫健的滑姿、紧张激烈的拼争以及动魄惊心的竞技,演绎出一段又一段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体育运动辉煌赞歌。  相似文献   

20.
雷发达是康熙时期的一位宫廷建筑大师,他将清代"官式"建筑做法及则例传给后人,为清代皇家建筑的建设、皇家建筑风格的形成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