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记者的修养是指思想理论修养,工作作风修养,专业技能修养,文化知识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等。这些方面的修养对一个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来说至关重要。每一位新闻工作者要想无愧于自己的职业,就要注重自身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近15年来,我国媒体数量极剧增长,相应的,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求量明显加大.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等院校以往开设新闻专业的非常少,造成很大程度上专业人才的匮乏.到了上世纪90年代前期在媒体扩军的背景下,通过各种形式进入媒体工作的记者中,绝大多数是临时改行的青年人,他们入行之初专业技能都比较有限,更没有专业的职业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常请新闻界一些老同志和对新闻工作有研究的同志讲课。为给新闻研究生提供暂用教材,为从事新闻实践、研究和教学的人员提供参考书,他们将商恺、田流、戴邦、吴象等同志的讲稿编成了《采访和记者修养》一书,将翟向东、丁济沧、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新媒体对广播电视台的影响和广电自身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新闻记者工作的重要性和新闻记者应该具有的专业技能,针对目前我国在新闻记者采访工作中面临的普遍问题,提出提高新闻记者采访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对策,以适应新媒体冲击下的新闻记者采访工作。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让我国的媒体工作顺利进行,为民众报道出实时、有价值、有深度、能反映社会大众舆论的新闻,实现新闻记者采访工作者的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5.
浅议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修养是记者的必修课,记者在待人接物中应有的修养和礼貌,是真情、友好、善良的表现,是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法宝。当前,绝大多数记者忠诚于党的新闻事业,敬业奉献。但也存在部分新闻采编人员作风浮躁,在社会良知问题、社会公德问题、道德修养问题等方面缺乏职业道德修养。在新的形势下和新的任务面前,记者应该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社会主义舆论,遵守宪法、法律和新闻工作纪律,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四个方面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6.
新闻传媒事业肩负着党和政府喉舌的神圣任务,又承担着传递社情民意、反映群众诉求的桥梁纽带作用。故新形势下对现代记者的素质和修养要求越来越高,这是因为新闻记者的素质和修养决定了新闻的有效性和影响程度,决定了新闻传媒的生命力。新闻记者的素质和修养并非天生具有,主要是通过新闻实践培养、锻炼来提高。修养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作为新闻记者,更要在两个方面充实和完善自己,归纳起来,应该是良知、责任和使命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7.
来梦晓 《东南传播》2016,(1):118-120
黄远生是我国民国时期著名的报人,他在总结自身新闻实践基础上提出对新闻记者基本要求的"四能说",对于提高当下记者的修养和新闻实践的水平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从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和新闻编辑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四能说"对这些实践活动的影响。并针对当今新闻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的发展是媒体领域革新与进步的大势所趋,各类新媒体技术、新媒体设备的应用促进了新闻行业的创新发展.新媒体环境对新闻编辑记者的专业技能、综合素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编辑记者不仅要完成新闻信息的采集、收集、分析、整理、编辑、发布等工作内容,还要提高自身的新闻敏感度和主观能动性来保证新闻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杨丹丹 《新闻世界》2008,(10):35-36
新闻职业是新闻从业人员所从事的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以采集和传播各种信息为专门业务的、并作为生活主要来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工作。这一职业相对其他社会职业而言,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固有的特征和特点。记者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作风修养、道德修养、知识修养、技能修养、情感修养、体质修养和公关修养。  相似文献   

10.
<正>电视新闻采访者不同于其他职位,需要面对面的与人交谈。一个新闻工作记者的采访质量直接关系着一个电视节目收视率的好坏。因此,作为一名工作记者,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更需要有电视新闻的采访技巧,只有充分的掌握采访技巧,才能向观众报道可靠切实的社会新闻。1提高自身素质1.1注重知识累计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如何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成为一个优秀记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其中以具备独到的新闻敏感为重中之重,笔者从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捕捉生活线索、积累文化修养这三个方面着笔,以期提高记者在实践中的修养。  相似文献   

12.
能够敏锐地发现新闻,是一个记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一个记者能否发现新闻,反映了一个记者水平的高低。同样从事新闻工作,有的记者眼里到处是新闻,不断采访报道出一些有价值、有分量的新闻;而有的记者眼里没新闻,只是坐等新闻,等出来的却是一些没有价值的新闻。笔者从事新闻工作多年,根据自己的新闻实践,谈一下记者如何发现新闻。  相似文献   

