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陈晨 《大观周刊》2013,(12):320-320,32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青年女性相对男性的依附程度日益下降,越来越多的高学历、高收八、高智商女青年从迈入社会起,就倾向于把精力投入事业,以致错过了谈婚论嫁的黄金年龄段,迟迟无法找到婚姻的归宿,她们,正是当下被称之为“剩女”的一个特殊群体,已经日益戍为社会的热点,甚至是焦点之一。“剩女”现象的出现,既有其深层次社会外因,更囿于“剩女”群体独特的心理内因.笔者从心理学研究的七个角度,尝试提出了改变“剩女”现象的方法,旨在帮助“剩女”发现自身问题症结,加强自我心理调适,在人际交往特别是与异性交往中提升魅力,把握机遇,创造幸福。  相似文献   

2.
荣欣 《新闻世界》2011,(1):133-134
"剩女"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词语,与一定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媒介(报纸)是如何构建"剩女"这一群体的,并进一步分析报纸如何运用媒介话语权塑造"未婚大龄女青年"的刻板印象,将她们这一群体转换成"剩女"形象。  相似文献   

3.
“剩女”是当代社会一个引人瞩目的社会现象。学界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剩女”成因的不少,从传播学角度讨论“剩女”在人际传播和大众传媒的生产与制造,及其所隐含的性别与社会意义,却无多。究竟“剩女”是而且应当是当代传播的焦点,抑或它主要是传媒出于某种偏向所制造和生产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彭红艳 《大观周刊》2013,(4):282-282,201
在我国,“剩女”问题作为一个现实的新型社会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剩女”的出现不仅受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家庭环境影响,而且与“剩女”自身的婚姻观念、生活方式与行动策略息息相关。要解决“剩女”问题,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婚恋氛围;其次,社会各界要积极行动,通力合作,提供更多的公益性婚恋平台;最后,“剩女”们要不断解放思想,放宽择偶要求,降低择偶的物质和利益标准。  相似文献   

5.
危琼 《新闻世界》2010,(9):112-114
大众媒介具有建构事物和塑造形象的特殊功能。现实生活中的客体经其"过滤"报道和"框架"叙述,最终成为具有某些主观性质的"媒介形象"。本文试图通过考察报纸对"剩女"这一特殊群体的报道文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其在报纸形象塑造过程中的问题,以期还原"剩女"一个真实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6.
江宇  韦娜  王莉 《青年记者》2013,(26):22-23
近年,数量逐渐增长的大龄未婚群体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社会中人们普遍谈论的话题。"剩男""剩女"等词汇频频出现在媒体报道中。大众媒介通过有目的的选材以及内容构建,使"剩男""剩女"以不同于社会真实的面孔展现在受众面前,造成社会对大龄未婚群体的误读。大众媒介中对大龄未婚人群的报道情况如何?存在哪些偏差成见?本研究采用新浪爱问搜索引擎搜索"剩女"新闻的方式获取关于"剩女"报道的媒体文本。查询关键词为"剩女"并剔除"剩男",位置为"新闻频道"、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7,(11):27-34
本文以新浪网2011-2015年"剩女"报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揭示"剩女"媒介形象的呈现内容,并通过"剩女"媒介形象与其社会形象的对比分析,阐明"剩女"媒介形象的本质。研究发现,"剩女"媒介形象存在"婚姻理性主义者"和"急嫁主义者"两种基本模式,媒体报道总体上较为客观,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剩女"群体的真实形象,是对"剩女"媒介形象的呈现性建构,并不是对"剩女"的污名化建构。由此可见,研究者运用批判性理论框架之时,应当从事实材料和科学分析出发,避免预设立场的陷阱,致使结论背离实际。  相似文献   

8.
"剩女"如今已成为时尚流行的热点名词,成为大众谈论家庭、性别、婚姻的焦点话题。本文运用大众传播学框架分析理论,选取了中国三份不同都市类报纸中剩女报道为样本,对其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分析中国三份都市类晚报对"剩女"这一群体的形象建构。  相似文献   

9.
时下对大龄单身的男、女青年有一个不太好听的称呼,叫做"剩男、剩女"。其实,关于"剩男、剩女"这一社会现象早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宋朝就有。那时候即有铺天盖地的剩男、剩女,究其原因是当时的科举制度、社会风尚惹的祸。  相似文献   

10.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10,(14):88-88
小宋佳:“剩女”当道 英国《综艺》杂志将小宋佳与汤唯看成是引领中国未来的两大女星。如今,汤唯在大银幕上演绎“剩女”(《月满轩尼诗》),小宋佳在小荧屏上塑造大女(《大女当嫁》。一时间,“剩女”当道。  相似文献   

