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小学数学第七册117页36题:“建国路小学四、五年级同学去参观科技展览。346人排成两路纵队,相邻两排各相距0.5米队伍每分钟走65米。现在要过一坐长889米的桥,从第一排上桥到最后一排离开桥,共需要多少分钟?”这是一道难度较大的思考题。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按下面的方法进行教学。首先,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要求学生反复读题,逐字逐句理解题意,写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华东师大版教材中,有这样一道数学趣题:“一次团体操排练活动中,某班45名学生面向老师站成一列横队,老师每次让其中任意6名学生面向后转(不论原来方向如何),能否经过若干次后全体学生都背向老师站立?”此题提出的问题似乎与数学无关,但仔细分析,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第七册有这样一道思考题:“建国路小学四、五年级同学去参观科技展览,346人排成两路纵队,相邻两排前后各相距0.5m,队伍每分钟走65m,现在要过一座长889m的桥,从排头两人上桥到排尾两人离开桥,共需要多少分钟?”对学生来说,此题有一个易混点和一个难点。易混点是“从排头两人上桥到排尾两人离开桥”所走的距离问题。大多数学生忽略了“从排头两人上桥到排尾两人离开桥”中“头”与“尾”的含义,而直接用桥长除以速度,求出时间。虽然有的学生对题中的两个已知却自以为无用的条件———每两排间的距离数和人数…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一大特点,就是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余地,设置了形式多样的思考性问题。本文以第六册第四单元“应用题”例2为例,谈谈对改进教学方法的探索。题目: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教材在给出第一种解法后,提出:“还有别的解答方法吗?”接着给出了第二种解法,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呢?现简介三种方法:门)教师象征性地提出:“还有别的解答方法吗?”然后便直接指出此例还有第二种解法.并指着题中的条件“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问:“要求每组有多少…  相似文献   

5.
唐一良 《新高考》2008,(Z1):78-79
第一部分文理必做题1.期中考试之后,班长算出了全班40个人数学成绩的平均分为M.如果把M当成一个同学的分数,与原来的40个分数一起,算出这41个分数的平均值为N,那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智力发展和他所形成概念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在应用题教学中,让学生完整地、有条理地叙述题意及解题思路,使思维活动语言化,有利于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如:五年制数学课本第七册有这样一道题:“一个服装厂,原来做一种儿童服装,每套用布  相似文献   

7.
一次研究学生的发现:在四年级的一次数学测试中,有这样一道题“甲、乙两个工程队共有30人,从甲队调出4人到乙队,这时甲队还比乙队多2人。甲队原来有( )人,乙队原来有( )人。”测试中,有一位学生捻了许多小纸团进行了一番操作研究,得出了正确的答案。这位学生的举动引起了我的注意。考试完后我对这道题的解答作了调查统计,有关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8.
畅谈理想     
古 人 云 : “ 志 当 存 高 远 。” 理 想 是 一 个 永 恒 的话 题 。 我 在 指 导 初 三 学 生 以 “ 理 想 ” 为 话 题 进 行 写 作 时 , 写 下了 一 篇 下 水 作 文 , 献 给 我 亲 爱 的 学 生 们 。 话 题 为 《 读 写 天 地 》2004 年 第 三 期 笔 者 设 计 的 一 道 题 : 有 人 曾 问 三 个 砌 砖 工 人 : “ 你 们 在 做 什 么 。” 第 一 个 工 人说 : “ 砌 砖 。” 第 二 个 工 人 说 : “ 我 正 在 赚 钱 。” 第 三 个 工 人说 : “ 我 正 在 建 造 世 界 上 最 富 有 特 色 的 房 子 。” 据 说 后 来 , 前两 人 一 生 都 是 普 普 通 通 的 工 人 , 而 第 三 个 工 人 却 成 为 有 名 的 建筑 师 。 他 的 成 功 在 于 他 自 己 树 立 了 崇 高 的 理 想 。 请 以 “ 理 想 ” 为 话 题 写 一 篇 文 章 。 文 体 不 限 , 题 目 自 拟 ,不 少 于 600 字 。  相似文献   

