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流记者写本报红烛中国大概是顺口溜的王国,每个时代每个时期都有群众创作的顺口溜问世。前一个时期,在新闻界流传这样一首顺口溜:“一流记者炒股票,二流记者拉广告,三流记者拿红包,四流记者写外稿,五流记者写本报。”(据说有好几个版本,有的说一流记者“卖情报...  相似文献   

2.
最近,有句顺口溜在新闻界颇为流行:“一流记者炒股票,二流记者搞推销,三流记者拉广告,四流记者编书稿,五流记者捞红包,末流记者写报道。”这句顺口溜虽不免有所夸张,但却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新闻界在出现“二气”:“新闻的铜臭气,记者的市侩气”。如何制止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应当抓好四大环节。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个顺口溜大国。而这些顺口溜并不只创造幽默,也散布情绪。每一时期有每一时期的情绪,而每一时期情绪的标志之一就是那些极端情绪化了的顺口溜。没有想到,1993年最火的顺口溜竟落到我们这些记者头上:“一流记者办公司、二流记者炒股票、三流记者拉广告、四流记者拿红包、五流记者写外稿、六流记者写本报。”这段顺口溜尽管有几个不同版本,但大概意思一样,一流记者挣钱,末流记者写稿。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个顺口溜大国。而这些顺口溜并不只创造幽默,也散布情绪。每一时期有每一时期的情绪,而每一时期情绪的标志之一就是那些极端情绪化了的顺口溜。没有想到,1993年最火的顺口溜竟落到我们这些记者头上:“一流记者办公司、二流记者炒股票、三流记者拉广告、四流记者拿红包、五流记者写外稿、六流记者写本报。”这段顺口溜尽管有几个不同版本,但大概意思一样,一流记者挣钱,末流记者写稿。  相似文献   

5.
记者要“四能”:能想、能跑、能听、能写;或者说“四勤”:眼勤、腿勤、脑勤、手勤。这些是前辈专家提出,并为新闻界公认,大多数编辑记者身体力行的。然而现时竟有人把记者分为“四流”:“一流记者炒股票,二流记者拉广告,三流记者拿红包,四流记者写好稿。”  相似文献   

6.
“一流记者炒股票,二流记者拉广告,三流记者跑书号,四流记者拿红包,五流记者写报道”——顺口溜中,似乎市场经济把中国的“老记”也冲成了五个档次。当然,作为一个记者,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确要强化自身的市场意识,对股票、市场信息等有一个较深的认识,实践一下也属工作需要,以便更好地为党的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做宣传。但如果身心都投入到那上面去而抛荒了工作,就别挂记者这个衔,做经纪人得了。大手笔的记者出表书是荣幸而合理的事儿,可出了书别一个劲往不是对象的读者手中塞;至于掂红包就有辱于作为舆论导向与监督的新闻记者称号了。  相似文献   

7.
社会上曾流传过这样的顺口溜:“一流记者炒股票,二流记者拉广告,三流记者拿红包,四流记者会议泡。”这里批评讥讽的所谓“四流记者”,主要是指那种整天住在宾馆里,发一条开幕消息、一条闭幕消息。如果有领导人讲话再根据有关人员定的框框,编发一条讲话摘要。如果碰到要求发全文,记者可以更轻松地呆在宾馆里睡大觉,看电视或聊天。这种采写会议的工作方式实在无可指责,因为长期以来会议报道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规矩”,记者在报道中如果有所创新,想换个角度写新闻,  相似文献   

8.
有段顺口溜近来在新闻界颇为流行:"一流记者炒股票,二流记者搞推销,三流记者拉广告,四流记者编书稿,五流记者捞红包,末流记者写报道。"这虽不免有所夸张,却也形象地反映了新闻界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由于媒介传播手段上的优势,广播电视在社会上的影响已越来越大,一些令人担忧的现状,也就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从整体来说,我们的广括电视队伍是好的,是值得依赖的,他们以勤奋的劳动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精神食粮,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是,也不容否认,在市场经济大潮下,金钱和物质的诱惑使少数从业者显现出新闻商品化、记者商人化的…  相似文献   

9.
新闻记者,就是以记录、传播新近变动的事实为职业的专业人员。可是,现在有一些记者出现了“离位”。有何为证?据新华日报一位副总编辑从深圳、广州、上海兜了一圈回来称,那里的记者队伍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况,那就是“一流记者炒股票,二流记者拉广告,三流记者编书稿,四流记者搞报道。”笔者认为,这段顺口溜虽然有点“言过其实”,但足以证明确实有一些记者出现了“离位”。  相似文献   

10.
新闻记者,就是以记录、传播新近变动的事实为职业的专业人员。可是,现在有一些记者出现了“离位”。有何为证?据新华日报一位副总编辑从深圳、广州、上海兜了一圈回来称,那里的记者队伍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况,那就是“一流记者炒股票,二流记者拉广告,三流记者编书稿,四流记者搞报道。”笔者认为,这段顺口溜虽然有点“言过其实”,但足以证明确实有一些记者出现了“离位”。  相似文献   

