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外合作办学是改革开放后在我国教育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 ,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形式 ,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 ,也是WTO服务贸易条款中教育领域商业存在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讲 ,它是一种商贸活动 ,在运作过程中 ,必须按市场规律来把握。这种认识虽然尚有争议 ,但在实践中已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同。因此 ,研究中外合作办学 ,就不得不研究其市场运作机制。从市场理论看 ,需求是整个项目存在的基础 ,对将来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以下主要围绕复杂的市场需求现象 ,对中外合作办学做一剖析。一个人需求是中外合作办学存在…  相似文献   

2.
提倡“教育家办学”,提出了当前学校办学的一种思路,一种理念,一种思想,营造一种公平、和谐的教育大环境。当前,教育领域里需要的是,教育管理者、一线教师在这种办学理念的指引下,要贯彻先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该“拿来的”就要“拿来”,该创新的则要创新。自古至今,有诸多教育家的教育教学思想影响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学人。  相似文献   

3.
安秀萍 《甘肃教育》2009,(16):16-16
教研活动是一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研究的认识活动。它旨在探索和认识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那么,中小学教师如何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呢?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实行毕业会考制度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是国家承认的省级普通高中文化课毕业水平考试。近十年的实践表明,会考对我国普通高中的改革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当然,作为一个新生的、还有待于完善的事物,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人们对它的认识还不十分全面。  高中会考制度实施以来,无论是教育系统内部或外部,对会考的重要性、必要性都存在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多年来“应试教育”的思想在教育领域内仍有较大的市场,用高考升学率作为评价高中教学的重要指标,很容易得到社会上的共鸣。一些办学思想不…  相似文献   

5.
大学功能扩大化与教育混合问题──一种新的结构研究视角龚怡祖一、教育混合概念的提出与阐释教育混合概念是一个来自经验而不是来自理念的产物。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发现于实际生活而不是发掘于理论经典的概念。严格地限定在以下范畴,指在同一个办学单元里出现了多种多级...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领域,思维导图(Mind Map)与概念图一样是盛行于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一种有效的知识表示工具,它利用图形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维和理论等,是把人脑中隐形知识显性化、可视化。目前,国内对它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思维导图的应用会更加广泛,因此,认识它、研究它、探索它的应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从实质上讲,它是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办学的开放教育形式。它的产生和建立适应了国内形势需要,与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的发展潮流合拍,带有很强的中国特色。建立20年来,自学考试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和为社会培养急需人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世界开放教育领域的一朵奇葩。本文论题:将自学考试放在国际开放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比较,分析自学考试在哪些方面具备了开放教育的特征,而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尚待完善。题目中“开放学习”指的是比较理想化的开放学习制度。一、 自学考试是一种开放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8.
教育社会学是一门制度科学,具有科学性;教育社会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下属学科.因而具有人文社会性;教育社会学源于社会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它又是社会学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因而具有交叉性和应用性。上述性质构成了教育社会学的独特学术品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取得了明显成绩,它正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订单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引起了教育界、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高度重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新亮点。我们只有不断地从不同的角度对“订单教育”进行剖析、探索、研究和实践,才能真正使“订单教育”办出水平,办出成效,办出品牌。  相似文献   

