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课堂教学中的本多元解读,可能是一种暂时状态,也可能是一种终极状态,这是一种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关系。无论怎样的多元,必须有一个最为合理的、最切合学生实际、最体现语性的一元,这是绝对的;但为了使这个绝对的获得令人愉快,必须通过丰富的相对来得到,所以课堂教学中的多元解读在某种程度上也只是一种假象,因为任何多元都必须是在绝对的一元范围内的多元,否则就是越出了边界。当然,一个本,作死了或退居后台,活着的人对其进行“还原”,要受到阅读个人的素质和经历的影响,错位是难免的。从《背影》中读出“父亲违反交通规则”,从《愚公移山》中读出“经济不划算”,本在阅读教学中失去了确定性、客观性。这本身并不能说明语教学的失败,而是我们给学生提供的一种语课堂中的思维范式有问题。学生这样提出问题也用不着大惊小怪,毕竟这比提不出任何问题要好。错误总有价值,它是一种负解读。开口表达总比默然享用别人的思维成果要高尚得多。所谓本的确定性、客观性的解读也应该是一个“解读场”,即大致围绕语核心问题进行思考,不出现重大偏题即可,相当于话题作吧。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我认为语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语课堂独特的优势,是审美矫正,这是它和其他课堂的“区别性特征”。如果要说多元解读的边界,我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边界。  相似文献   

2.
本总是有很多的“空白”和未定性.任何解读都不可能一目了然地把握到本的全部内涵。王尚先生指出.本与读间保持适度的张力,是阅读教学的审美价值之源。因此,阅读教学应彰显这种张力。致力于读与本对话的多向性,以引领学生充分领略本的意味与美。在人物传记《斜塔上的实验》(苏教版《语》七年级上)的教学中,我的做法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童话一般都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例如,童话《小蝌蚪找妈妈》讲一群小蝌蚪寻找妈妈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小猫钓鱼》通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告诉小学生做任何事情都不要三心二意。童话故事大都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非常适合儿童的阅读理解。  相似文献   

4.
本试图以《荷塘月色》的关键词句的解读作为领梧其思想情感的一种思路,表明学批评不应对任何学观念产生偏见。否则,我们将无法对批评对象作难确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教师要学会从学生的视角看文本,这就要求教师不应站在教者"教"的角度解读文本,而应站在学生"学"的角度去解读文本,在全新的阅读中感受文本,形成新的阅读体验,获得对文本的直接认识,积累阅读教学的"本我"资源。这就要求教师不带任何结论进行阅读。不带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对作品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品做出反应。做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事实上,“一切对本的解读,都不过是读自己的一种想象”。言离现代生活久远.阅读起来不仅有着字的障碍,而且也有认知、体验上的困难。这就更需要运用合理想象.把抽象的字形象化。通过对语言要素的解悟。进行审美的再创造。[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张治国 《学语文》2010,(4):20-20
入选中学语文教科书的《边城》(节选),无疑要带入沈从文这篇小说的足本中来做整体解读。显然,文本具有自足性,任何割裂文本整体的解读可能只有片面的深刻。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些目标如果能在阅读课上实现,就会上出高质量的阅读课。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是上好课的关键,但这都取决于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毋庸置疑,没有正确的文本解读就谈不上上好阅读课。而文本细读恰恰是正确解读文本的基础。细细地品味.轻轻地梳理文本,品其味、悟其神,像鱼儿一样在语言的海洋中畅游,  相似文献   

9.
《文章解读的理论与方法》(以下简称《解读》)的学习,是为了使参培教师掌握关于文章阅读的各种观点、视角和方法,以及它们对文章阅读的具体指导作用,扩大理论视野,从而提高自身及对中学语文课文进行多元化分析和透视的能力,提高从事语文阅读教学的素质。第一,要把握好《解读》课程学习研究的特定对象《解读》这门课,学习研究的对象是怎样在解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科学地解读文本。我们都知道,阅读是一种通过文本媒介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创造信息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任何文本都是一定思维方式的表现,任何一…  相似文献   

10.
在《囚绿记》文本解读教学中,教师利用多种解读方式,为学生展示其丰富内涵,可以促进学生妙悟的形成。学生若能在自主阅读、合作互动、深度探究过程中,顺利激活学习思维,不仅能够自然形成学习体验和感知,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还能够形成完善的人格。  相似文献   

