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上海各大媒体纷纷刊发的一则消息不能不引起档案人的关注。6月1日文汇报以“科学史料走进博物馆”为题,报道了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将曾轰动世界的科研成果“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的档案史料捐赠给了中国革命博物馆。这份珍贵的档案史料由试验记录、检测报告和1965年国家颁发的重大成果鉴定证书组成。 对这份档案我还是比较了解的,在编《上海档案志》时,我们特地将此档案列入志书并作介绍。呜呼!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①的确,史料对于治史,正如"米与炊"之关系.而史料之来源中,档案不可不谓为是主要途径之一.因为档案是真实的历史记录,与其他文献相比,在印证历史事实、纠正史籍讹误、解决矛盾纠纷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当我们讨论档案再现历史的功能时,档案的真实性中的内容真实与历史真实性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不应回避的.  相似文献   

3.
追求真实是历史研究的首要价值,从实证研究的角度而言,档案史料在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者广泛运用档案史料,其间也产生一些不尽合理的利用倾向。本文以中共党史研究为视角,着重分析运用档案史料在深化和规范中共党史研究中的重要性,探索问题歧异之所在,并注意档案史料与史实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探讨与思考中共党史研究中运用档案史料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梅佳 《北京档案》2016,(11):6-8
一、《北京档案史料》的基本情况 1986年,北京市档案馆依据党和国家开放历史档案的决策,呼应学术界和社会对档案文献的迫切需求,创办了《北京档案史料》季刊.《北京档案史料》是一份兼跨档案界与历史界的学术性、资料性刊物,以"发掘史料、公布档案、提供利用、推进研究"为宗旨,以刊登有关北京地区的档案、资料和发表相关史学论文、文章为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共党史研究为视角,着重分析运用档案史料在深化和规范中共党史研究中的重要性,探索问题歧异之所在,并注意档案史料与史实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探讨与思考中共党史研究中运用档案史料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自至和二年(1055年)宋仁宗封孔子后裔为衍圣公以来,直到清朝灭亡,经过了八百多年。孔府在其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档案,其年代之久、数量之多、范围之广、保存之完整以及材料之珍贵,是现存封建贵族私家档案中绝无仅有的。 现存孔府档案,自1534年起至1948年止,跨越414年。这些档案史料,反映了孔府特殊的政治地位、宗族关系、土地关系、庄园生活等各方面情况,为研究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庄园经济、土地剥削等提供了丰富而又翔实的等一手材料。这些档案史料,目前已选择  相似文献   

7.
我国近代档案史料浩如烟海,在近代史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档案赝品"和"档案内容失实"两方面来分析近代档案史料失实的原因,以期对档案文献鉴定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讯息点击     
《档案》2012,(4):63-64
临夏州档案馆"档案见证"史料展向公众开放7月24日,临夏州档案馆"档案见证"珍贵史料展览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这是该馆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大力开发利用档案资源的具体措施之一。2007年,临夏州档案馆建成"悠久临夏"档案史料展厅,被州委宣传部命名为"全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该馆在原展品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9月3日,全省档案宣传工作会议在镇江召开。省档案局局长谢波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档案局副局长顾祖根主持会议并作总结。全省各市县档案局150多人到会。谢波在充分肯定镇江档案工作的成绩后说,《档案与建设》这份杂志在全国有影响、有特色、有地位,内容兼顾了档案工作、档案学研究和档案史料发掘,内容非常丰富,多次在全  相似文献   

10.
傅斯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史学家,其“史学就是史料学”概括了其一生全部史学理论。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档案学家、考古学家,其诸多论著中蕴含着丰富的档案史料思想,是当今研究档案学,尤其是档案史料编纂学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1.
历史地震学是以各种历史档案为基础进行地震学研究的边缘学科,也是我国现代地震学的基础。离开历史档案,历史地震学的研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地震学从各种地震史料档案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中起步,经过多年积累逐步发展成由各学科交叉、渗透的现代地震科学。在历史地震学的研究中,以纸张为载体的史料档案虽然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其它载体的档案史料也起着  相似文献   

12.
档案史料价值及其学术功能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是有目共睹。尤其是对近现代史研究,它已被一些专家尊为“衣食父母。”固然,这一方面由于档案本身的属一次文献、内容原始、真实等特性,另一方面也和档案界同仁多种形式的参与分不开。并由此,有档案专家提出了创立一分支学科档案史料学的倡议。笔者从事档案史料编研工作10有余年,虽为浅尝辄止,但在实践中也有点滴体会,认为胡适在史料学研究中强调的“方法的自觉”,确是一种借鉴。这就是对档案史料如何掌握其特殊性与共同性,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对其史料价值和学术功能有个较规范的总结。笔者归纳为下…  相似文献   

