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6 毫秒
1.
张家口文化休闲旅游的发展应凸显“文化”与“休闲”两大元素,以“多彩文化、休闲旅游”作为其形象定位;把休闲、体验与社区文化、乡村文化等融入文化休闲旅游产品;文化休闲旅游线路的设计应更加注重文化性的体现;文化休闲旅游市场的开拓应向“环京津”区域旅游合作与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借力。  相似文献   

2.
苏州具有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的丰富的休闲旅游资源,其整合应以休闲都市的城市休闲体系构建为基础,充分利用苏州休闲旅游资源的特色,构建环城市休闲游憩带,重点建设基于古城、小巷、特色街区的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带和基于环城河、太湖、金鸡湖和阳澄湖等水上旅游休闲产业带。  相似文献   

3.
阳春市依托其农业文化资源发展创意休闲农业,既能更好地满足人们体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休闲需要,又能满足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既可以提升休闲农业产业竞争力,又能促进阳春休闲农业转型升级。阳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和丰富的农业文化资源,具有发展创意休闲农业的基础;但休闲农业项目数量少档次不高,缺乏科学统一规划,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等。乡村旅游和农业休闲市场的快速发展,政府部门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高度重视,都为创意休闲农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契机,也应该正视创意休闲农业;与此同时,创意休闲农业也面临挑战,如滨海旅游市场的挑战、人才流失的挑战和资金转移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无锡大力推进吴文化、古运河文化、佛教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旅游业呈现出从传统景观旅游到文化休闲旅游的新趋势.通过分析无锡文化资源与休闲旅游的融合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无锡文化资源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思路,以提升无锡旅游业的文化内涵,推进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彰显旅游业对城市发展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5.
唐山休闲旅游的功能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山处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级”、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唐山发展休闲旅游提供了前提,有效地进行资源的功能定位,根据资源的特点及优势划分为海洋生态游、农业生态游、工业科普游和古长城文化游四大板块,体现旅游内容的异质性,增强旅游资源吸引力,实现本地旅游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构建环首都河北省域体育健身娱乐产业圈具有独特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群众参与体育休闲娱乐活动以及完善的体育基础设施等优势,阐述了构建环首都河北省域体育健身娱乐产业圈在规模上"由小到大"、在形式上"圈套圈"的基本思路,编制了构建环首都河北省域体育健身娱乐产业圈的6个步骤。  相似文献   

7.
衡水湖丰富的休闲旅游资源吸引着多方游客,要持续性地促进衡水湖休闲旅游业发展需要关注旅游区文化渗透、重视体育休闲旅游产品开发和大力发展休闲精品农业,以充分发挥衡水湖旅游资源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效益。  相似文献   

8.
蜀文化与四川休闲旅游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蜀文化专指以成都平原、岷江流域为中心的源源流长、传承至今、独具特色、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发展的区域文化,属于巴蜀文化的一个紧密分支,深深地根植于整个中华传统文化。蜀文化讲究休闲的精神意蕴恰好契合了休闲旅游发展的内在逻辑,蜀文化为四川休闲旅游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蜀文化的独创性和务实性将促进四川休闲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使河北形成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集群,是河北省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它的建设将有效促进旅游资源优化配置、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和新的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并快速提升河北旅游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嵌入式可以作为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集群培育的主要驱动力模式,以点线面结合的产业链.构建三维立体的产业集群空间布局,优先采取外力推动型的产业集群培育路径,实现河北休闲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并最终实现"京津冀"大旅游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休闲旅游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休闲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与这一目标区域高度重叠。作为一种寓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精神满足等为一体的新的旅游方式 ,休闲旅游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 ,有其独特优势。首先 ,休闲旅游观念的确立拓展了旅游资源的内容 ,使过去不具有资源特性的自然物成为实然旅游资源 ,给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增加了农民收入 ,扩大了农村就业机会。其次 ,休闲旅游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具有渗透、传播、整合和传承作用。第三 ,与传统的农、林、牧业相比 ,休闲旅游追求资源的独特个性 ,对资源采取修复式利用 ,强调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第四 ,景区建设的同时也是保护自然环境的过程 ,适度的环境容量、淡旺季分散的客流量 ,避免了对资源的掠夺式利用 ,对环境影响最小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文化帝国主义"背景下,高校闲暇文化面临着渗透性安全威胁、变异性安全威胁和腐蚀性安全威胁等一系列威胁与挑战。加强高校闲暇文化建设意义重大,是维护校园安全的重要力量、维护民族文化安全的锐利武器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实屏障。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措施,用先进文化统领高校闲暇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吴良镛提出的“京津冀北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建议对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保定等城市进行整体的开发建设,除有现实考虑外,也具有长期形成的历史文化基础。在元、明、清时期,就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畿辅区域体系,在文化上也形成了京城、京郊、京畿三个相互关联的文化圈。在这些文化圈中,宫廷文化、士大夫文化与民俗文化形成多向互动,成为京畿地区的文化特色。无论建设“大北京”,还是研究北京文化,都不应脱离对京畿文化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加强大学生休闲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大学生休闲教育应成为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大学生的休闲活动存在休闲文化缺失等问题,需要加强大学生休闲教育,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华主流文化传承与创新代表的徽文化,休闲与休闲体育早以自己独特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存在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初步探讨了徽文化的休闲观,总结出了以“理”释“仁”、以人为本,实现“天人合一”,体验生命快乐和宗族“同乐”的超前自由休闲观等.目的在弘扬徽文化和为现代休闲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借鉴和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具有外绕渤海内环京津的地理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资源大省。但河北省距离旅游强省的目标尚有一定差距。我们应该更多地把视线集中于人文景观的建设上,努力打造河北省旅游文化品牌,推动河北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休闲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生活状态,并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象征,因此,休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标识具有了超常的价值,并且对旅游休闲活动发挥价值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经济的发展不仅增加了广大民众的收入,也使得广大民众可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旅游休闲逐渐被广大老百姓接收,旅游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很多地方政府工作重点。皖东位于安徽省东部,地处长三角经济辐射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这里文化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发展文化休闲旅游应该是促进皖东经济腾飞有力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8.
周建平 《成人教育》2012,(11):110-112
高职院校加强校园休闲文化建设对于促进高职生成人成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高职校园休闲文化活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高职院校应从精神文化、环境文化、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着手,加强校园休闲文化建设,为高职生自由全面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市民休闲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供市民休闲的三重因子:1.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充满生机和生趣的生活世界,稀释当下休闲生态中过密的理性精神,归还疲惫的市民以任意逍遥的休闲生态空间;2.它能以鲜活丰富的多样性文化记忆,弱化当下休闲生活的模式化、均质化,从而赋予市民放松时的心灵慰藉地以及赖以安身立命的生存依据;3.其本有的娱乐质素自可转化成休闲资源,从而让市民"玩得有文化"。  相似文献   

20.
“文化生态”研究的是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哲学视角下的文化生态研究将社会环境而非自然环境作为研究对象。进入20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对文化及其经济属性、产业功能等越来越重视,对文化生态建设的研究也日益关注。河北省作为文化大省,存在文化风貌守旧、文化资源开发不足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文化生态建设发展的桎梏。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就河北省自身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