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胡娴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32(2):100-102,136
“文学性”和“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流派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本文以该流派为理论依据和切入点,基于欧·亨利的四部短篇小说,从叙事载体和情节安排的陌生化策略出发,浅析欧·亨利小说的艺术创作手法,从而给文学创作以启示.  相似文献   

2.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代表理论,认为“文学性”在于使熟悉的事物感知和语言表达陌生化。而沈从文的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陌生化特色,这一特色集中体现在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代表作——《边城》中。文章以小说《边城》为例,分析其在语言组合和意义表达层面的陌生化,研究《边城》中语言作用于视觉、声音和情感所造成的阅读的难度和时延性,以此探究沈从文“陌生化”写作所带来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3.
“陌生化”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初期,是俄国形式主义极其重要的概念,至今对中西方文艺批评理论有着深刻影响。本文从文学作品陌生化的生成模式、陌生化与文学作品评判标准以及陌生化与常规化三个方面探讨了一些问题。试图厘清陌生化理论中的一些偏颇之处。  相似文献   

4.
车瑞 《现代语文》2006,(8):64-65
一、反讽与陌生化的运用 “反讽”是英美“新批评”的重要理论范畴,主要指“我们的意思与我们所说的话恰恰相反,也就是说反话,也常常指希望与结果之间的矛盾对立,这表现为一种态度和评价”(1),或是“语境对于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2)。“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学主张,他们认为“只有陌生化的语言才能产生学性”(3)。在东西的小说《反义词大楼》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他将反讽与陌生化精妙地杂糅并用所产生的奇妙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作为文学性的表征之一,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在译文中如何处理和再现陌生化是决定译文成功与否的关键。分析陌生化的相关概念和文学作品的英汉互译实例,并且在不扭曲原语文化的前提下尽量再现原文学作品的陌生化,译者就应该采取直译法、意译法和补偿等翻译策略,并且再现陌生化时应注意运用适度尺度去把握译文内涵。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陌生化”解读? “陌生化”是德国著名戏剧大师布莱希特创建的戏剧理论。该理论的重要特征就是,戏剧创作和表演过程中,应采用“间离技术”,突破观众与剧情之间产生的移情、内摹仿或感情共鸣效果,使观众更理性地、冷静地分析判断剧情和人物,从而获得更深刻的审美享受。我们在这里借用是对文本阅读时的一种感觉状态。  相似文献   

7.
"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流派提出的重要概念,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文学的文学性是通过"陌生化"表现出来的,是艺术形式的"陌生化"使文学的文学性获得了实践的价值.文中用"陌生化"理论分析了玄学影响下的魏晋游仙诗发展过程中的三种变化,从而证明了俄国形式主义所提出的研究文学的理论值得很好地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诗歌的翻译究竟应该翻译什么?诗歌作为文学作品,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在翻译时必须考虑译诗的文学性,而文学性离不开传统,作为文学性的一种表现形式的陌生化总是相对于一定的传统。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本身的差异及文学传统的不同,拘泥于原文的“建构形式”往往会失去原来的陌生化效果,从而丧失文学性。所以,诗歌翻译不仅仅是意义的阐释和重建,而且也是形式的移植,但绝不是拘泥于原文形式。  相似文献   

9.
俄国形式主义主张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以是否具有文学性作为衡量文学作品的标准,并为此提出了陌生化理论,将陌生化视为解释文学性的关键。陌生化的实质在于求变,陌生化的目的在于使作品获得可感性,从这个意义上,俄国形式主义是接受美学的真正前驱。  相似文献   

10.
俄国形式主义是盛行于20世纪初的一个重视文艺形式,强调文艺自主性,推崇"陌生化",主张从文艺内部来研究文艺的独特规律,并以建立一门独立、系统的文艺科学为己任的文学流派。文章阐述了其文学性和陌生化的两个基本特征,并着重分析了陌生化的内涵、意义及其缺陷。  相似文献   