10.
对教育领域中教师惩罚学生的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领域中教师惩罚学生的现象始终存在。从哲学观、制度建设和惩罚的艺术性等三个方面提出教师惩罚的策略.构建一种较为理性化的教育惩罚观,以期为我国教育领域中惩罚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一种可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基础教育存在着教育总体投入不足、教育发展极不均衡、教育资源利用率低下、由于"就近入学"的制度导致了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种种矛盾和困惑。教育凭证制度将经济领域的"用户至上"的原则引入教育界,促进学校的竞争,增加学生和家长的教育选择权,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为解决我国基础教育的体制障碍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教育券制度施行以来,对学校及其倚仗的社会系统造成巨大的冲击。本文假设广泛施行教育券制度,在此理想状态下研究教育券给学校带来的冲击。学校面临全新的社会关系,在资源获取和学校管理思想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面对教育券制度的公立学校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面临更加激烈的学校竞争,政府对学校的影响限于学校创立的核准、学校质量的检查评估和面向学校的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3.
从当前教育投资现状看教育券实施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券制度是政府将用于教育的公共经费以学券的形式直接发给家长(学生),而不是划拨给学校,家长(学生)可以用学券来支付所选学校的学费和相关教育费用的一种支付方法。教育投资一般由国家、个人和民间三部分的投入组成。当前,我国教育投资现状是:国家投入严重短缺,社会办学力量不足,个人需求难以满足,优质教育资源匮乏。从长兴经验可以看出,教育券制度的实施对解决以上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国家推行取消"小升初"考试、小学生和初中生就近入学这一重大举措。但随着这一制度的实行,却引发了中小学生"择校"这一负面现象。为了解决"择校"问题和城乡教育资源差异问题,中国借鉴了国外的教师流动制度,在均衡教育资源、解决"择校"问题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它可以有效地抑制教师的"单向上位流动",有利于教师个人的发展和提高教学效率。强制性的流动与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相悖,容易滋生腐败风气,不利于教师安心工作;与教师职业的长期性特点相悖,教师的家庭等后顾之忧难以解决。要真正解决"择校问题",需要将重点高中的名额指标下放到各个初中,利用优厚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进入薄弱学校,实行教育券制度等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试论学校经营的理论、模式与策略--一种教育经济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全球化背景下,作为提供具体教育服务的学校,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为实现“育人”和“经济收益”双重目的,采用“经营”的方式达到教育资源最有效的配置,从而促使学校效益最大化,这种“经营”理念促使学校教育从思维模式、行为范式、制度变迁、理论创新和实践改革等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在新的视角下构建出学校经营理论、模式与策略框架。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non-religion-based state constitutional challenges to educational voucher and tax credit/scholarship programs. The first section discusses litigation examining whether education voucher programs violate constitutional provisions requiring the legislature to provide an efficient system of public schools. The second section looks at litigation examining whether educational voucher programs violate constitutional provisions requiring states to provide a uniform system of public schools. The third section summarizes case law in which plaintiffs have claimed that educational voucher programs violate constitutional requirements that state spending serve a public purpose. The fourth section discusses litigation in which courts have addressed whether educational voucher programs violate local control mandates. The fifth section evaluates challenges to education voucher and scholarship tax credits on the grounds that such policies contravene constitutional mandates that prohibit public spending to private schools. The final section identifies key themes that these non-religion-based state constitutional challenges raise for educational vouchers and tax credit programs as well as emerging issues of litigation.  相似文献   

17.
家庭在"劳动教育整体"中的重要性得到普遍承认,但是在劳动教育实际进行过程中,家庭方面往往会陷入被遗忘而导致缺失的境地.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时期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在其劳动教育思想中,有不少家庭成分包含其中.我们看待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不能局限于学校和教师的视角,而应该拓宽可供使用的教育渠道,整合为大多数孩子...  相似文献   

18.
关于教育券的再认识--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斌 《教育与经济》2005,(4):50-51,55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提出了教育券制度的核心内容并非是以教育需求为导向的的市场化,而是教育的私人品特征化,以及相应的市场和政府在公共教育资源支配力上的确定。在此认识之上,分别对在义务教育和义务后教育实行教育券制度的可行性,以及教育券制度的效率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首次提出了教育券理论。其后詹克斯对教育券理论进行了完善,他主张教育券应帮助低收入家庭学生克服困难、完成学业。而1990年的"密尔沃基家长择校计划"则是美国民众将教育券理论运用到教育实际的率先实践。美国教育券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经验,可为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借鉴。深入挖掘教育券理论的价值,探讨我国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公立学校、享有平等义务教育权的可行性,以及用教育券资助西部地区、贫困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学生生活费的操作策略,对促进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美国自1989年威斯康星州通过了全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凭证计划以来,逐步形成了"一州两市"为主导的公立教育券格局。2004年,联邦教育券计划获得通过,这是美国教育券史上的一个飞跃。但是,美国公立教育券的推行依旧困难重重。教育券能否改善学业成绩、教育券的"公助私学"以及教育公平等问题仍是争论的焦点和进一步推行的阻力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