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对于克隆人的研究与试验的伦理驳难多集中于人的尊严问题上,认为它触犯了人的尊严。本文认为,这是对克隆人研究与试验的强有力的禁令。但是,如果克隆人研究能够给研究者及相关人员带来现实利益的回报,并且最终将造福于人类,当前伦理的禁令就只是软制约,它阻挡不了克隆人的降生。这样,我们就不应当仅停留在对于克隆人的伦理困境的讨论上,而且应当对克隆人到来进行社会前景的伦理研究。  相似文献   

2.
人的尊严与教育的尊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有尊严的需要,尊严有普遍性尊严和获得性尊严的区分。为每个人所享有的普遍性尊严其实也是一种获得性尊严,是人类从古至今奋斗所获得的成就。获得性尊严是自尊与尊重的合奏,以自尊为前提,在尊重中得以实现。作为一种自觉的文化活动,教育也有尊严的需要。教育的尊严是获得性的,既取决于教育对自身内在价值的坚守,也依赖于国家与其他社会系统对教育的尊重。教育是人实现尊严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教育存在样态都有益于人实现尊严,只有尊严的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教育主体获得尊严。  相似文献   

3.
教授的尊严     
尊严从来都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词,它和吃喝拉撒睡等直接关乎人类生存的词一样,也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或者可以说,尊严是我们的生命之盐。当然,尊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也是在长期的人类生活中逐渐发展过来,一步步处于变化之中的一个概念。古代背景下的尊严和近代以来的尊严,便有着许多不同的内  相似文献   

4.
尊严是多重关系的复合,而非任何形式的实体,其实质是自尊、认可和贡献等三重关系的统一体。它有三种基本类型:地位尊严、人性尊严和公民尊严。地位尊严是依据社会身份等级的高低而被赋予的,它是一种稀缺资源,一种不对等的相互承认,对它的争夺属于零和博弈;人性尊严是人人所享有的普遍尊严,它源自对于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或人之普遍本性的承认;公民尊严是一种由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它源自公民身份及其相应的权利,并依赖于普遍的民主法治状态。限制地位尊严,存养人性尊严,提升公民尊严,已经成为激励人们奋力前行的崭新旗帜。  相似文献   

5.
不公和不义     
孟德斯鸠说:对一个人的不公,就是对所有人的威胁。为什么?因为对一个人的不公,所显示的是制度的逻辑,可以用来对待所有人,无人能保证自己幸免。我想补充说:对一个人的不义,就是对所有人的侮辱。为什么?因为对一个人的不义,所显示的是人格的卑劣,他不只是在侮辱某个具体的人,而是在侮辱所有人的尊严,这个尊严是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的。.  相似文献   

6.
童年的约定     
小时候,我以为只有人类才有生命。大了,知道一切的一切不只有生命,更有尊严。尊严就是漫漫黑夜里突然亮起的一盏灯,常常让人热泪盈眶。看光盘《发现》,里面说大象能灵敏地预感到自己的死亡,之后,它会向同伴们依依惜别,简短的告别仪式后,它一步步走向象冢——一个没有被好奇的人类所发现的墓地。尽管穷途末路,  相似文献   

7.
肖天乐 《河南教育》2011,(12):24-25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中国.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或许正因为此。很多人也非常认同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观点。但是.教师到底是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的灵魂可不可以被教师加工?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关乎人的独立、人的尊严。关乎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人的尊严实现是社会基本成员千百年来的最基本精神需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就是要保障人人享有的最基本的尊严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人的尊严的实现提供了价值保障.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体面劳动是实现人的尊严需求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9.
说到苍蝇,我相信是不会有人喜欢的.它常与肮脏为伍、与细菌为伴,不仅自己脏还想方设法地弄脏人类的食物.但是无论人类怎么努力想消灭苍蝇,但它们可谓是赶不尽、杀不绝.苍蝇有着惊人的繁殖速度.  相似文献   

10.
严钦熙 《师道》2008,(10):21-21
国内知名教育学论著上对教育的目的或者功能有这样的概括——传递人类知识、改善人的本性。这说的一点也不错,但仔细思考一下,又觉得说得还不够。教育还应该在培植人的善心、鼓励人的善行,使人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要使受教育者健康快乐地成长;受教育者在健康快乐地成长时,能获得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和在未来的人生中去从事自己觉得有意义,同时又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和民族有益的工作的能力;培养有自由精神有尊严的人。这样说来,教育的目的和理想就更加崇高。  相似文献   

11.
尊严是基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价值判断,也是人之为人的重要表现形式。实现人格尊严是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作为改革发展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应当通过民生建设为实现人的尊严提供物质保障,通过法律制度为实现人的尊严提供社会保障,通过道德实践为实现人的尊严提供精神保障。  相似文献   