11.
近来,社会上对记者颇有微词。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好像记者不是“吃、拿、要”的贪心客,就是“吹、蒙、骗”的江湖汉。还有个顺口溜,将记者分为三六九等,挨个作了脸谱画像,什么一等记者炒股票,二等记者拉广告,三等记者拿红包,四等记者会上泡……细作品味,其中不乏讥讽之意。到底如何看待当前新闻界的风气,看待当前的记者形象? 应当说,在我们新闻队伍中,多数同志能够牢记自己的职责,一门心思扑在新闻报道上。他们不计个人得失,兢兢业业,勤奋工作,热情为改革开放鼓劲,替人民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初踏上新闻岗位的人,需要经受许多诱惑,经历许多困惑。某日出差,与几位“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乘客在火车里闲侃。听说我是人民日报记者,一位“款爷”高诵一支《记者谣》:“一流记者倒股票,二流记者拉广告,三流记者拿红包,四流记者写本报。”诵毕,两眼盯着我问:“你是几流记者?”我淡淡地吐出几个字:“末流记者,把夜熬。”“熬夜”这个字眼,我并不喜欢;对于朋友,我常这样说:一年里的所有双数月份,我都属于月亮。那是些“暗无天日”的日子。  相似文献   

13.
近日股市波动,此间笔者不断接到本埠和异地新闻界同仁电话询问盈亏。聊毕,那首早已流行且有切肤痛感的民谣又在耳际响起:“一流记者炒股票,二流记者拉广告,三流记者会上跑,四流记者写外稿,五流记者写本报,冒牌记者发头条。”此“谣”虽有偏激、刻薄之嫌,但对现时新闻圈的“新闻现象”的勾画不可谓不生  相似文献   

14.
对记者诱惑力最大的应是什么?在理论上似乎只有一个答案:新闻价值。但在现实中,答案可就多了。“一流记者炒股票,二流记者拉广告,三流记者会上泡……”之类的顺口溜,就勾画出了当今某些记者的兴奋点。现在,又多了一个——“成天围着开业跑”。  相似文献   

15.
近来新闻界流传一首顺口溜:“一等记者炒股票,二等记者拉广告,三等记者会上泡,四等记者傻写稿”,虽事出有因,但未免“一竹竿打了一船人”,失之偏颇。不过,新闻界在市场经济这股浪潮冲击下,的确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值得注意。比如,有一批记者、报人下海经商,他们与编辑、记者业务脱钩,或投身证券交易,或开办饭馆商场,或兜揽广告业务。这无可厚非。但确有少数记者、报人在市场经济环境里,有点风来倒去。像近年来有些企业请记者赴会,出现了“五包”现象:包吃、包住宿、包旅游、包飞机票和送红包。有一位负责同志告诉我:有一次去某地举行新闻发布会,对记者除宴请外,送每人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七月底,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两个月来,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都分别召开座谈会,组织学习讨论,提高思想,统一认识,制订改进和自律措施,并公之于众,欢迎社会各界监督。据反映,目前禁止搞“有偿新闻”和拿“红包”等不正之风已受到遏制,取得初步成效,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新闻单位搞“有偿新闻”,编辑记者拿“红包”或参与拉广告提成等问题,是近几年新闻界出现的一种“怪现象”,是拜金主义在新闻工作中的表现,是社会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在新闻队伍中的反映;它严重违背新闻真实性和客观、公正的原则,损害社会主义新闻事  相似文献   

17.
近来新闻界流传一首顺口溜:“一等记者炒股票,二等记者拉广告,三等记者会上泡,四等记者傻写稿”,虽事出有因,但未免“一竹竿打了一船人”,失之偏颇。不过,新闻界在市场经济这股浪潮冲击下,的确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值得注意。比如,有一批记者、报人下海经商,他们与编辑、记者业务脱钩,或投身证券交易,或开办饭馆商场,或兜揽广告业务。这无可厚非。但确有少数记者、报人在市场经济环境里,有点风来  相似文献   

18.
对记者诱惑力最大的应是什么?在理论上似乎只有一个答案:新闻价值。但在现实中,答案可就多了。“一流记者炒股票,二流记者拉广告,三流记者会上泡……”之类的顺口溜,就勾画出了当今某些记者的兴奋点。现在,又多了一个——“成天围着开业跑”。开业,不过是企业开张,几乎天天有,很难讲有多大新闻价值。过去,开业之类的请帖到了记者手里,往往都是朝广告部一扔。现在不同了,有的  相似文献   

19.
腰杆与扁担     
不久前,我接触过一位跑“社会新闻”的记者,在提起舆论监督的时候,他说了一句顺口溜:“舆论监督的腰杆子软,受不住广告的一扁担。”自己身在新闻单位,不由一阵伤感。  相似文献   

20.
今年1月份,乌鲁木齐某公司准备给一位瘦高个的记者发“红包”(120元,说是奖金)。这位记者说:“我在本单位拿了奖金,不能再拿外单位的奖金。”“这不是奖金,是信息费。”公司的干部解释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