11.
【文本解读与设计意图】 这一组群文学习是从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童话故事)拓展而来。本单元教材中有一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自己搜集、阅读,讲童话故事、编童话故事、表演童话故事。让学生了解童话剧本的基本特点以及怎样去演好童话剧,有助于学生下一步进行读写结合,将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改编成适合表演的小型童话剧,保证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效果。本次群文阅读课的选文包括:《小红帽》《好样的熊孩子》《聪明小鸡笨小狼》。选择这三篇童话,是因为它们篇幅短小、剧情简单、出场的人物也比较少,适合中年级学生阅读。其中《小红帽》是学生早已熟知的童话故事,由它改写成的剧本适合老师作为范例,先帮助学生通过调动已知经验,发现童话剧本的语言特点,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好样的熊孩子》《聪明小鸡笨小狼》以动物为主人公,适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迁移运用《小红帽》中学到的方法进行自主阅读、表演体验。  相似文献   

12.
杨小琴 《教书育人》2014,(12):64-64
任何有效的阅读,必定是伴随着学生的情感体验的。现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莫高窟》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笔者的思考与做法。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中,教师面对的大多是单篇文本,即使是单元教学,也是单元中的单篇文本。单篇文本的教学,应实践“多阅读策略教学”,教学生同时运用多个阅读策略解读课文,实现文本意义理解的最优化和最大化。以《西门豹治邺》一课为例,“多阅读策略教学”实践思路是:唤醒学生已知的多阅读策略,指引学生使用多阅读策略,启发学生巩固多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文本解读”是阅读主体通过对文本的感知、理解、评价进而产生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形成对文本的材料的价值取向的一个过程。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任何教育都要忠实于文本。”对文本意义的生成与创造不能把他当作用具,也不能不着边际地任意创造,只能忠实于文本而阐发。如何深刻地臻美地去解读文本呢?  相似文献   

15.
尹宇 《考试周刊》2010,(32):35-36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小说《红王妃》是一部跨文化阅读、风格独特的小说。小说是作者对不同于本国本时代的文本的解读和体验的结果,体现了文化间的借用和交融。红王妃是德拉布尔阅读《王妃回忆录》之后对洪氏形象的再次塑造,而霍利威尔教授这个人物则是德拉布尔设计的王妃在现代的替身,两个形象交相辉映,谱写了一部跨文化的悲喜剧。  相似文献   

16.
方彬 《江苏教育》2013,(21):24-26
经典名著与学科文本之间,是相辅相成、辩证联系的关系。只要达到融合的境界,学生就能以"文本"为本延展更多的阅读实践,丰富自己阅读经典的体验。《西游记》走进教材,走近学生。实践中,根据学生的阅读需求,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挖掘出经典的魅力、文本的潜力,开展了丰富的阅读活动,进行"小西游"多元主体视域下的经典阅读实践,最终彰显"西游"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所有的叙事作品都有一个叙述者,他是一个叙述行为的直接进行者。小说作为文学的一种艺术样式,这种叙述行为体现于小说中便成为通过对一定叙述话语的操作与铺展.最终创造了一个叙事文本。我们便是依赖于这位叙述者的叙述而接触到这个故事。“叙述者是我们在同叙事作品的文本相照面时所最先接触到的”。由此可见在叙事文本中叙述者所处地位的非一般性。本文正是抓往小说叙述者这一西方叙述学意义上的叙述关键点之一来对鲁迅小说《狂人日记》进行某种形式分析,试图发现其中独特的叙述艺术。这也可看成是全新解读《狂人日记》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8.
苏轼的《题西林壁》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山姿,进入视野的庐山形象也就各不相同。而语文学科的非科学性特征决定了语文学科的教学追求的多元化目标,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读文本。所以,“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  相似文献   

19.
一、文本解读的意义"文本承载着意义。"[1]"阅读教学不能脱离文本进行,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文本、体验文本内涵的过程中,学习语言,获得阅读技能,提高思维能力。"[2]因此,要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就必须进行文本解读。(一)文本解读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选取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作为整本书阅读的篇目,整本书阅读教学教学意义应该不止于完成单元任务群的教学,还应该能够作为指导学生解读中国农村体裁作品的钥匙。笔者在《边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乡土中国》中的观点,对人物性格、人物命运、生存环境等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解开了阅读鉴赏时遇到的难题。通过文本之间的有机结合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研读,而且提升了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