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春晚"从一年一度的大型综艺晚会,变成了岁末年初的全民"吐槽盛典"。在吃饺子、放鞭炮、看"春晚"之余,吐槽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刚刚上演的羊年"春晚"吐槽大家还记忆犹新,过去几年"春晚"的那些"神吐槽"忘记了没有?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再乐一乐。  相似文献   

2.
由于在受众接受春晚节目的审美活动中,始终潜隐着伦理向度.伴随着伦理诉求,使得春晚受众的审美情感深受道德感影响,导致二者叠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央视春晚的广告收入逐年递增;同时,观众对其的批评也越来越多。央视春晚数以亿计的广告收入可以用“受众商品论”来解释,而受众对春晚广告的强烈批评则是受众主体意识的体现。媒介、受众以及广告商应该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三方利益的均衡。  相似文献   

4.
《云南教育》2014,(6):32-37
被誉为“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的电视公益活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近日揭晓。相比每年固定引发全国吐槽的“春晚”.它在“苛刻”的民众中间,获得一致好评。它表明中国的民众其实并不苛刻,中华民族赖以传承的那些固有的美德,也从来没有过时。它是另一个意义上的“春晚”,  相似文献   

5.
伍倩 《华章》2012,(14)
春节联欢晚会年年难办年年办,已成为电视观众广为关注的问题.本文探索性地研究并分析了春晚未来的出路,认为春晚应在坚持对文化、艺术内涵的追求,充分重视观众的需求,合理看待经济效益等方面加以改善.在对春晚优势与问题的探讨下,展望未来,从而使春晚能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满足受众日益变化的审美需求,使春晚未来的道路走得更长远、更精彩.  相似文献   

6.
与广告主对网络广告的青睐相反,受众对网络广告却具有逆反心理。主要原因有:网络广告发布者的利益驱使和受众的非消极接受;客观网络环境导致的受众浮躁心态;网络受众对网络广告的不信任感;网络广告的形式缺乏创意和美感。逆反心理的调适策略为:微观方面,应进行科学引导,及时避免并扭转受众的逆反心理;宏观方面,应进行多级监管,规范网络广告环境。  相似文献   

7.
网络广告受众逆反心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广告主对网络广告的青睐相反,受众对网络广告却具有逆反心理。主要原因有:网络广告发布者的利益驱使和受众的非消极接受;客观网络环境导致的受众浮躁心态;网络受众对网络广告的不信任感;网络广告的形式缺乏创意和美感。逆反心理的调适策略为:微观方面,应进行科学引导,及时避免并扭转受众的逆反心理;宏观方面,应进行多级监管,规范网络广告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引言网络流行词"吐槽"普遍使用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就"吐槽"一词的形成机制、语义特征、语法特征,以及流行原因探讨,从而得到一个较为系统的、深入的认识。一.形成机制(一)来源"吐槽"是一个外来词,来源于日本,在日语中的含义相当于中国相声中的"捧"。"吐槽"最早传入我国的闽南方言区,闽南方言中存在"吐槽"的发音形式,但字形不确定。翻译过来的时候,仍然使用闽南语  相似文献   

9.
很多春晚节目中的经典台词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社会万象或者揭示受众心理,因其语言诙谐幽默、琅琅上口,这些台词很快成为风靡一时的流行语,在社会中被大量使用。本文从模因和顺应论角度出发,探讨了春晚流行语的"流行"过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吐槽"一词在网络以及在生活中使用的越来越频繁,"吐槽"一词的意义和组合形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和丰富,产生了很多引申意义。本文就"吐槽"一词的出处、意义和内涵扩展状况以及其语法特征等内容进行探讨,从而使我们能够更为全面、深入地认识"吐槽"一词。  相似文献   

11.
在召开的2015年春晚座谈会上,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提出羊年春晚在节目内容和邀请艺人方面,会保证三不用:一、低俗媚俗的节目不用;二、格调不高的节目不用;三、有污点和道德瑕疵的演员不用。"胡占凡表示,中央电视台会坚持开门办春晚,面向全国通过网络征集,启用选拔节目的获奖选手,少请明星大腕。  相似文献   

12.
简析网络传播中受众角色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乐程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23(5):114-115,132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传播理论已无法给网络传播中出现的新现象以合理的解释,尤其是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使受众在网络传播中显现出许多与传统大众传播中不同的特征.本文将网络传播中受众与大众传播中的受众进行对比,分析了网络传播中受众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3.
说“吐槽”     
"吐槽"引起广泛关注,缘于一段网络视频。2012年2月,美国常春藤联盟布朗大学学生王意扬,上传一段视频至网络。视频中,自称"纽约留学女"的王意扬身穿低胸装,衣着清凉,对着镜头搔首弄姿,抱怨回国后的种种不适应,并一边抱怨一边不停地对着镜头卖萌发嗲,被网友戏称为"吐糟姐"。此段视频不仅使"吐槽姐"爆红网络,也使得本就是网络新宠的  相似文献   

14.
对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引用名言正确性原则以及语速适中性原则的超常规使用使得网络自媒体"吐槽"式语言具备了语言犀利,讽刺性强,幽默夸张,时事娱乐化的特点,从而满足了现代人在精神文化上的需求。与此同时,如何规范网络自媒体"吐槽"式的语言,避免诋毁、低级、庸俗的话语,创造和谐纯净的网络环境,也是当前刻不容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网络体育新闻的交互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与传播者或者受众与受众之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直接双向交流的特性叫做网络交互性,是最具吸引力和发展空间的特性.交互性使网络媒体真正成为大众共同发言的媒体.  相似文献   

16.
从电视综艺节目主持基本特点、春晚语用变化特点和播音主持教学改革创新措施三个层面,对节目主持语言创作及其专业教学做出科学分析,认为探析主持传播语境、还原社会民生本态、认知受众收视心理,是节目主持教学创新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7.
引言 网络流行词“吐槽”普遍使用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就“吐槽”一词的形成机制、语义特征、语法特征,以及流行原因探讨,从而得到一个较为系统的、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2010年的春节,由北京电视台联合新浪网、中国移动推出的国内第一台"三屏合一"新春晚取得了空前的轰动效应。此次新春晚取得成功的两大主要因素,也是本次春晚体现出来的两大主要特征就是受众地位的提高和媒介间的强强联合。  相似文献   

19.
"吐槽",网络热词,指揶揄,拆台。在2012年白宫记者晚宴中,奥巴马犀利"吐槽",反倒获得掌声与支持。我们来听听这一精彩演讲——各位晚上好!观众太好了,演讲没开始就笑成这样。2008年,我就任总统时面临艰巨挑战。从那时起,国会就跟我矛盾不断,但我尽量保持风度,从不阴损吐槽。所以我今天要特别感谢那些从无所事事的百忙之中抽空到场的国会议员。  相似文献   

20.
张律  黄亚萍 《文教资料》2014,(31):111-113
“吐槽”是近几年现代汉语中的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流行用语,它最初脱胎于日本漫画用语,随后在网络和日常用语中被广泛运用。随着使用群体和使用范围的扩大,“吐槽”一词在语义方面,由于受到语境及认知因素的影响,有了一定的发展,在语法功能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值得考察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