13.
本刊说明: 我国研究太平天国革命史的著名学者罗尔纲先生,对我馆所藏有关太平天国的清方档案史料极为重视,对其史料价值给以高度评价。早在60年代初,他在认真研究了这部分档案的内容之后,就认定它们值得全面整理公布,并就这些档案史料的编纂方法及出版价值向本馆提出了详细的书面建议。自70年代末本馆开始编辑《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多卷本以来,罗先生对其编纂体例及编辑进程更是十分关注,多次接见参加此书编辑的工作人员,详加指导,给此书的编辑以重大支持和帮助。今年元月,正当此书已陆续付印出版之际,罗先生又亲署专函致贺,使本馆同仁深受鼓舞。本刊特将罗先生之专函影印发表,以示本馆对罗先生关怀和支持本馆工作之谢忱。本馆将不辜负罗先生之期望,定会努力完成《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多卷本之全部编辑及出版的计划。  相似文献   

14.
诸子百家档案史史料内容丰富,在我国档案史研究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该类史料分散在各派经典之中,涉及我国古代特别是先秦时期的文档名词、档案种类、档案载体、档案机构与职官设置以及档案管理制度等内容,因其记载内容年代久远、所托典籍流传情况复杂,在使用时常需对相关内容进行多方考证。诸子百家档案史史料在学界运用较早,成果丰硕,但其中也存在着史料误读而造成的研究“失真”现象等,对其研究与应用还需继续深入。  相似文献   

15.
日前,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敦煌学家、浙江大学古籍所首任所长姜亮夫(1902—1955)的档案史料由其家人捐赠给浙江大学档案馆。此次捐赠的档案史料包括著作类、论文类、手稿之楚辞类、手稿之敦煌类、手稿之汉语言文字类、手稿之文学类、手稿之历史类、证件类、声像  相似文献   

16.
正妻子一直在企业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很早就与《档案与建设》结缘。她被这份杂志先进的理念、活泼的风格、精彩的内容、丰富的史料所深深吸引。后来为了方便阅读与工作上的运用,她干脆自费订购了这份杂志,于是我们全家人都成了这份杂志的热心读者。时间一长,家中的《档案与建设》越积越多。我们觉得旧杂志放在家中既占地方又碍  相似文献   

17.
伯希和档案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对其的整理旷日持久。从档案学的角度而言,它属于史料档案,其整理属于史料档案学范畴;从国外汉学研究角度而言,其整理、公布是传播中华文化的方式之一。因此,探讨这一整理进程中的史料选择、编目分类、出版公布形式等环节,对史料档案学和国外汉学研究都颇有价值。本文就此论题作一探讨,并就正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中央与各地档案馆主办的档案史料期刊,如雨后春笋,陆续问世。这些档案史料刊物,对于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满足社会需要,方便工作查考,推动学术研究,发挥了显著作用,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史学界的注意和欢迎。这些档案史料期刊,是档案馆贯彻中央开放历史档案方针的产物,是档案馆代表国家公布档案史料的重要形式,是档案馆与外界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也是档案部门培育编研人才的重要园地。因此,办好档案史料期刊,使之独具一格,自成一体,以其特有的风采挺立于各类刊物之林,并且得到读者的欢迎,是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拟对此问题,从编辑业务角度,就档案史料期刊的指导思想、编辑原则、刊物特色、编辑特点等方面,略抒管见,请各地刊物同行指教。  相似文献   

19.
历史研究无法离开对档案的发掘与利用。原始资料的选择与利用合理与否是历史研究成败的关键。不同类型的史料在历史写作中具备各自独特的价值与功能。报纸作为一种史料能使历史研究者产生"穿越时光"回到事件发生当下的现场感;政府档案和出版物是政府机构执行公务过程中产生的信息之累积,它们是一类相对集中、准确和系统的史料,也是历史叙事依赖的核心资料;手稿是未正式出版的个人文件,例如,书信、日记、回忆录、影像和视听资料等,手稿的独特史料价值是能反映个体的详细信息与立场;口述史资料一般是由第三方记录整理的个人资料,它可以弥补书面资料不足。手稿和口述史资料的利用使历史研究增强了对人性的洞察。  相似文献   

20.
“会典”作为专记法典政制的典籍,详细记述了古代各级政治机构、设官职掌、典章格律及其沿革,是中国古代档案史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主要资料来源包括档案文书、实录、官修书籍等,所载事物与档案、档案工作密切关联,特别是权威性与真实性高、统分紧密结合与结构科学合理的内在优势使其在档案史研究中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作为档案史史料,它们涉及大量档案机构与人员、档案工作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