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短语动词由动词和小品词(介词或空间副词)两部分构成,表达一个不可分割的动词概念。传统语言学侧重于研究其句法特点,相比之下,认知语义学的研究的更能揭示其语义和句法的实质。本文运用认知语义学的基本理论对带"up"短语动词中小品词"up"的语义,短语动词的整体意义以及动词与小品词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从而探讨这种分析方法对短语动词教学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英语短语动词是动词与副词性或介词性小品词的组合,具有程度不同的语义整体性。因其在语言中的重要作用,传统语言学和近来的认知语言学都将其纳入各自的研究范围,短语动词的传统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它的句法特点的研究而没有深入探究语义。本文对短语动词的语义研究以认知语义学对语义的认识为基础,在对原有研究特别是对短语动词的隐喻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对介词‘over’的多义分析成果,将概念隐喻方法和意象图式理论结合,尝试解释短语动词成语化语义形成的过程,从而提高英语学习者有效掌握短语动词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色彩词语具有联想性和比喻性特征,可以产生积极或消极的联想意义。从语义学、历时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以差异迥然的黄色为例,分析可知汉英语言中的色彩词汇在各自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因语义扩展而形成产生了诸多带有民族性特征的色彩隐喻用以表达概念、状态或情绪。研究表明隐喻思维是汉英色彩词汇语义扩展的内在机制,是人类隐喻化认知在语义领域的凸现。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义学为我们提供了探索习语语义的新视角。传统的习语意义观认为习语是不可分析、任意的.认知语义学则认为习语是概念体系的产物,其意义有理据和可分析性.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认知语义学理论解释和分析英语习语的语义,可以提高学生准确运用习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中的语义研究越来越引起语言学者的关注,它与传统语义学有着极大的区别。它强调人类的认知范畴、心理因素、社会环境,着重从体验角度深入探讨人类的思维、语言与身体经验、外部世界诸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Jackendoff依据Chomsky的语法生成性的基本思想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概念语义学。该理论由本体概念元和概念结构构成,句法结构由概念结构按一些规则投射而成。理解Jackendoff的概念语义理论,有助于了解认知语言学的语义学。  相似文献   

6.
网络流行语是当前网络时代的反映,是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维状态密切相关的,而认知语义学的研究对象是概念内容和基于概念内容的语言结构.本文从范畴化、象似性、隐喻、转喻等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对网络流行语进行阐释,认为语义认知对网络流行语的理解有很好的解读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中的语义研究越来越引起语言学者的关注.它与传统语义学有着极大的区别,它强调人类的认知范畴、心理因素、社会环境,着重从体验角度深入探讨人类的思维、语言与身体经验、外部世界诸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认知语言学的语义研究主要体现在框架语义学与认知语义学两个板块上.文章对认知语言学领域中语义研究的新特点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8.
短语动词由动词加上一个或两个小品词而构成。从传统的观点看,不能从动词的表面知道其意义,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本文从认知的视角,运用概念合成理论、认知隐喻和转喻理论对短语动词get off的认知语义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1)短语动词get off的语义是由动词和小品词的意义通过概念合成得出来的;(2)短语动词getoff的语义扩展是通过隐喻、转喻或二者交叉实现的;(3)get off的概念意义可概括为:离开就是出去;离开就是逃脱;离开就是停止;离开就是反对。(4)在短语动词get off的意义中,动词get反映的是动作本身,而小品词off则蕴含了动作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9.
认知语义学批判传统语义理论,强调基于身体的经验和想像,将注意力转向人类的推理。通过对认知语义学六个主要观点即经验观、概念化、百科观、原型观、意象图式观和隐喻观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加以评析,分析结果表明认知语义学虽能解释一些传统语义学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但研究覆盖面较小,认知语义学理论亟待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义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意义是认知模型中的概念化;意义的主要基础是感知;认知模型主要是意象图式形式,其转换机制是隐喻和转喻;语义成分建立在空间或概念空间基础上;语义比句法更为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句法;概念具有典型效应。探讨这些基本原理有利于更好地了解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内涵,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语言结构的系统性、非任意性和理据性,加深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1.
英汉介词与介词短语有相似之处:介词在句法中都起定位、粘着作用;介词短语的主要句法功能都是用作状语。不同之处是:在句法结构方面,英语介词与介词短语的句法特征说明英语语法以形统意;汉语介词与介词短语的句法特征说明汉语语法以意治形。在句法功能方面,英语介词短语的语序不影响句子的语意;汉语介词短语的语序决定句子的语意。英汉表示时间与地点的介词短语的语序反映了两个民族认知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汉语数字和数字词语英译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就是表示数目的字 ,数字与别的词构成的词语称为数字词语。汉语数字和数字词语的联想意义极为丰富。汉语和英语的数字和数字词语的联想意义有相同的一面 ,也有不同的一面。汉语数字和数字词语联想意义英译的方法有 :直译、意译和借译。  相似文献   

13.
含有数词的成语在汉语成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翻译这些数词时需要区分数词的实指与虚指以及相应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比较完整地传达汉语成语的意义。汉语成语中数词的恰当翻译有助于准确地传达汉语成语的意义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通过英汉两种名词短语距离象似性的对比,探讨不同句法结构下两种名词短语具有的某些概念结构方面的共性。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两种名词短语虽然在形式上具有重大差异,在概念距离上却存在许多共性,反映出两种语言的共同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15.
高级英语词汇教学不应只是让学生简单地、机械地背诵英语单词表层对应的中文释义,而应让其学会从认知的角度更深层次地从本质上去理解词汇的意义。从认知的角度阐释词义识解的心理认知机制能为高级英语词汇教学提供新的视角。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次范畴再范畴化及概念整合理论能为高级英语中词汇的使用及释解提供很好的通道。  相似文献   

16.
汉语中"蓝"与英语中"blue"这对颜色词极其构成的词语都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通过分析汉语颜色词"蓝"与英语颜色词"blue"在英语翻译中意义的对比变化,指出在英汉翻译中也应注意到其他颜色词在翻译中意义的变化,并应注意翻译理论在实践中的准确恰当地运用。  相似文献   

17.
在英汉翻译中,正反译是常见的翻译技巧之一,英语里有些从正面表达的词或句子,译文中可以从反面来表达;英语里有些从反面表达的词和句子,译文中可以从正面来表达。  相似文献   

18.
To those whose interest is in translation, an important topic for study is the choice of words. As lexicon is the mostactive and the liveliest component of a language, in the course of translation, due attention must be given to the analysis andcomparison of words and phrases before a suitable word or phrase is chosen to convey the meaning in the original version.Meanwhile, English words and phrases are rich and the same words or phrases may be different in meaning in a certain context,therefore, the diction in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is undoubtedly a matter of importance.  相似文献   

19.
从概念隐喻角度探析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念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经验的认知活动。其跨域映射的认知机制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新视角:教师在教授英语词汇时可以对隐喻性词义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地构建概念隐喻,加强英汉概念隐喻文化内涵的认知。  相似文献   

20.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着丰富的颜色词,而且这些颜色词不仅有其基本义,还具有丰富的隐喻义和转喻义,是人类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认知的角度,运用原型理论、隐喻和转喻理论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基本颜色词的语义重合,对外语教学、翻译及跨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