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投资越来越大和对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重视。家长需要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及该如何配合老师的工作,教师也希望对孩子的教育能够延伸到家庭,家长能够配合教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双方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然而现在常见的情况是教师因为学生成绩不佳和行为不良而抱怨父母的倾向日趋突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美国家校合作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美国各界要求加强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些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工作者,对有关家长参与教育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与研究。许多中小学也纷纷采取措施,建立和健全学校家庭联系制度,吸引家长参与和支持学校工作,其中有许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供给方式日趋多元化,家长对学校的选择标准也越来越高,学校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实施品牌管理策略。如何铸造品牌,谈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4.
姜丽 《甘肃教育》2004,(12):8-9
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日”是学校沟通社会的桥梁。家长来校督促老师们上好每节课,也增进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与交流;同时,学校也从家长那里得到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不断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5.
对学校人性化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多种办学体制、办学模式共存,加大了学校之间的竞争,而社会和家长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怎样才能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办出高质量、有特色、符合社会和家长要求的现代学校,是摆在校长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教育信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他们非常渴望了解学校教育发展的现状,更希望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孩子在同龄人中的实际状况。如果学校能够为家长提供"平台",有效借助家长督学这"第三只眼",一定能有效提升办学质量,更好地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相似文献   

7.
王宁 《班主任》2021,(2):5-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期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既依赖又冲突,既独立又互相渗透,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常听到家长抱怨学校教师给家长布置许多任务,家长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孩子的课后作业辅导之中,家长认为自己是在替教师做工作,课业辅导已然成为家庭亲子关系紧张的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一所学校,就要办让家长满意的学校。如果每所学校都让家长满意了,整个社会对教育也就满意了。虽然说对学校的评价指标有很多,如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教师对学校的评价、学生对学校的评价等,但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家长对学校的评价。特别是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非常高,为了给孩子找到一所满意的学校,很多家长不遗余力、不惜代价。所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体到一所学校,就是要办让家长满意的学校。  相似文献   

9.
现在,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家长既希望学生学会做人,又要求学习也要好,同时还不想学业负担太重。这就产生一个问题:教育科研的任务越来越重,需求越来越多。关于学校怎么通过科研优化教育教学工作,我有几个想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学校教育来说,随着“双基”工程的巩固和招生选优政策的弱化,学校在校生大量增加,受社会不良风气和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问题学生”也越来越多,许多学生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得过且过;许多家长对子女也不抱什么奢求,但求供完中学了事;部分教师则成天悲叹学生越来越难管、难教,埋怨学生的多,分析自身失误的少。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协调音符增多,师生之间矛盾增大,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不见提高。  相似文献   

11.
家长对子女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校和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学校管理的参与意识越来越强,正成为学校教育生活的"新常态"。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是家长的权利,实施过程中尚需要学校转变理念,主动作为,需要法律层面厘清家校双方的责与权,需要家长自身提高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达到比翼双飞。"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家庭教育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今教育对家长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在的许多家长,尤其是农村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已明显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他们首先面临着如何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的问题,然后才能配合学校教育好子女。  相似文献   

13.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家长对学校、老师敬而远之,他们在家庭中支持、配合学校,搞好家庭教育,却不太关心、过问学校教育,很少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异议,大多数家长对学校教育有较高的“满意度”,对学校教育赞同多,批评少。新生入学时,家长一句“老师,孩子就交给您了”的重托,既反映了家长对学校、老师的信任与尊重,同时也反映了家庭与学校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一致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才竞争的加剧、家长素质的提高、家长对孩子期望值的增高、教育个性化需求的增长及“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  相似文献   

14.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大教育体系中占基础地位,家长会是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以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形式和主要途径。然而家长们往往忽视了自己的教育责任,教师们也没重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本文剖析了家长会所具的内涵:组织性、主体性、互动性、目的性,以期使人们对家长会有其更明晰的认识,以利于明确学校和家长,尤其是家长的教育权利与责任。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和基本知识的日益普及,家庭与学校相互配合共同教育孩子已逐渐被家长们广泛认同。无数事实也证明,家长与学校共同配合对孩子进行教育,对孩子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今,越来越多的家长都很注重定期到学校校访,向老师们了解情况、交换意见。然而,因为家长和老师们都有各自的工作要做,平时都较忙,难得有充裕的时间和机会进行交流,因而家长校访必须择时进行。其实,家长三天两头朝学校跑,不仅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凡事重在看结果,家长校访最重要的不是次数而是效果。那么,家长何时校…  相似文献   

16.
刘燕 《江西教育》2004,(17):39-40
美国的教育正处在变动之中,传统的公立学校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压力。由于公立学校本身的不足.加之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基础教育领域,特许学校、私立学校和家庭学校正成为越来越多家长和学生的选择,这些新的教育形式繁荣兴旺的同时.也刺激了公立学校的改革创新。下面将从历史、现状和前景等角度分别介绍各类学校。  相似文献   

17.
近年的调查发现: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家长对学校教育越来越不满,教师所承受的压力使很多人身体状况欠佳,心理压力过大,甚至身心疲惫。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出现了更多的矛盾,学生离家出走、教师体罚学生、家长状告教师现象时有发生,种种事件的发生为我们的教育敲起了警钟,也惊醒了整个社会,人们震惊之余不禁要问:到底教育出现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前,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先选学校,再选班主任”已成为许多家长的共识,这也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班主任要根据不同的任务来扮演不同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家长校访有利于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及时采取教育措施,更有利于学校、教师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教师、家长不能等有了问题或为了了解学生再家访、校访。教师与家长要互访、互相了解。家长不管有多忙,出于对教育、对自己的孩子负责,也应该常到学校看看,哪怕是见见孩子,看看作业,也是一种爱的教育。1.家长走进学校可以从总体上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思想状态、身心健康状况,可以看看孩子的各科考试卷、班级好人好事簿,还可以听听各科教师对孩子的评价,对孩子作全面了解,以便对症下药,进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  相似文献   

20.
在学校制度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家长依然需要承担子女的教育职责,而不应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拱手相让、全权委托。学校孤军奋战难以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在缺乏家长关注和参与的情况下也难以完全满足家庭的教育需求。因此,倡导家长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积极角色意义重大,研究美国学校教育中的家长角色则为我国家长角色的优化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