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和本台另一名记者采写的录音报道《周玲美家今天沸腾了》,获得了1990年度全省、全国广播好新闻一等奖,同行们夸奖我有新闻敏感,我认为这种新闻敏感与采访前的知识积累是分不开的。我不负责采访体育新闻,可我认识到亚运会的意义重大。而作为一名市台记者,又没有机会涉足北京亚运会的圈子,怎样才能采制出有份量的报道呢?  相似文献   

2.
杨明 《新闻前哨》2003,(1):16-16
第十四届亚运会于2002年9月29日至10月14日在韩国釜山进行。本届亚运会的参赛人数和队伍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届亚运会。我国运动员在本届亚运会上,夺得150枚金牌,再次确保了中国体育在亚洲的领先地位。对于其重要性介乎于奥运会和中国的全国运动会之间的亚洲运动会,如何进行报道?怎样把握它的度?这是我们在采访中特别注意的问题。一、高度重视思想明确为了搞好亚运会的报道,根据中宣部的指导思想,湖北日报体育部三次召集相关人员开会,研究亚运会报道计划,分管副总编辑还提出了亚运会报道原则,使我们在出征亚运会前,指…  相似文献   

3.
“哥们,第一枚金牌,看你的啦!”亚运会比赛尚未开战,新华社参加亚运会报道的编辑、记者便朝我喊开了。那些目光,那些语言之间,分明流露出重托和希冀。骤然间,我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是那么沉重。历届大型赛会第一枚金牌都是国际上各大通讯社与新闻机构必争之“的”。本届亚运会的第一枚金牌,也必将牵动前来采访的5000多名记者的神经。一种无形的压力向我袭来,作为担负亚运报道重任的新华社记者,能否在这场国际新闻大战中夺得第一枚“金牌”,这不但关系到亚洲第一大通讯社新华社的声誉,也关系到整个中国新闻界的声誉。  相似文献   

4.
没毛的凤凰不如鸡,是我家乡的一句俗话。至今还记得这句话,可能在于它的形象生动而又深刻,也可能在干生活常常给以佐证。最近看到一份材料,得知在汉城举行的第10届亚运会,我国有20多家新闻单位共派出90多名记者采访,其竞争程度可想而知。但是,作为读者,回想亚运会期间的有关报道,又觉得留下印象的实在太少,这90多名记者的竞争多在简单的比分名次上了。又想起现时还没有根本改观的报纸头版。除了发生重大政治事件(如十三大召开)、报纸多采用新华社播发的有关消息这种特殊情况外,平日的各报头版,在各式各样的报名下,却不是各式各样的新闻,在不同的记者署名下,却不是不同的文章,虽不如文革中的千篇  相似文献   

5.
重大突发性新闻,最高规格的盛大报道和重要的政治事件报道是考验一名记者整体素质的最高舞台.2004年雅典百年奥运就是这样一个最高舞台。作为北京晚报体育部一名记者,很幸运能够到前方去采访,体验了奥运会这样如此盛大的体育盛事.既锻炼了自己,又学到很多东西。我的体会是,对报道如此盛大新闻事件.记者必须有无限的爱国热情.必须对事件有极大的兴趣和工作热情。其次,就必须具备高度冷静。重大事件报道,没热情不可能干好,  相似文献   

6.
从1986年开始,我做体育记者已经有16年的时间,在体育记者圈中也混成了“老记者”。16年来,我采访过4届奥运会、3届亚运会和许多世界锦标赛以及国内的联赛,在此,将自己做体育记者的两点心得和朋友们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7.
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记者节,对于新闻从业人员这是一个值得庆祝和高兴的日子。可此时作为一名记者,我的心情却很沉重,因为我的同行———重庆商报记者罗侠在采访时遭人毒打,至今还躺在医院治疗。2000年3月8日,中央电视台两名记者在沈阳一家美容保健品公司采访时,被非法搜身,并遭非法拘禁;今年9月25日,长沙两家建材超市发生冲突,电视台记者前去采访遭无辜殴打,价值10多万元的摄像机也被严重损坏,事后超市却推脱责任,都不承认是自己所为……近年来,新闻记者采访受阻被打事件屡有发生,社会影响十分恶劣。朱基总理曾赠…  相似文献   

8.
一位老资格的体育记者曾说,每逢重大赛事,往往都是场上运动员相互角逐,场下体育记者相互竞争。第十一届亚运会也不例外。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亚运会报道组的同志在本届亚运会期间,充分利用信息传播快的广播特点,以及时准确的“抢发新闻”在激烈的新闻赛争得了一席之地。下面是亚运会期间采访射击比赛的一点体会。亚运会射击比赛是仅次于田径比赛的第二大项,共有40枚金牌。我们北京电台对这40枚金牌的角逐都进行了及时准确的报道,特别是中国射击队所获27枚金牌的报道,都是在比赛结束后的两、三分钟内播发的,这在国内各新闻单位中确是最快的。我作为现场采访的记者,从9月25日射击比赛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体育记者王训生7月间在南斯拉夫萨格勒布举行的第14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荣获最佳记者奖。这是建国以来我国记者首次在重大国际体育活动中获奖。采访这次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各国记者多达1200人,我国各新闻单位也派出了38名记者(包括两名常驻记者)报道这一本年度最大的国际体育盛会。在本届运动会组委会组织的最佳记者评选活动中,王训生  相似文献   

