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络媒体的兴起对传统媒体的挑战 网络媒体的兴起 近年来,网络媒体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已是势不可挡。以国内为例,据2011年6月CNNI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网民已达4.85亿,其中微博用户为1.95亿,上半年增速达208.9%。截至2011年我国已有网站183万个,域名总数786万个。在受众数量、内容资源迅速增长的同时,网络媒体的形式也不断推陈出新,从门户网站、论坛、博客再到新近兴起的搜索引擎、视频、微博和社交,形式日益多样化。  相似文献   

2.
冯华  卿志军 《新闻窗》2012,(1):79-80
根据CNNIC第2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的数据,截止2011年6月底.我国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快速增长到1.95亿:2011年12月26日易观国际今日发布分析报告指出,截止2011年底,中国的微博活跃账户达2.54亿。新媒体的发展速度令人瞠目。  相似文献   

3.
刘明远 《传媒》2016,(11):64-65
政务微博是我国政府工作形式的一种创新,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务微博的作用,需要提高政务微博的传播影响力。《2015年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年底,新浪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已达15万多个,政务微博的发博量达2.5亿,阅读量达1117亿。2015年省份政务微博竞争力排行榜中,广东省名列第五,成绩突出。广东省政务微博“@中国广州发布”当前微博数量为36669篇,“粉丝”数量为434万,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笔者所讲的e时代,主要指网络信息时代。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以下简称CNNIC)官方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2月,中国网民数量已达5.23亿。而2011年12月31日这一数据为5.13亿。短短2个月,中国网民激增1千万。增速惊人,伴随网民群体激增的是网络媒体的影响力。由于微博的兴起、手机上网的大范围使用,我国的舆情环境、媒体特点、监控手段、传播渠道、应对技巧等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政府危机公关角度来讲,网络民意的纾解与引导越来越重要。笔者分析了网络媒体呈现出的新特点及其对公共危机公关过程中的舆论引导等带来的影响与挑战,探讨当下政府危机公关应对的策略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2010年,微博可谓红遍大江南北,两会微博、微博直播、微博议政、官员微博、微博打拐……微博虽微,其势不徽,有人称2010年为中国的"微博元年".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底中国互联网微博累计活跃注册账户数突破6500万个,2011年初将突破1亿,2011、2012、2013年底,这一数字将分别有望突破1.5亿,2.8亿、4.6亿.  相似文献   

6.
微博作为一种进入我国不到3年历史的新兴传播形式.在2011年之后呈现出爆炸式发展态势。到2012年5月.国内微博用户由2010年底的6000万猛增到约7亿。人气最旺的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均达到3亿左右。从中国红十字总会信任危机。到动车追尾,再到近期的毒胶囊事件.国内几乎所有热点事件均由微博率先播发或发酵。可以说。在今天,这种手段便捷、实时反应、几何式扩散、互动性强的“自媒体”,已经成为影响人群最为广泛的新舆论场。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微博凭其便捷、实时、传播高效、覆盖面广、交互性强等特点在我国迅速崛起,融入甚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2011年,微博的发展依然势不可挡。《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迅速增长到1.95亿,半年新增微博用户1.32亿人,增长率高达208.9%,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0.2%。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至2006年底,中国内地网民已达到1.37亿,而网站也达84.3万个,年增长15万个。新出现的网站呈现出了专业化、个性化方向发展,而网站数量的急剧增多在促进网络媒体加速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网络媒体的重新“洗牌”,引发网络媒体进行着一轮更为激烈、残酷的竞争。[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毛文思 《出版参考》2011,(30):15-16
近两年,微博凭其便捷、实时、传播高效、覆盖面广、交互性强等特点在我国迅速崛起,融入甚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2011年,微博的发展依然势不可挡。《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迅速增长到1.95亿,半年新增微博用户1.32亿人,增长率高达208.9%,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0.2%。  相似文献   

10.
正主持人语:当网络媒体越来越被大众接受并使用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微博,更是如今大众媒体时代变化迅速的社会需求,根据2011年中国互联网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网民数量已超过4.85亿,微博注册账户超过3亿。微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媒介已经被好多行业引用,特别是政府机构大量用在党和群众之间的沟通交流。故2011年也因此被定义为"中国政务微博元年"。当然这一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微博快速崛起,写微博、看微博的人越来越多。微博作为一种快捷即时的交流方式,适应了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它的兴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据统计,到2011年底,微博用户在网民中的比例已达48.7%,有将近半数的网民在使用微博,按照同期网民总数5.13亿来计算,微博用户人数接近2.5亿,而且还在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12.
近年,微博快速崛起,写微博、看微博的人越来越多.微博作为一种快捷即时的交流方式,适应了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它的兴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据统计,到2011年底,微博用户在网民中的比例已达48.7%,有将近半数的网民在使用微博,按照同期网民总数5.13亿来计算,微博用户人数接近2.5亿,而且还在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13.
孙海明 《视听界》2011,(5):90-9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31万增至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微博在网民中的普及率从13.8%增至40.2%;手机微博在网民中的使用率比例从15.5%上升到34%。  相似文献   

14.
《新闻记者》2012,(3):61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中心主任王益民近日在中国首届政务发布微博模式探讨高峰论坛上表示,去年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13亿,微博数量近3亿,政务微博达到5万多个。王益民介绍,政务微博是2011年互联网发展最快的应用。网民数量的增长已相对  相似文献   

15.
自2009年8月我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以来,微博用户呈现井喷式发展。2011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快速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0.2%。”微博用户正在改变着互联网的舆论格局。  相似文献   

16.
李潇 《新闻前哨》2013,(6):102-103
微博作为营销利器,已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广而推之。本文选取微博上影响力较大的图书发行企业为案例,对微博在图书营销方面的应用与效益进行探析。一、图书微博营销的兴起与种类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已达3亿,其中新浪微博用户突破1亿。基于此,本文的相关数据分析均以新浪微博为例,探讨微博作为图  相似文献   

17.
中国网络媒体发展极其迅速,目前网站达191万多个,网民达2.9亿,位居世界首位。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导致网络编辑人才短缺。尽管我国从事网络编辑的人员超过了300万,但其素质良莠不齐,且网编的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至于全方位的复合型网编精英人才更是稀少。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2010年是"微博元年"的话,那么2011年则是"微博火红年"。在这一年里,微博客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态势。2010年12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发布《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规模已达到12521.7万人。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钱小芊表示,  相似文献   

19.
季寅妮 《新闻窗》2010,(4):37-38
一、媒体“融合”不是趋势,是现状 截至5月,中国网民人数达到4.04亿,中国手机用户数达7.26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2.33亿人,移动联通3G用户超600万。此外,以论坛、博客、播客、微博、户外等各种形式存在的媒体形态也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20.
祖莹 《青年记者》2012,(11):30-31
2011年下半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其中,仅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就从6311万个快速增长到1.95亿个,增幅高达208.9%.此外,在全部18种网络应用中,网络新闻的使用率达74.7%. 网络及其所呈现的终端平台(如智能手机等)异军突起,极大地重塑了资讯传播的方式,相对于纸媒等传统媒体而言,网媒在即时性、互动参与性、时效性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曾一度让业界惊呼:纸媒将被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