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于2001至2002年在重庆市7个采样点采集了TSP,并收集了7类尘污染源的TSP样品。对受体和源样品进行无机元素、有机碳、元素碳及水溶性离子分析,得到受体和源成分谱,用CMB模型解析了重庆市大气TSP来源。结果发现:各源类对TSP贡献率为扬尘30%、建筑尘25%、煤烟尘18%、机动车尘10%、钢铁尘8%、其他9%。与1992年解析结果比较发现:从1992年到2002年重庆市主城区大气TSP来源发生了转变,从煤烟尘和钢铁尘为主的污染逐渐变成以建筑尘、扬尘、煤烟尘和机动车尘混合型的污染。  相似文献   

2.
对贵阳学院校园内6种常见绿化植物的滞尘能力进行测定,分析不同位置的植物滞尘能力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的滞尘能力差异明显,灌木层中小叶女贞、红花檵木和海桐的滞尘能力最强,单位叶面积的滞尘量最大。在一定时间内,乔木的滞尘量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灌木的滞尘量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减少。同种植物在不同的功能区滞尘量不同。建议在校园绿化建设中,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绿化树种,乔、灌、草合理搭配种植,并且优先考虑滞尘能力强的植物。  相似文献   

3.
研究尿素(U)为肥芯、鸟粪石(S)和生物炭(B)为包膜材料制备的缓释尿素氮磷释放特征对评价其农用具有意义.采用静水培养和土柱间歇淋溶试验,分析5种处理(CK、U、S包膜尿素(USR)、S+低比例B包膜尿素(USB1R)和S+高比例B包膜尿素(USB2R))水中和土壤淋溶液中TN、TP、NH4+-N、NO3--N和PO4...  相似文献   

4.
杭州市大气细颗粒物分粒径来源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安德森分级采样器采集大气细颗粒物样品,分析它们的质量浓度及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和碳等组分的含量.采用OC/EC最小比值法确定二次有机碳对细颗粒物的贡献,重新构建受体化学成分谱.使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对杭州市区大气细颗粒物进行分粒径来源解析.结果表明,在小粒径段中,二次粒子和机动车尾气尘为主要贡献源类;在粗粒径段中,城市扬尘、建筑水泥尘和煤烟尘的贡献逐渐增多,二次粒子与机动车尾气尘的总分担率下降到50%左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模拟湿热环境,观察人体在湿热环境中汗盐成分的变化,探讨汗盐在热习服过程中的升降规律。方法:选取某大学60名18~24岁的健康男性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进行模拟湿热环境训练7天,试验过程中每天进行汗液收集,对照组未进行训练,在试验前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标准测试,并留取汗液。结果:试验组训练前后钠、氯、乳酸浓度下降值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尿素和钾盐浓度下降无意义。对照组除尿素在实验前后出现下降外,其余均未出现下降。实验组汗盐成分中尿素、纳、钾、氯、乳酸浓度在训练过程中逐渐下降,除乳酸外均在训练第5天达到最低值,而后出现回升,乳酸在训练第6天达到最低值。结论:人体汗盐中钠、氯、乳酸等成分的浓度在热习服训练前后出现降低,其浓度随训练进行出现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模拟湿热环境,观察人体在湿热环境中汗盐成分的变化,探讨汗盐在热习服过程中的升降规律.方法:选取某大学60名18~24岁的健康男性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进行模拟湿热环境训练7天,试验过程中每天进行汗液收集,对照组未进行训练,在试验前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标准测试,并留取汗液.结果:试验组训练前后钠、氯、乳酸浓度下降值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尿素和钾盐浓度下降无意义.对照组除尿素在实验前后出现下降外,其余均未出现下降.实验组汗盐成分中尿素、纳、钾、氯、乳酸浓度在训练过程中逐渐下降,除乳酸外均在训练第5天达到最低值,而后出现回升,乳酸在训练第6天达到最低值.结论:人体汗盐中钠、氯、乳酸等成分的浓度在热习服训练前后出现降低,其浓度随训练进行出现变化.  相似文献   

7.
比较高锰酸钾法、PAN分光光度法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珍珠中微量钙、铜含量的差异,试验各方法测定珍珠中微量元素的准确性,发现淡水及海水培养珍珠中微量铜的含量基本一致,提示珍珠对铜的利用受培养环境波动的影响不大,这可能说明珍珠有其固有的利用微量元素的机制和机能。  相似文献   