13.
陈蕾  成青华  刘菁 《当代传播》2001,(5):56-59,47
记者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记者必须具备特定的个人及职业修养。现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人们对政治、经济、文化知识、新科技等方面信息的需求如同时刻不能离开空气一样。作为专门为人们提供信息的记者,其工作无异于提供空气,至关重要,能否保证空气的新鲜、洁净,取决于记者自身的修养。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记者既要对当时的人负责,也要对以后的人负责,能否做到这一点取决于其自身的修养。记者背靠强大的社会舆论,拥有一种无形的威慑力量,被称为“无冕之王”,能否善用手中的权力,还是取决于其自身的修养。那么,记者究竟应该具备…  相似文献   

14.
自述体“疑似假新闻”出现的根源,首先是由于记者编辑的惰性,其次与记者编辑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水平有关。从理论上加强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加强新闻职业道德的修养是十分必要的,记者编辑都应当树立起“未经核实的新闻不叫新闻”的理念,捍卫新闻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呼唤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与理论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是事物发展的强大动力。新闻工作当然也不例外。对于大多数编辑、记者来说,当前主要应注意的是改变忽视新闻理论的倾向。因为,忽视对新闻理论的研究、不重视以新闻理论指导新闻工作的实践,对一个新闻单位来说,是工作平庸的重要原因;对一个编辑、记者来说,是进步不快、写不出创新作品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新闻工作者要提高逻辑素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逻辑素养在新闻工作者业务素质诸要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在编辑记者的业务活动中,逻辑修养在许多方面直接影响着他们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但目前并没有受到新闻工作者的应有的重视。运用逻辑知识判定新闻素材稿件内容的真假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记者在采访中能得到各种新闻素材,编辑部每天收到大量来稿。如何鉴别这些新闻素材和来稿内容的真假呢?诚然,记者必须坚持到现场采访核实,但有的采访对象或单位出于某种需要而提供假材料,出具假证明。如果编辑记者有较高的逻辑素养,就可以运用逻辑知识来分析鉴别一些新闻素材和…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有的记者有写也写不完的新闻,而有的记者却常常徘徊在十字路口不知道自己该去采访什么?为什么有的记者采写的报道个个精彩,总能写出前人没有报道过的新事物和新发现的规律,而有的记者采写的报道却是角度老套,写法陈旧,语言枯燥?有政治修养、文化修养的因素,更有业务修养的原因,其中缺少发现,眼中没有新闻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新闻敏感是记者在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可能发生的林林总总的客观事物中,迅速而准确地识别、判断其新闻价值的能力。新闻敏感是记者的基本素养,是记者必须具备的主要的工作能力。西方新闻界称新闻敏感为“新闻嗅觉”、“新闻鼻”、“新闻眼”。 笔者总结20多年来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亲身实践后深深感到,新闻敏感是记者政治理论水平和  相似文献   

19.
新闻工作者同其他文字工作者一样,整天跟文字打交道,所以说,文字修养是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功。一个好的新闻工作者除了具备新闻敏感,善于抓问题外,同时也应该有比较高的文字修养。如果一个记者发现了好的报道线索,却没有好的文字功夫,那么再好的素材他也写不好。从事新闻工作,无论是办报纸,还是办广播;无论是当记者,还是做编辑,都应该力争做到语言通顺流畅、文字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这是对每个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最基本的要求。最近几年,我主要从事广播电台的编辑工  相似文献   

20.
具有历史价值是新闻精品的重要内涵。记者要写出具有历史价值的新闻作品,首先要具有史学修养。 历史积淀了人类的经验,具备了历史知识的人就意味着已经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他看问题的眼光会史敏锐、更深邃。记者具备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史学家的风范,他在捕捉新闻信息、做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进行深入采访时,就会用历史的眼光审视该新闻的价值,从而为成就一篇新闻精品奠定了基础。 能够激发记者的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记者及时识别事实所含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历史知识可以促使记者提高对新闻事实的敏感性。比如历史文物,它是当时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