11.
陌生化手法是造成文学性的关键因素,但是它不仅对文学作品而且对摄影作品非常重要,特别是观念摄影。陌生化手法是帮助摄影师突破受众的漠视,审美疲劳和麻木的有效途径。本文旨在探究摄影大师是如何在观念摄影中运用陌生化手法使照片变得新颖而具有震撼力.  相似文献   

12.
《麦琪的礼物》是欧·亨利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之一,讲述了圣诞前夕一对穷夫妇为了互赠礼物而卖掉各自心爱宝贝的感人故事。作品诙谐机智,寓悲于喜,耐人寻味,体现了他“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代表理论,认为“文学性”在于使熟悉的事物陌生化,从而延长读者的感受时间并增加阅读的难度。《麦琪的礼物》中使用了大量的陌生化语言,从而使作品产生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陌生化”.是19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中提出的艺术原则。他指出:“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陌生化技巧就是将习惯了的客观物象、既定的符号“陌生化”。是重视传统的基础上对传统的质疑。陌生是相对于习惯、传统而言.其主张是通过加工把人们熟悉的东西变得不熟悉。使读产生陌生、新鲜、奇特感。从而对它发生兴趣.产生去进一步了解的强烈愿望。本中提到的语教学“陌生化阅读”的基本意思就是:使语阅读教学变得陌生一些。因此。语教学的陌生化阅读,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年龄特征等对阅读教学内容、过程和方法等所作的让学生产生一定足巨离感和新鲜感的教学策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俄国形式主义提倡用"陌生语言",即对日常语言进行有组织的"强暴"达到"文学性"的效果。《廊桥遗梦》语言的"陌生化"主要表现在大量地使用反复。  相似文献   

15.
他山之石:从陌生化到前景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陌生化和前景化作为分属两个不同理论流派的重要术语,二者之间有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它们既有相同之处,更有本质之别。从语言层面上来看,陌生化主要关注违背语言常规的“失协突出”,而前景化既重视“失协突出”,又关注因过分遵守语言常规而产生的“失衡突出”,更为重要的是,它强调只有那些“有动因突出的”语言特征才具有文体价值,因此后者更为系统、全面,具有更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经过这样的梳理和阐释,文体学界对陌生化和前景化存在的模糊认识就逐渐得到澄清。  相似文献   

16.
"陌生化"是诗人创作的惯常手法,也是艺术性与文学性的代名词。诗歌翻译作为一种艺术再创造,也具有"陌生化"的特点。在翻译过程中,为了创造译文的新奇性,更为了促进异质文化间的交流、互补,译者必须张开双臂、拥抱差异,以"陌生化"为取向,传达出那些使原作成为经典的特质。从翻译文学的再创造性和译者的主体性角度来看,诗歌翻译的"陌生化"取向不是指直译源语文本中的"陌生化"手法,而是指发挥译者主体性、运用"陌生化"手段进行艺术再创造。  相似文献   

17.
杨琴  曾真 《现代语文》2007,(6):120-121
“陌生化”表现手法是文学理论界广为关注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本文探讨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陌生化”,应首先准确把握“陌生化”的概念及其形式,然后根据三种情况处理“陌生化”。  相似文献   

18.
1“陌生化复习”的提出“陌生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由俄国文艺理论家首次提出,指的是把与人太接近的事物或现象推陈出新,重新唤起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兴趣、更新人对世界感受的方法.“陌生化复习”是尝试将“陌生化”理论引入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即联系高中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数学的复习策略,灵活运用陌生化艺术,把熟悉的内容“陌生化”了给学生看.  相似文献   

19.
“陌生化”作为一个标志性概念,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中最先提出来的。“陌生化”是一种不断更新人们对世界感受的方法,它要求人们打破思维定势,从迟钝麻木中惊醒过来,以一种新奇的眼光去感受,让习以为常而毫无新鲜感的东西变得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20.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指艺术能够使人们对生活和经历产生新鲜感,从而延长人们的审美过程。拟从陌生化的角度,通过对《等待野蛮人》的写作手法和梦的陌生化的解读,来说明老行政长官实现了艰难的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