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凤湘简历 1926年3月24日(农历)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一个小职员家庭。 1932年秋季进南昌市北坛小学读书。1940年秋季考取南昌私立豫章中学,免费入学。1946年暑假后留校,任该校附属小学语文教员。1953年秋季,考试合格选送江西师范学院学习中国语文。1955年暑假毕业,分配到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任教至今。 1960年开始研究习字教学方法,并编写习字教材。1963年秋季到1966年春季,进行改革初中阅读教学方法试验,寻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 1977年秋季,在一个初一班进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试验,初步拟定一套阅读教学方法,取名为“八步读书法”。1978年秋季到1981年春季,在一个班进行阅读教学改革试验,教学方法进一步完善,取名为“语文教读法”。1981年秋季开始,再一次进行教读法试验,并探讨让学生从读书中学习写作的途径。《江西教育》1980年10月复刊号,刊登了教学方法实验总结《语文教学法初探》。1981年7月号刊登了习字教学总结《我是这样进行习字教学的》。《语文教学法初探》一文被江西省社联评为社会科学优秀论著,获乙等奖。历年来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省市劳模,1980年6月被评为特级教师。担任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江西省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南昌市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相似文献   

2.
历史系黄今言同志,根据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原则,近几年来,在讲授《秦汉史》选修课的同时,围绕着秦汉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先后发表了《秦代租赋徭役制度初探》(《秦汉史论丛》第一辑,1981年版)《论两汉的赋敛制度及其演变》(《秦汉史论丛》第二辑,1983年版)《西汉徭役制度简论》(《江西师院学报》1982年第3期)《西汉自耕农经济的初步探析》(《江西师院学报》1983年第3期)《汉代  相似文献   

3.
特级教师潘凤湘从60年代初期开始实验研究“把读书方法交给学生”,30多年,经过五轮实验,终于创立了语文教读法。现在潘凤湘写成了专著——《我的教读法》,由江西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是潘老师“惨淡经营几十年的心血结晶”,也是我省语文教学改革结出的丰硕成果。《我的教读法》是一本值得一读的语文教学专著(以下简称“潘著”)。 “教读法”的核心是“教会学生读书”。潘著说,教读法的特定功能是:“在初中阶段教会学生读书,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潘凤湘为这个课题奋斗了一辈子,投入了全部精力和智慧。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是我省开展教改较早的学科之一。早在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以潘凤湘、张富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就开始从事教改实践,并取得引人瞩目的成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语文教学出现了空前的改革局面。1981年省教研室在泰和召开“全省中学生语文教改实验方案交流会”后,一大批改革的先行者披荆斩棘,奋力开拓,使教育和经济比较落后的江西在中语教改方面跟上了全国的前进步伐,其中潘凤湘的“语文教读法”和张富的  相似文献   

5.
<正> 什么是“语文”?历来还是有争论的。一般认为,“语”好理解,就是语言。而争论的焦点好象在“文”怎样解释。是文字?是文学?还是文章?张志公同志为此写了一篇文章:《说“语文”》(载上海《语文学习》一九七九年第一期)。文章说到这个课程的名称是全国解放前夕叶圣陶同志在华北一次教材会议上提出来的。后来,叶老的《教育书简》(中)在《教育研究》一九七九年第四期上发表了。其中第十九条说到这件事。叶老说:“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 不可偏废,故合而言之。”这就明确地肯定了“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相似文献   

6.
鲁迅著名小说《一件小事》的主要人物,是知识分子“我”,还是人力车工人,历来存在不同意见。北京《中学语文教学》八○年第八期姚健同志的文章,江西《语文教学》八○年第四期唐荣昆同志的文章,又再一次系统地论述:是前者而不是后者。这个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正确归纳《一件小事》的主题,而且关系到探索鲁迅前期的思想发展,不能不认真进行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7.
徐少才同志在《说说“是……的”》(见《语文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2期)一文把两种形式的“是……的”格式的区分搞混乱了。  相似文献   

8.
李裕德同志相继技表了两篇文章;《语文教学所需要的逻辑》和《语文教学与多标准分类法》(分别载《中学语文教学》1991年第1期和第4期)。作者说:在“语文学(包括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文章学、文学)、语文教学和教育学之类”学科中,“传统逻辑基本上不能用”,“基本上无法使用”。作者认为,“在分类标准问题上,这点体现得再明显不过了”,在这里“一次划分往往要使用两个或更多的标准”。对于李文的这些意见,笔者不敢苟同。我们知道,传统逻辑(即形式逻辑)以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为其研究对象,因而它与一切科学研究和日常思维中  相似文献   

