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欣 《吉林教育》2006,(9):39-39
一、解放学生头脑,鼓励学生敢想、敢思、敢于争先 1、尽量让学生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假设,也谈不上创造出新事物。尽量让学生想象,可以奠定探索活动的心理基础,促进学生的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参与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活动天地,让他们在没有压力,没有忧虑的环境中动动手、动动脑、多实践、多活动、多发表见解,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童真的理想、丰富的想象和潜在的智慧放射出希望的  相似文献   

3.
优化教学过程可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教师须完成教学任务与实施心理调试的统一,教学知识与渗透思想教育的统一,讲授与训练的统一,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学中,我们要坚持做到"五尽量":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动脑,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尽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尽量让学生质疑问难,尽量让学生"标新立异",以培养其思维、想象、创造能力。我们应将"五尽量"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实实在在地让学生读一读,讲一讲,写一写,使学  相似文献   

4.
古娴隽 《教师》2011,(16):47-47
通过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必须紧紧抓住音乐艺术的特点,在活动中尽量给孩子提供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使每位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喜好、特长、原有的理解程度来进行自由想象、自由表现和自由创造,从而让学生能自觉地学习音乐。  相似文献   

5.
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情感功能的作用,尽量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动情";教师要多动脑筋,积极创造条件,想方设法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利用多种形式,给学生自由想象、任意发挥的空间,以此丰富学生的想象.  相似文献   

6.
想象,是智力的泉源,只要有想象存在,智力之源就不会枯竭。没有想象,就像沙漠中没有绿洲,江河中没有清水,作文就根本没有生机。告诉学生想象的方法,有法可依:第一,激发学生去模仿创造;第二,让学生转换思维的角度;第三,创设事半功倍的加法;第四,设置生动的故事法。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提高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7.
想象是创造的基础和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想象的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充分想象,扩展思维,产生联想,激发创新意识。 图文对照,引导想象。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结合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后,可以让学生一边听教师范读课文,一边看图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是一切创造之源。”教师应努力指导学生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根据想象作文不同的类型采用相应的训练方式,尽量让其想象呈现多样化趋势。文贵于新,想象作文也要求想象新颖。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发展学生的想象力,离不开阅读教学这个基础。所谓想象作文,顾名思义就是作者想象出来的习作。想象作文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9.
想象是思维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开始进入一个关键期,逐步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注重这个年龄段小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对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特别是创新思维是大有裨益的。本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把整个活动设计成一个游戏——"奇妙的想象之旅",让学生们畅游于"想象乐园",通过"暖身游戏初感想象""兴趣激发开启想象""想象训练乐趣多多""感受名人想象无限",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初步感受想象的魅力;通过创设情境,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解放思想,大胆尝试,产生合理的想象。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六年制第八册第一单元习作,要求以《假如我是……》为题,有顺序地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写出来,尽量做到想象丰富,内容具体。为了激活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自由抒发美好愿望,本次习作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金兰 《教育》2012,(6):51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过:"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作为教师,应该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激发想象的兴趣,点燃想象的热情,让学生在想象的王国里自由驰骋,使语文课堂因学生的想象而更具"活"力,真正让语文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动性不是主要放在设计课程上,而是注重在课堂上如何控制学生,忽视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尽量开发和保护学生的想象能力、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利用"情境",让学生有话想说1.创没有趣情境,让学生有话想说.要想让孩子们有话想说的最好办法是尽量让孩子多参与、多体验,在此过程中产生强烈的真情实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刚刚开始教作文时,因为孩子们没有参加活动的体验,我会先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让他们参与体验.如我设计的"吹鸡毛比赛"活动……有了这些"情境"的亲身体验,这个时候再来组织孩子们说参与的过程和自己的心情.  相似文献   

14.
想象是创造力的基础和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但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还要让学生扩展思维,发挥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想象的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扩展思维,互相交流思想,互相借鉴,产生联想,激发创新意识。如在教生字“跳”时,让学生看是什么旁。跟什么有关。学生答“足”字旁,跟脚有关。再让学生组词,学生组了“跳绳”“跳舞”“跳高”等。教师又问:如果不用脚跳,还可组什么词?学生充分发押想象,答出“心跳”“眼皮跳”“跳棋”。这样不但巩固了知识,又扩展了思…  相似文献   

15.
赵晖  张国荣 《江西教育》2003,(23):27-27
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想象。我们要努力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凭借教材,巧妙设计读写结合题,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1.续编故事,培养想象能力。许多课文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写下去,既巩固了课文所学的知识,又拓展了学生想象  相似文献   

16.
正想象是指人们对已感知的事物的表象进行积极思维,把这些表象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创造出形象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以想象活动为主的随文练笔,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既激发起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欲望,培养想象能力,让思维活起来,又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在阅读教学中,笔者常用以下几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式的随文练笔。一、结尾续写式不少课文的结尾言虽尽,意未穷,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顺着作者  相似文献   

17.
安桂秋 《考试周刊》2013,(65):151-152
<正>畅想,就是敞开思路,毫无拘束地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今天的和谐社会,没有想象就没有今天的现代化教学。古今中外的教育专家一直强调想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形容想象甚至到了"人类没有想象,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的程度。可是旧课程却在很多地方无情地扼杀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致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呆板,无新鲜活力。新课标针对此鲜明地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育学院也提出"三段六步"的教学模式。魏书生老师更是奉劝老师们管住自己的嘴,把课堂留给学生。这无疑给沉闷的语文课堂注入了一股清风,直吹入了学生的心田,于是学生终于拥有了自由  相似文献   

18.
马娟 《考试周刊》2011,(75):64-65
想象是人心灵的翅膀,没有翅膀的心灵无疑是不完整的心灵。为了让学生的心灵腾飞起来,为了使学生的心灵从小得到美的陶冶、熏染,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学会想象,善于想象,激发其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教师是学生想象力的开启者和引导者,要通过各种活动努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通过自己的语言去引导学生思考,努力提高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启发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想象的内容,创设宽松的环境,通过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9.
想象是指人们对已感知的事物的表象进行积极思维,把这些表象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创造出形象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以想象活动为主的随文练笔,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既激发起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欲望,培养想象能力,让思维活起来,又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在阅读教学中,笔者常用以下几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式的随文练笔。  相似文献   

20.
一、设置情景,让学生自编自演在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对话式的文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给学生更多时间去熟悉同一类型的对话,有更多的机会去操练并能现学现用,因此我在课堂上经常会给学生创设一些常见的场景,让学生以不同的身份融入到对话当中去;除此之外,有一些阅读文章在结尾时并没有给读者一个完整的结局,而且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所以,教师也可把握机会,尽量去挖掘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