11.
“热相亲”的冷思考——兼论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年前,《玫瑰有约》舞动着“玫瑰”大旗,每周一次演绎着浪漫的情调,给予人们无限的宽慰与瞳憬。10年后,随着《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的相继开播,新一轮荧屏婚恋交友大战在2010年初春悄然拉开。这一轮交友节目因应了当下社会“剩男剩女”的热点现象,直接被冠之以“相亲”节目之名,凸显其功能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一、窥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媒的制造 近几年来,"剩女"已经成为街谈巷议、报刊杂志和影视传媒热议的焦点.以此观之,"剩女"既是个社会现象,也是一个重要的性别传播问题.但是学界同仁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剩女"成因的不少,从性别传播角度讨论"剩女"在人际传播和大众传媒的生产与制造,及其所隐含的性别与社会意义,却无多.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了171个汉语新词,在这批新词里包含了这样几个词:"剩女"、"轻熟女"、"没女"、"白骨精".这几个词是网络时代的用语,单身女性作为一个群体更是没有逃离网络舆论的追捧.第一次宣告"剩男剩女时代来临"是在2006年.2006年5月26日,中国经济网以头条报道了这个标题,2006年8月社科类书籍<剩男剩女>出版.那时候的数据显示:2005年北京剩女数达30万;上海43万……数年以后,这样庞大的数字已经以几何级数在增加.①  相似文献   

14.
以广州市的四家日报为例,本文运用叙事分析的方式考察了我国当代城市新闻媒体对于农民工这一城市“差异人群”的“再现”或曰群体素描,并分析了这些“再现”对于该群体之社会身份形成及在城市社会获得文化认可所造成的意义和影响。基本的发现是:我国城市报纸采用了高度类型化的叙事方式,进而产制了高度类型化的公共形象,其中得到最频繁再现的形象是“受难形象”和“负面行为者”形象。这两种叙事和形象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后果,其中,“受难叙事”和受难形象有助于农民工群体自身主体经验的表达,并促进了城市社会对农民工群体的理解和认同;负面行为叙事和负面形象则倾向于将农民工再现为城市社会的“威胁”和“麻烦”,抑制了农民工群体的主体经验表达,并阻碍了农民工在城市社会获得文化承认。本文比较了不同市场取向报纸在上述方面之表现的差异,提出了改进对“差异人群”进行新闻报道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5.
潘兰 《新闻世界》2010,(12):109-110
“伪娘”一词源于网络,现如今已成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男性群体。他们以女性装扮为特征,活跃于大众媒介中。在《消失的地域》中,梅洛维茨用男性身份与女性身份的融合,为我们定义了这类群体的身份特征。本文试图用《消失的地域》中的“场景交叉”理论,对“伪娘”社会身份进行分析,了解在大众媒介的影响下,这一新生群体的社会身份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勃兴和广泛应用,社会实体及其延伸的不断媒介化,人们的性别观念与实践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发生微妙的变迁。与后现代女性主义相呼应,多元价值取向的互联网场域也在不断解构并重构相关的女性话语,"反剩女"话语随之应运而生。同时,立足于媒介化社会的现实语境,女性主义及话语及其表征在众声喧哗的互联网场域中也面临着被异化和被殖民化的双重可能。本研究将从"剩女"的话语建构路径出发,以互联网场域中的"反剩女"话语为考察对象,揭示媒介化社会语境下女性主义的现实困境和逻辑进路。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高龄人口迅速增长,老龄化速度高于全球平均速度,这必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多方面的重要影响。在“广播”言“广播”,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广播媒体既要看到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要看到人口老龄化是现代文明的具体体现。而老年群体的特殊需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动力,庞大的老年群体,可以形成可观的受众群体。  相似文献   

18.
有位博物馆学者曾阐述过:“博物馆在为社会服务方面,也包括对残疾人的社会教育这一职能”我们赞同这一观点,以为博物馆不仅属于健康人。“残疾人问题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自有人类社会,就有残疾人。由于残疾的存在和影响,残疾人是特殊困难的一个群体。  相似文献   

19.
“滑坡”词汇,近来使用频率颇高。新闻业也不例外,报纸发行方面常常使用就是突出一例。其实,这种滑坡现象是种阵痛而不是长痛。因为,从宏观讲,这是社会改革进行调整时作用于社会各群体的一种“刺激”信号;从微观讲,它要求并推动社会各群体重新自觉地调整自己与社会各方面的一切关系,从而使整个社会改革机制出现一种新的格局。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清河县“纳税捐官”的背后,是近几年各地涌动的“富人从政”现象。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这极大激发了民营企业家和其他先富群体的参政热情。在获得了经济地位之后,越来越多的“富人”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对于在“富人从政”的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钱权交易或官商勾结,普遍存在着担心;而游戏规则和制约机制的缺失,更加深了这种疑虑。从更长远来看,这一过程,可能打破传统的社会格局和平衡。实际上,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对商人群体和其他群体的影响,现在远不能准确地预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