9.
偶翻旧杂志,发现华罗庚教授在他的《学好祖国语文十分重要——复吕叔湘同志的一封信》(见《中学语文教学》1980年第8期)中,曾对唐朝诗人卢纶的《塞下曲·月黑雁飞高》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0.
在《李逵形象塑造的“失”的异议》(《昆明师院学报》,81年第4期)一文中,张德学同志对我的《李逵形象塑造得失初探》(《昆明师院学报》,81年第2期)一文中的观点,提出了异议,这有利于问题的进一步探讨。一德学同志和我的意见分歧的关键,“是如何看待李逵的受招安。”他说:李逵“受  相似文献   

11.
我校教育系杨鑫辉同志,从1979年开始跨入新开拓的中国心理学史研究领域,至今已取得一批成果。发表论文十多篇,主要有:《研究中国心理学史刍议》(《心理学报》1983年第3期)、《王廷相的唯物主义心理学思想》(《心理学报》1984年第2期)、《“学记”心理学思想初探》(《心理学探新》1981年第1期)、《中国古代若干个性理论》(《心理学探新》1984年第4期)、《中国心理  相似文献   

12.
说来也巧,我在有幸参观了“虎门销烟纪念馆”的第二天便读到了《语文教学与研究》一九八六年第七期上于世宝同志撰写的《是“虎门销烟”不是“虎门烧烟”》一文。(以下称于文)  相似文献   

13.
《范仲淹〈岳阳楼记〉考析》(《语文教学通讯》1980年第1期)一文中写道:“有人问:范仲淹自己未到过洞庭湖,他怎么会把湖上景物写得如此有声有色?答案很简单:作者虽未到过洞庭湖,却到过太湖和鄱阳湖。作者是苏州人,对太湖熟悉自不必说;一○三六年作者因反对吕夷简而被贬出知饶州(今江西上饶),曾在鄱阳湖上流连了不少时日,当然对这一类景物还是具有足够的感性知识的。因此作者对洞庭湖景物的描写并非纯属主观虚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第五册知识短文《多重复句》的“思考和练习”第一题第三小题(见该书第146页),是大家争论较多、分歧较大的问题。最近出版的河南大学《中学语文》八四年第五期上,载有杨文泉同志的一篇短文,文章认为这个多重复句有三种理解、三种分析。现在抄录如下。(杨同志的引文中,“写好”后多一“了”字,“发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通讯》1994年第10期发表了两篇针锋相对的文章,一是顾传之同志的《还是要依照传统搞语文教学》;一是魏武同志的《语文教学要敢于与传统分手》。对这两篇宏论,笔者既有反对的,也有赞同的。顾文欣赏“传统”,实际上就是欣赏“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顾文对“强化阅读;整体感悟;注重体验;强调隅反;训练属对;因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育“泛人文化”的取向遭到批评和质疑,“语文知识”、“语言训练”等一度被淡出的词语再次回归语文研究的视域。2007年第10期的《中学语文教学》,集中刊发了一组讨论语文知识的文章,王荣生、王鹏伟、陈钟操先生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语文知识的重要性。2008年,吴忠豪在《关于语文训练的讨论》一文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不能没有训练”的观点(《课程&#183;教材&#183;教法》2008年第12期);2009年,倪文锦在《正确处理和认识语文教学中的多种关系》(2009年第6期《中学语文》)以及其他相关文章中反复强调了语文知识和语言训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读了吴小如同志的《说柳宗元山水诗(江雪)》(载《语文教学通讯》1980年4期),有些不同想法,提出来就教于吴小如同志。吴文说“这首《江雪》,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幽静寒冷的境地。……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  相似文献   

18.
再谈“平分土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在《土地改革中没收和分配土地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二年第一期)一文中,对于“平分土地”问题单写了一段,但是写得比较简略,没有展开。文章发表以后,很快就看到了金德群同志写的《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党的“平分土地”的主张》(载《教学与研究》一九八二年第一期,以下简称“金文之一”),并重新读了金德群同志写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分配土地的标准问题》(载  相似文献   

19.
本刊一九八○年十月号发表了南昌二中特级教师潘凤湘的《语文教读法初探》,引起了省内外读者的广泛注意,许多同志来稿来信,对潘老师锲而不舍探索改革语文教学的精神表示称赞;对“语文教读法”作了较全面的评论。这里摘要选登三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9期发表了韦志成同志的《评价一堂课的客观标准》一文,对判断一堂课的好坏做出了有益的贡献。“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思路是否清楚”“教学效果是否明显”三条标准,作者写得简洁、明了,这不但是评价语文教学,也是评价其它各学科教学的客观标准。大家历年来都是这样进行评价的,是没有什么异议的;只是“学生思维是否活跃”作为评价一堂课的客观标准,而且在韦志成同志的文章中强调得非常突出,就不见得容易为大家所接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