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黄雪英 《福建教育》2014,(1):117-118
“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天使,我们的一切努力都要为了让这些天使变得爱学习、会学习;让教室成为每一个孩子自由舒展和健康成长的乐园。”怎样让每个孩子都变成爱学习的天使呢?《第56号教室的奇迹》给我以下几点启发。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外来工子弟学校的教师,我感觉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特别是面对这些“流动的花朵”,由于父母外出务工.他们虽然在父母身边,但也是聚多爱少,监管失察。所以,对这些孩子的关爱更是要全心的,要更多地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温暖。  相似文献   

3.
我的孩子荆军鲁是 2000年 9月才从陕西渭南转入滨州市实验小学的。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孩子身上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首先,孩子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我是一个爱书的人,家中购置的图书很多,但从未见孩子主动去找书看。每天写呀写,好像学习就是完成作业。可就在转入实小不久的一天,孩子一进门就问我家里有没有鲁迅的《故乡》。我莫名其妙,一问才知道他们要学习《少年闰土》了。我把那本《故乡》递给她。她钻进自己的小天地,如饥似渴地读。事后,她在笔记中这样写到:“多么黑暗的社会,竟把一个活泼的少年变成一…  相似文献   

4.
陆宾 《广西教育》2013,(36):59-60
“读《56号教室的奇迹》时,我幻想着班上所有的孩子都是神童,思考着如何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时,我会对智障孩子充满希望,总想通过我的努力,让他们能够看到希望之光……爱,能为他们插上梦想的翅膀。”16年来,她一直怀揣着教育梦,用爱呵护学生成长,放飞学生的梦想。她就是2011年“自治区优秀班主任”、桂林市叠彩区芦笛小学教师以琴。  相似文献   

5.
我常常天真地以为美国的孩子是世界上负担最轻、心情最乐的。然而,最近阅读的一篇文章《美国的“高考状元”》却大大地改变了我的看法。该文介绍了12位美国大学新生的中学生活经历:Joanne晚上在校一般要呆到10点才能回家,节假日都难得休息,因为她除了正常的文化学习之外,还要用  相似文献   

6.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热爱、尊重全体学生;《义务教育法》也规定教师要爱护学生、忠于职责。有位青年教师在学习了《规范》《义务法》之后,请教另一位老教师说:“调皮生惹得我哭笑不得,只想揍他一顿。爱不起来,该怎么办?”老教师抿嘴微笑,没有正面回答,却为他讲述了一个故事:前苏联著名园艺家米丘林在科学实验中培养了许多鲜美诱人的水果,果园附近的一些孩子常常翻墙入园偷果子吃。一天,米丘林在一群偷果子的孩子中间抓住了一个“小首领”。正在这个孩子等待“惩罚”的时候,米丘林却和蔼地对这个孩子说:“这果树是做…  相似文献   

7.
两点感想     
读了《育苗人》、《斯霞和孩子》,又读《<育苗人>与<斯霞和孩子>的錯誤》,有两点感想在这里谈一谈。一、“爱的教育”不能代替阶級教育。《育苗人》中强調“童心”是“純洁、稚嫩的”,“象水晶一般的明净”,因此,宣扬教师要以“童心”去爱“童心”,“和孩子們在一起为小鸡从鸡蛋里破壳而出发出快乐的笑声,为小白兔的死而流出眼泪”。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观点、什么样的教育呢?我认为,这是一种超阶級的“人性论”,是向学生灌输“人类爱”、灌輸人道主义、和平主义的教育。这种教育,只是要学生“爱”,爱小鸡,爱小白兔,爱父母、兄弟、姐妹,爱“和他們一样天真、一样活泼的老师”,而不讲阶級爱,更不提阶級恨。这样长大起来的学  相似文献   

8.
《学习活动》教师参考用书已经用了五年了,其中的主题内容为我们顺利开展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经过几轮实践,我发现同一主题活动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孩子中,开展的情况是全然不同的。9月中旬的一天,我想通过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与新带的大班孩子彼此亲近。讲罢故事,孩子们被兔子最后的话语所打动并产生共鸣。一个男孩对身边的伙伴说:“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爱你从上海到青岛。”身边的伙伴说:“我爱你从上海到苏州。”男孩说:“我爱你多!”伙伴说:“当然我爱你多!”两个孩子议论的话题立刻成为大家的问题:“那要看青岛远还是苏州远……”“是…  相似文献   

9.
我和丈夫性格迥异,他爱活动,是典型的体育迷,用他自己的话说:“所有的球没有我不懂的。”我呢,爱安静,喜欢看言情小说,用他的话说就是“天天爱做梦”。这样的两个人竟然组合成了一个家庭,并拥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宝贝,而且在教育孩子这个重大问题上,能够互为补充,配合默契。在这里说与大家听听。一、“故意背错”与“帮助纠正”孩子刚上幼儿园,每天回家都要背在幼儿园学的儿歌,然后教我们。可丈夫呢,每每故意背错,开始我怕这样“胡乱搅”把儿子给弄糊涂了,谁知儿子竟然乐意一遍遍地给他“纠正”,偶而孩子不能把握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记得第一次上《可能性》这课,有个孩子天真地说了一句“:老师!我觉得今天的课不像数学课!”令我哭笑不得,但更让我深思:数学课要“生活味”,更要“数学味”《。可能性》是《数学课程标准》新增加领域“概率与统计”中的内容。课前,我对三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对区分“可  相似文献   

