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各国对"一带一路"的态度、政治立场及变化过程清晰地反映在相关报道中。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国家,斯里兰卡成为国内外媒体和中国学者的关注对象。但目前通过斯里兰卡媒体报道解读斯国内对"一带一路"态度的研究甚少。本文借助Reisigl&Ruth Wodak(马丁·西格尔&露丝·沃达克)历史语篇分析(Histor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DHA)工具,分析斯里兰卡媒体"一带一路"报道,明确斯国内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和政治立场,为推进我国针对斯里兰卡"一带一路"外宣及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廖小菲 《新闻记者》2004,(10):16-17
从两次车臣战争到后来接连不断的恐怖事件,恐怖主义问题一直是俄罗斯政府和人民的"一块心病"。由于传媒具有的特性,正逐渐与恐怖事件形成共生关系。正如有学者所指出:"恐怖主义被广泛认为是不可避免地、象征性地与大众传媒联系在一起了。如果没有传媒的介入,恐怖主义最终也会彻彻底底地消失。"在报道恐怖事件时,传媒应以什么立场进行报道并对信息进行  相似文献   

3.
媒体恐慌论是指传媒在对社会恐慌事件进行大规模报道的过程中,会导致产生新的更多恐慌现象或恐慌心理的理论。 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媒体是恐怖主义的蔓延者.因为它们报道恐怖主义和恐怖活动导致产生了更多的恐怖主义和恐怖活动。大多数学者不同意采取政府加强新闻检查的办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张军芳 《新闻界》2012,(16):17-19,72
隐喻(Metaphors)是新闻构建现实和生产意义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国际媒体"黄岩岛事件"报道中的隐喻分析入手,审视国际媒体如何塑造了"黄岩岛事件"中的相关方中国、美国、菲律宾以及"黄岩岛事件"本身。在展现媒介如何形成有关这一政治事件话语的过程中,凸显的是隐含在各国媒体新闻生产中的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莫里斯·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演变而来的"社会记忆",对于各国媒体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对于普通大众在若干年后,比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影响更加明显和直接。西方媒体对中国的不实报道除了从经济和政治等方面解释,还可以通过"社会记忆"这一理论进行研究。恐怖主义行径已经成为国际公害,危害人类的安全与发展,至少在这一点上已经达成人类共识。运用人类所共同的认知,改变那些不实、不适的社会记忆便成为一个很好契机。  相似文献   

6.
廖小菲 《传媒观察》2004,(11):22-23
由于媒体具有的特性,媒体正逐渐地与恐怖事件形成共生关系。正如有学者所指出:“恐怖主义被广泛认为是不可避免地、象征性地与大众传媒联系在一起了。如果没有媒体的介入,恐怖主义最终也会彻彻底底地消失。”在报道恐怖事件时,媒体应如何定位并对信息进行整合,才能最大限  相似文献   

7.
王飞 《青年记者》2016,(18):83-84
近年来,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威胁世界各国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毒瘤.各国政府为了遏制恐怖主义,普遍对涉恐报道执行了不同程度的管控措施.本文主要对我国涉恐报道政府规制的实践进行分析,并对涉恐报道政府规制的学界思考做一些梳理.  相似文献   

8.
拉萨"3·14"事件再次引起新闻界对民族报道的重视.国内外媒体聚焦中国民族地区,同一事件,同一现象,不同观点,不同视角,甚至不同认识,不仅使民族报道的重要性又一次凸显,也使人们对民族报道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新认识.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突发事件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媒体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汶川地震"报道为例,在总结政府、媒体和公众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所呈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重视人才培养、强化深度报道、注重区域报道、兼顾平衡报道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0.
秉持"一起向未来"的理念,沿着"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两条主线,媒体对北京冬奥会的报道重点讲述了各国运动员奋力拼搏的故事、中国筹办冬奥会的故事和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故事等三方面内容,体现出路径"四通八达",内容人性化与命运感,呈现小切口、小细节,传播形式多模态等四个特点,从平衡内容、时代语态、"他者"视角、...  相似文献   