10.
亚运会上的日本传媒聂泽恒(责任编辑:邓俊)去年10月,我有幸作为中国体育记者代表团的一员,赴日本广岛采访第12届亚洲运动会。广岛是世界上遭受第一颗原子弹的地方,在这里举办体现和平进步宗旨的大型综合体育运动会,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而且这也是亚运会举办以...  相似文献   

11.
1993年,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报社当了一名记者。上班不久,采访中遇到两件事情,这些事虽然过去了十几年,至今仍记.匕犹新。1994年的一天,市检察院召开全市查办职务犯罪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邀请了市内多家媒体记者,我作为日报记者应邀参加采访,参会记者人手一份会议材料,里面列举了当年全市查办的职务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2.
警惕有偿新闻经济日报5月17日发表题为《经历尴尬》的短文反映,两名记者去山东某市采访乡镇企业,接待者说:现在记者来得太多,来了就要钱,企业很反感。这两名记者一再申明不要钱,仍被多家企业拒绝采访。短文说,有偿报道不是新话题,拉广告赞助也不鲜见。过去认为...  相似文献   

13.
采访过一届足球世界杯、一届东亚运动会和两届全国运动会后,我有幸首次采访亚运会--第15届多哈亚运会.作为一名职业体育记者,最欣慰的莫过于亲临赛事,见证若干年后能为人提及的现场、人和事.  相似文献   

14.
白庆祥  倪玉 《军事记者》2002,(11):52-53
今年6月14日至16日,第十三届“中国时事报道奖”评比会在大连召开。趁此机会,我们采访了作为评委的新华社“0001号记者”李尚志。作为新华社国内部原主任,作为第四届韬奋奖获得者,作为中国时事报道研究会原会长(现任顾问),作为活跃在中南海、人民大会堂直接采访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记者,李尚志有太多的传奇故事。面对我们这些新闻后辈,李尚志并没有以名记者自居,更没有因为自己的特殊身分而自恃。这位62岁的山东籍的老记者热情地和我们交谈起来。“一年的军事记者生活对我来说虽然短暂,但是谈谈一个老记者的报道生活,可能会对…  相似文献   

15.
1995年9月,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197个国家和地区的4万余名妇女代表聚会北京。实践证明,这次历史上规模最大、情况最复杂的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它已作为世界妇女运动的又一个辉煌的里程碑,载入了人类的史册。世妇会的成功召开,与中国新闻工作者的成功报道密不可分。据联合国的有关机构统计,采访本次世妇会的有4000多名记者(代表了3174个新闻机构),仅注册并与会采访的中国记者就有800入。联合国有关部门在评论这次对世妇会的报道时,一致认为“中国记者干得最出色”!中国组委会在世妇会报道工作总结时指出,中国新…  相似文献   

16.
第十一届亚运会是亚洲体育界一次精彩、圆满、成功的盛会,是我国体育迈向世界的一座新的里程碑。我国新闻工作者对这次亚运会的报道有声有色,内容丰富多彩,值得在我国新闻史上大书而特书。全世界有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000名记者,前来北京采访这次盛会,我国新闻界第一次在国内面临如此规模的国际性新闻竞争舞台。这既是一场严峻的挑战,也是自强、腾飞的一次契机。我国新闻工作者在“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激励下,勇于实践,奋力拚搏,无论是文字新闻或图片新闻,还是声像报道,都做到了又多又快又靓,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纪录。  相似文献   

17.
意外中的意外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在当今许多重大事件发生的过程中,总有一些记者会幸运地置身其中,成为历史的记录者。1990年,发生在亚洲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是在北京举行的第11届亚运会。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0多名记者获得了进入亚运村采访、记录这段辉煌历史的机会。我接受了报社指派的采访任务,非常意外地走进了“亚运记者”的行列。  相似文献   

18.
中国,第一次主办亚运会。我们,第一次报道亚运会。能参加亚运会的摄影采访,对我们中国青年报的几位同志来说,算是一生难逢的机会,但能否把握机遇,不失时机地为广大读者献出一台摄影报道的好戏,确是一件难为又有为的事。迎接挑战,把自己逼上绝路报纸的“新闻战”,从1990年8月22日火炬点燃就初露端倪了。中国青年报摄影部虽曾商量过报道方案,但届时只能有一名记者参战,他不能越“雷池”一步,只能  相似文献   

19.
第十一届亚运会在亚运历史上是一次规模最大,竞技项目最多,文化、科技活动内容也最丰富的亚洲人团结友谊的盛会。这不仅是我国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引起了亚洲以至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朋友特别是体育界人士的关注。作为提供新闻、传播信息的体育记者,全面及时报道亚运会的全过程是责无旁贷的。新华社体育新闻编辑部在五月间邀请部分国内分社体育记者,就如何作好亚运会的报道进行了一次专题研讨。明确举办这次亚运会的重大意义和它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制订出明确的报道方针。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一条16名记者遭公安局“封杀”的消息在新闻界引起很大震动:2002年7月26日,一封题为《关于个别记者涉警曝光失实情况的函》从兰州市公安局发出,函中称:“今年以来,个别记者因采访不深入,出现了一些严重失实的报道,这些失实报道既违背了新闻报道客观真实性的原则,也损害了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形象,给公安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鉴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和保密性,今后以上记者再不宜到公安机关采访,各分、县局和市局机关各部门将不予接待。”这次“封杀”记者行动共涉及兰州市6家都市类报纸共16名记者。(见2002年8月8日《南方周末》) 据笔者所悉,此事件只是记者遭“封杀”现象的又一个新的例证。某一政府部门或组织拒绝接受某一或某些记者采访的“封杀”记者现象发生已经有一段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