11.
教学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但学生获取知识不仅仅是为了“知识”,更是为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把知识变成思考的能力,感悟生活,塑造情感和价值观,升华人生体验。《水》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根据现代作家马朝虎先生《饿水》改编,叙写了“我”出生的村子严重缺水,人们爱水、盼水、节水的生活情景,突出了水的无比珍贵。文章在带给我们心...  相似文献   

12.
《时事》助我迎高考我是贵刊的一位忠实读者,自从与她结识便深深地喜欢上了她。于是,我的学习兴趣神奇般地提高了,从一个不爱学习政治的学生变成了一个关心政治、爱学政治的学生,并在1995年高考政治科中得了高分,但由于其他科拉分,我没有考上大学。今年,我又复...  相似文献   

13.
“赞美孩子并给以适当的奖励,或是亲吻,或是拥抱,都会给孩子以奇妙的力量。”(选自2009年《宁夏教育》第6期中的《赞美孩子要讲究技巧》) “对于孩子来说,你的一个拥抱、一个吻都是世界上最愉快的事情。因此,哪怕你只有一点点时间,都要把它变成温柔的话语、轻柔的抚摸。这样孩子会感到享受了爱与关心。”  相似文献   

14.
韦宁 《家长》2023,(25):17-18
<正>人类竞争是常态社会进步要比赛我在给家长和孩子的公益家庭教育指导中,经常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孩子不爱学习、不会学习、效率不高该怎么办?我一般都是先运用《教育心理学》中有关孩子“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的测量题目了解孩子的状态。题目包括:1.在考试时,我常常会想起考试失败可能引起的后果。2.考试后,全班最好的成绩是多少分、是谁,我总是特别感兴趣。3.学习成了我的沉重负担,我最好快一点毕业,快一点离开学校。4.考试时,我常常是很紧张的,以至于有些本来会做的题目也做不来。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屋五《父母心》。教材分析:《父母心》是第五单元“快乐读书屋”中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它是围绕本单元主题“同情弱者”提供的补充阅读.是本单元主体课文的延伸和拓展。故事叙述的是被生活所迫的一对穷困夫妻把孩子送给贵夫人后的三次反悔,最终一个孩子也没舍得送走的故事。文章生动地诠释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深情赞颂了无比珍贵的亲情与关爱他人的品格。从作者的编排意图看,目的是要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做到“我爱我家,我爱我亲人”。  相似文献   

16.
重视学习主体的质疑问难,是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一个亮点,《学记》、《论语》、《朱子语类》等经典中,有关论述随手可拈。但是,我们的民族化中毕竟是少了点“我爱我师,但更爱真理”的那份执着,“师道尊严”下的学生质疑问难,毕竟带着太多的战战栗栗,所以,“亮点”的逐渐黯然也就不足为奇了,“满堂灌”、“填鸭式”至今仍随处可见,便可资证明。  相似文献   

17.
一件傻事     
星期天,我在小河旁捉了几只蝌蚪,放在鱼缸里。照理说,我是不该捉蝌蚪的,但是,它们实在太可爱了,有的摆着尾巴游来游去,有的沉在水底休息,有的高兴地互相追赶……过了几天,我有些纳闷:那些长了后腿的蝌蚪为什么没有变成青蛙呢?又过了几天,我在一本书上查佳作展评数数这篇作文中的问号,就知道小作者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小作者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再在书本中寻找答案,然后再把这一过程写下来,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写作水平。同学们,这样一举两得的好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夏禹)到:“缺碘的蝌蚪不能变成青蛙。”“哦…  相似文献   

18.
人生的天平     
近日和学生一起学习意大利达芬奇写的《金翅雀》。《金翅雀》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爱”的故事,读了让人无比心痛。金翅雀爸爸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当看到自己的孩子不见了,它“哭叫着寻找”“伤透了心”;当看到孩子被关在鸟笼里,它“猛冲过去”“狠命地扯啄”、“泣血挣扎”……从这些细致的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出金丝雀爸爸爱子之真切。然而,金丝雀爸爸的爱也是沉重的、残酷的,金翅雀因无法解救小鸟而“极度悲伤”。最终,它为它们选择了死的归宿。读了课文,学生的意见出现了分歧。“金翅雀爸爸伤心地告诉我们,让我们不要拘禁它们,它们是属于…  相似文献   

19.
温自力 《教师》2012,(19):97-97
美国教师雷夫·艾斯奎斯所著《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的副标题是“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其中关键词“爱学习”和“天使”很明确地指出了培养的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许多的场合我们都能听到类似的提法,  相似文献   

20.
“老师,我要你做我的新娘!”这是一个七岁的孩子曾对我说过的话。虽然它只是一个天真的孩童对爱的一种不够确切的表达,但当时那种身心悸动的感觉却是我从未体验过的。它是如此强烈地震撼了我的心灵,使我至今难忘。 那年我十九岁,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做了一名幼儿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