12.
吴青 《辽宁教育》2009,(11):14-15
在小学五、六年级,部分学生开始逐渐出现以下一些行为,比如:课上或课后总是喜欢盯着某个异性同学看.过多地关注某人的行为或表现,传纸条给本班或外班同学表明“我爱你”,相互频繁地发手机短信,相约在某处“约会”,同学相互谈论“谁爱上谁”,课上老师请某个同学回答问题时大家会把目光聚集到另一个同学身上.或者在无意中同时点到某两人时大家哄堂大笑,等等。诸如此类的情形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13.
石舒清的小说《逝水》与《背景》,通过相似的老人形象,对人的生存意义,精神信仰、生活价值和人的更高发展,理想境界等进行形象化的探索与思考,表达了对生命尊严,健全人格的关注与企求,颂扬了人类精神生命中尊严意识的永恒与无价,本文认为,“尊严意识”是人性中良性因素的“发酵剂”,人文思想的重要资源,健全人格的核心,是文学作品应不断开掘和弘扬的“人性的精髓”。  相似文献   

14.
艺术作为表达人类情感的特殊方式,承载着艺术家对人类,对人生的终极关怀精神。终极关怀是对人的灵魂而言的,是对人类生存根本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如人生的意义,人的命运,人的幸福,灵魂的归宿等。这些问题始终萦绕在人类心头,既让人困惑,又让人着迷。在《红楼梦·黛玉葬花》一节中,就透露出作者深沉的终极关怀精神。正是作品的这种对灵魂关怀的品质,引发读者的共鸣,使其沉醉在对命运和神秘未知的思索中,享受超越世俗的快乐,作品也因此而葆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道德是幽灵——兼论“德育”的吊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道德是幽灵作为一个人,你觉得高尚吗?作为一个人,你觉得光荣吗?作为一个人,你感受到尊严没有?德育在做人这个意义上,应该理解为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光荣的人,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或者,使每个人都感受到人的高尚、光荣与尊严。我们这个世界使人丧失尊严的遭遇太多了,不使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戏剧发展史上出现的希腊悲剧,莎士比亚悲剧和现代悲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希腊悲剧起源于宗教是一个诸神的世界,莎士比亚悲剧以宫廷为背景则是一个历史和政治的世界。而现代悲剧的舞台则是平民的现实生活,因此是一个世俗的世界。但这三种悲剧又有一些共同点,首先,都有不可知命运的存在,它像一只无形的手把悲剧主人公推向毁灭。其次,悲剧主人公也不是被动的等待毁灭,因为他有一个自由意志,因而会对苦难进行反抗。最后,在他的反抗中,他的永不妥协的性格被彰显出来,给了他失败以尊严。这三点:命运的存在,人自由意志和人的尊严构成了悲剧的三要素,使得它成为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命运的存在是我们感到人的渺小,而自由意志和人的尊严的存在又使得悲剧成为对人类不屈不挠,永不妥协精神的礼赞。  相似文献   

17.
唐老师经常被人羡慕(抑或嫉妒)"运气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她每次接一个初一新班,过不了多久,这个班在年级就冒尖了,于是大家说:她的班里尖子生多,没有很差的学生,整体成绩好……可明明是按平均成绩分的班,大家一起抓的阄,为什么好学生偏偏都被她抓去?为什么她的"运气"总是那么好呢?  相似文献   

18.
正百年前,有人曾问乔治·马洛里为何想要攀登珠穆朗玛峰,这位英国著名的登山家给出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因为山在那里。从夸父逐日、埃及人班图国探险,到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再到麦哲伦环航地球、南极探险……从古至今,人类对大自然的执着与探索精神从未消退,与生俱来。  相似文献   

19.
探险之旅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到大自然去探险。认识未知世界许多尚未揭开的谜团。以揭示历史的过去和现存世界的许多课题。不论是到宇宙空间,到大洋深处,还是到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扑朔迷离的地下洞穴.也不论是寻访史前人类的遗址。还是到气候严酷的沙漠和极地探险……将面对高海拔、高艰险等多重困难的考验,需要的不仅仅是大无畏的探索精神、坚强的毅力。而且需要人类的智慧和团结协作,需要无私的奉献精神与不懈的创新精神。而这些,都是人类不断进取所需要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社会,尊严和人权是法律中的核心概念,是权利来源的根基。康德被誉为尊严大师,他的学说为尊严进入法律文件提供深厚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传统地位、神性、天赋权利尊严学说的批判,康德把尊严奠基在自在目的本身,人作为有限理性存在者而拥有尊严。然而,康德并没有对人类中认知能力欠缺的边缘群体是否享有尊严进行直接论述,后世因此对康德目的尊严学说提出了质疑,通过对其学说再解释可知,康德的理论为每个个体尊严的享有提供了一个普遍、平等的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