8.
在金属铜化学性质的探究中,发现铜片在空气中加热时,出现的实验现象与教科书叙述不相符,对此进行了分析、试验和讨论。最后对实验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质子微探针技术,分析单个大气气溶胶颗粒物。将微束质子激发X射线分析(Micro-PIXE)同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结合,查证上海市2004年冬季城市大气气溶胶PM10中含Pb单颗粒物的来源。结果在上海大气气溶胶PM10中识别出七种铅污染排放源,它们分别是:汽车尾气,钢铁工业排尘,燃煤烟尘,土壤扬尘,柴油车尾气,助动车尾气和水泥尘。其中,钢铁工业排尘和燃煤排尘是禁止使用有铅汽油后上海市地区大气铅污染的最主要排放源。  相似文献   

10.
将低温微量润滑冷风加工技术应用于汽轮机末级叶片加工中,通过和普通切削液润滑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冷却条件加工对刀具寿命的影响及叶片表面的残余应力和变形影响规律。实验表明,低温微量润滑风冷切削技术应用于叶片粗加工,能有效提高切削效率,延长刀具寿命,改善切削环境,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冰蓄冷工程测试分析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技术文献以及我国国家标准,对某医学中心的冰蓄冷工程进行测试,从技术性指标和经济性指标等角度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表明,由于技术及管理方面的原因,蓄冰装置的蓄冷性能有所下降,但释冷特性较好,一般能释放所蓄的全部冷量,投资回收期为5.1年.通过对该工程的测试与分析得知优化设计和优化运行是发挥冰蓄冷系统优势的关键.最后,总结冰蓄冷系统优化设计和优化运行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运用生物力学中的三维摄像和表面肌电测量方法,通过分析肌肉的运动状况,寻求多种卧推动作之间的差异性,进而探求力量训练的新型动作模式。结果显示:对力量训练的研究可以从动作的细节方面和技巧方面入手,比如:动作的规范性;运用运动学和肌电学参数系统分析力量训练动作,是探求力量训练动作模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从偶应力弹性体势能泛函的驻值条件出发,得到了偶应力理论中非协调元体系的能量相容原理.基于其常应力(常偶应力)分片检验条件的强形式,对平面四结点单元的非协调试探内函数进行了优化,提出了一种稳定有效的非协调元方法.有限元列式中,微转动和宏观转动相等的约束条件通过罚因子的形式引入.分析了含中心圆孔的无限平板,在单轴拉伸以及纯剪状态时,偶应力的存在对孔周应力集中的影响.算例表明,该单元计算效率高,精度好,即使在材料本征长度很小时,仍然能够得到相当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目前航标遥控遥测系统中航标漂移误报警过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和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算法(iterative self-organizing data analysis technique algorithm,ISODATA)的组合优化方法。该方法如下:对航标GPS接收机原始坐标数据进行滤波,消除波动较大的数据后得到较可靠的航标位置数据;使用ISODATA得出其聚类中心;以该聚类中心取代航标抛设位置作为航标回旋中心,计算航标漂移距离。测试结果表明,该组合优化方法能够获取较为准确的航标漂移距离,在降低航标维护成本的同时,还能有效减少误报警。  相似文献   

15.
对备战第十二届全运会的15名河北省男子赛艇公开级运动员赛前集训期间的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血清肌酸激酶等指标进行了一系列追踪监测;通过生化指标的测试反映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有氧能力的提高,对训练强度安排与训练效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指出集训期间教练员在训练强度安排上的不足,对以后进一步的训练安排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珠江三角洲地区自来水中主要有毒有害物质是:有机物、消毒副产物、氨氮及亚硝酸盐.应用纳滤组合工艺技术对这类自来水进行了饮水深度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纳滤组合工艺可有效去除这类污染物,对有机微污染物去除率高达80%以上,可使净化水达到较高饮水标准.  相似文献   

17.
研制开发出一种实用新型铅球投掷训练器,并运用该投掷训练器对铅球选修课的大学生进行一学期试验,结果表明实验后实验班的投掷技术与运动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该铅球投掷训练器科学实用,符合铅球背向滑步投掷技术的原理与特点,能有效提高铅球背向滑步投掷技术和成绩.  相似文献   

18.
由于船舶机舱空间狭小,船用二冲程柴油机SCR反应器及其管路布置较为困难,利用CFD对柴油机100%负荷工况下SCR反应器前混合段内雾化后的尿素溶液与排烟的混合过程进行模拟。通过模拟得到6S35ME-B9船用柴油机SCR系统在混合器叶片角度为15°、导流器扩展角度为75°时可以实现短距离内还原剂与排烟的良好混合,且整套系统压降控制在1 400 Pa以下。对6S35ME-B9船用柴油机全尺寸SCR系统进行100 h台架试验,在中国船级社NOx排放指南要求的E3推进工况下,实现原机NOx比排放量由18. 15 g/(k W·h)减少至3. 17 g/(k W·h)。本设计为实船SCR系统的配备提供了理论和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