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喻是<诗经>采用的主要修辞手法之一,比喻的运用增强了<诗经>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借代和比喻作为两种修辞手法,在本质上有着根本的区别.现就分析"狐"使用的文化现象和借代的形成与比喻的特点,看<诗经·卫风·有狐>采用的借代用法.  相似文献   

2.
比喻是<诗经>采用的主要修辞手法之一,它的运用增强了<诗经>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而现在研究<诗经>比喻的人常常把<诗经>采用的其他修辞手法归纳为比喻,这是不妥当的.比喻是发展变化的,<诗经>中非用比喻的情况,经过发展变化可能会具有比喻意义,但不能把这种发展变化后具有的比喻用法简单地归纳为<诗经>用比喻的情况.现以<诗经·周南·桃夭>"灼灼其华"为例,阐述<诗经>中的非比喻用法.  相似文献   

3.
《诗经》写到“狐”的有九篇,《诗经》中的狐意象可以分为原生态的、象征性的和艺术化的三个方面。原生态的狐意象是先民们狩猎生活的反映,以狐裘为物质载体的象征性狐意象其成因可以追溯到图腾崇拜,艺术化的狐意象指向离家在外、漂泊无依者。《诗经》狐意象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4.
比喻是《诗经》采用的主要修辞手法之一,它的运用增强了《诗经》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而《诗经》比喻的运用多数是通过使用喻词"如"来实现的。本文通过研究《诗经》中"如"字使用的情况,来分析"如"字的古今义变化,以便把握《诗经》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5.
比喻、比拟和借代是人们常用的修辞手法,也是语文的基本常识。但是笔者在最近研发的校本课程《妙语趣事话修辞》的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们极容易将比喻和比拟混为一谈,也难以准确区别借喻和借代。为此,笔者将在本文中对比喻和比拟、借喻和借代的区别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6.
《诗经·卫风·有狐》一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试从字词理解、服饰制度及历史史实出发重新认识《诗经·卫风·有狐》一诗,阐明此诗乃是古代大臣忧国之作。  相似文献   

7.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高超的修辞手法具备了极高的审美价值,为后来诗歌修辞手法的运用奠定了基础。源远故而流长,深远故而持久。本文通过选取其中典型代表作品,对《诗经》中的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提起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人们对她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她象圆规一样细脚伶仃的外形特征。课文中的“圆规”,作者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是借代中的特征代本体。但是不少人却把它和比喻中的明  相似文献   

9.
针对《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5年12期发表的《也谈“圆规”与杨二嫂》一文认为“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中的“圆规”之修辞手法,之所以是借代而不是借喻,主要在于它是杨二嫂的绰号这一观点,文章从绰号、借代、借喻与借代的区别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其进行了反驳,认为“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中的“圆规”是比喻式借代,而不是绰号式借代.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补充说明》明确规定:要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这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同学们常常觉得大而无边,考起来很茫然,得分也不高。下面就近几年高考修辞命题的趋向及应对方法作些说明。  相似文献   

11.
倪同刚 《语文知识》2005,(12):34-35
一、考查修辞类 诗歌创作中经常用到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比、对偶、双关、借代等,涉及这方面的题型主要是让考生根据所给的修辞手法在诗词中找相关的信息,或者要求考生分析诗词中所用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例如: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  相似文献   

12.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中,“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点在原先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八种修辞手法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反复”这一修辞手法,这表明反复修辞手法极有可能在今后的高考中体现。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学习反复这种手法呢?建议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秦观的《八六子》是一首怀人之作.该词善于运用比喻、引用、互文、借代等多种修辞手法,通过对字句的锤炼,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写得回肠荡气、哀婉动人,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4.
张宇 《考试》2010,(Z1):27-28
"有文采"在高考作文评分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可以从"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入手,提高写作水平。常见的8种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考生常用的则是比喻、排比、设问、反问。  相似文献   

15.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具有高度的艺术水平,给予我国后代的文学以巨大的影响。本文仅从修辞的角度出发,分析《诗经》中的修辞格。计分为:1、借代,2、比喻,3、反复,4、颠倒,5、示现,6、感叹,7、顶真,8、夸张,9、对偶,10、摹状:共十种。各举例说明。这样可以帮助读者对于《诗经》艺术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比喻”和“借代”是两种常用的修辞手法,也是词义引申的两种常见的方式。因为使用这两种修辞手法,不仅可以使语言具体形象,精炼隽永,新鲜活泼,而且往往会引起词义的引申变化,使词语产生新的富有生命力的意义。“比喻”就是“打比方”。通过运用“比喻”(而且必须是“借喻”)修辞手法而产生、并在长  相似文献   

17.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23首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和通感,传递出大爱无言的主题思想。通过分析诗中修辞手法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这些修辞如何使主题和语言的表述生动有力。  相似文献   

18.
英国作家劳伦斯小说《狐》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探讨《狐》这部小说中语言的意象化特征和象征手法的运用,解读并赏析这篇小说对认识劳伦斯及其作品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9.
话题作文要求考生自拟题目,拟题的训练必不可少。但何为“好题”?难道只有运用了比喻、借代、拟人,或是引用了名言、歌词、古诗才是“好题”吗?“文”的一半果真在“题”吗?若真的以此标准衡量,《诗经》里几乎没有“好文”,因为《诗经》几乎都是从诗中首句  相似文献   

20.
《诗经·关雎》是一个比喻系统。本文作了如下论证:(一)《关雎》是一个关系比喻;(二)《关雎》是一个复合关系比喻,具体而言,是一个"X型复合关系比喻";(三)《关雎》是一个双层关系比喻,既有"表层明喻",又有"深层隐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