11.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已经过去,但是日本媒体对中国的报道还在继续。回忆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各国媒体纷纷予以报道的情景,日本媒体更是派出了包括体育部、社会部和国际部等在内的强大的媒体记者阵容,日本雅虎等各大网站以及《朝日新闻》、《每日新闻》  相似文献   

12.
从现在新传播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新媒体的定义已经超过了网络媒体,目前各国学者普遍公认的新媒体.主要包括"光纤电缆通信网、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图文电视、电子计算机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系统、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电视系统、高清晰度电视以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迅猛兴起的互联网和近年来刚刚盛行的多功能媒体等."[1]  相似文献   

13.
赵杰 《新闻采编》2012,(3):14-16
我国媒体公认的"负面报道"的概念负面新闻报道的提法在中国由来已久,作为一个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概念,其是是非非长久以来存在于新闻从业者的争论视野中。学者张威在其著作《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中,曾这样定义负面新闻报道:负面报道聚焦于那些与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相冲突的事件以  相似文献   

14.
学者把海外华文媒体誉为:"我国国内媒体在国外的延伸,对祖国始终具有向心力,有助于中华民族传统的发扬光大和中国国际影响的扩大。"作为海外华文媒体与祖国大陆交流与合作见证的"海外华文传媒论坛"从2001年开始到现在已举办两届,它的成功举行显示出祖国凝聚力、向心力的日益增强。当前,国际间交流与合作频繁,各国相互间交流沟通的  相似文献   

15.
国内众多新闻传媒专家的研究显示,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存在丑化中国的倾向。而针对中国学者对美媒体的批判,美国相关学者也进行了相应的反击。基于新闻界学者的研究现状,本文拟从语言学角度,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的语篇分析方法,以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网络媒体CNN对中国的新闻报道为例,探析美国媒体对中国报道的典型语言手段,以及由此体现的美国媒体对中国报道的主观倾向。  相似文献   

16.
北京2008奥运会,来自世界各国媒体的记者将涌向北京,报道奥运赛事盛况。"合法"前来采访的各国记者,经过按数量注册和姓名注册两个程序,将成为奥运会的注册记者。相对于注册记者而言,还有大量非注册记者,非注册记者与注册记者相比,在采访权限和所享受的媒体服务上有本质不同。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无疑是中国向国际社会展示新形象、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大好机会。面对这个万众瞩目的体育盛会,国内传媒不仅肩负着全面报道赛事的重任,还肩负着让世界人民通过看奥运会了解中国的历史使命。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媒体都力图在奥运会上一展身手。面对全球各大媒体,国内媒体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我们的媒体需要进行科学定位,明确传播目的,找到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美国电视媒体对恐怖主义的报道具有媒介事件的典型特征:现场直播、预先策划、充满戏剧性、强制观看机制、高度人格化以及媒介扮演司仪角色等。这种报道方式一方面赋予了恐怖事件和恐怖分子在公众心目中的威望和重要性,放大了恐怖主义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它像其他媒介事件一样,强化了美国主流社会既有的社会秩序、价值观和通行的规则,提升了反恐在公众议程中的优先级和认同度。  相似文献   

19.
面对国内新闻题材的同质化,另辟蹊径做新闻成为报纸突围一个重要途径.对前瞻性大型国际会议的策划报道不仅是一个大型报社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拉开与国内媒体差距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哥本哈根大型气候峰会,仅参加的各国领导人就有98名,蜂拥而去的各国记者更是达到5000名,如何在这场"世界媒体大战"中取胜?  相似文献   

20.
刘格非 《新闻世界》2014,(6):299-300
本文以法国媒体对于2013年10月发生在天安门的恐怖袭击事件的报道为例,使用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分析他们对涉华恐怖袭击事件的报道方式,并从媒体和恐怖主义的关系、西方新闻观等方面对其报道的风格和立场进行剖析,为我国对外传播能力建设带来了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