9.
出示例题:“一个晒谷场原来长15米,宽10米,扩建后长、宽都增加4米、扩建后面积增加多少平方米?”个别学生读题后不加思索地说:扩建后面积增加16平方米。于是,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长方形表示晒谷场原来的面积,然后请学生画出增加的面积,借助图示的直观性,原以为“增加16平方米”的学生纷纷醒悟,并找到了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我是班上出了名的“数学迷”,老师和同学都夸我是“小博士”,我特别喜欢钻研课本中的“星号题”。然而我也有遇上“麻烦”的时候。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七册第145页第21题:一次智力测验有10道判断题,每答对一道得3分,每答错一道倒扣2分。小红答完了10道题,只得20分。她答错了几道题?我左思右想,不知从何下手,便跑去问万老师。万老师提示我先假设所有题都做对了,看看该得多少分,与实际得分数相比较后再进行适当的调整,最后能找到答案。并说这是解答应用题的一种常用方法———假设法。万老师的一…  相似文献   

11.
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开辟一块“心语”天地,让学生把心里话或疑难问题随时写在本上,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创设一种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乐学。  孩子们在作业本上写到:“老师,我前页作业没有写好,今天写得怎么样,您满意吗 ?”“老师,我喜欢您,您很慈祥,可您有时太严厉了。不过,严师出高徒嘛,我会努力学习的。”“于老师,今天作业第 19道题,我想呀想,始终没有想出来。最后没办法,就请教了妈妈,做出这道题。老师,我这样做对不对 ?”“老师,您…  相似文献   

12.
尊敬的小静老师和可爱的闹闹:你们好!我是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也是《我爱写作文》的热心读者。我原来最怕作文,并且最怕作文“溜题”。可是,读了《我爱写作文》2013年第3期“访问作家”中的《溜题》一文,我都忍不住笑出声了:原来“溜题”并不可怕,原来作家也有“溜题”的经历呀……  相似文献   

13.
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我出了这样一道准备题:一个正方形花园的边长为4米,现在要扩建花园,使边长都增加2米。扩建后的花园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生很轻松地得出:(4+2)2=62=36平方米。出于习惯,我接着问大家:“你是怎么想的呢?”小王说:“原来的正方形边长是4米,现在边长增加2米,变成边长6米,所以,面积为62=36平方米。”“很好。”“钱老师,我不是这样想的,可结果也是36。”“噢?那你是怎么想的呢?”“我把扩大以后的正方形分成四个部分(图1),再把四个部分加起来,得到42+4×2+22+4×2…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其中“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就是指数学要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并为学有余力且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提供广阔的数学活动领域和更多的数学发展机会.数学竞赛就是有着这样目的的一种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15.
吕犁头 《物理教学探讨》2001,19(6):15-15,30
谈起陈景润每一个人都知道,他是我国一名伟大的数学家,他能成为教学家与他中学教学教师沈元有关,因为沈元用诗一般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200多年来难住无数数学家的“哥德巴赫猜想”:“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他还意味深长地对学生们说:“昨晚我还做了一个梦,梦见你们中有一位同学,他了不得,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07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二第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并会应用所发现的规律。2.使学生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关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第七册(人教版)中有一篇阅淡文章《雪化后是什么》,为了让学生对“雪化后是春天”有更好地理解。我设计了一道简单的数学题:“1+1=?”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18.
我在当班主任期间,因排座位曾遇到过挑剔的学生家长。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通过各种渠道以各种理由为其孩子择位。有的让本校老师打招呼,有的让有关方面的领导说情,有的干脆直接找班主任老师提要求。有一天,一个家长亲自找到我要为其女儿择位。他女儿本来个子不是太高,总是坐在第三排,这次排位置我让其换到了第四排,为此该生回家后对家长发牢骚说:“老师为啥让我坐在第四排?我在第三排坐惯了。×××同学凭啥坐我原来的位置?”该生家长近乎哀求地对我说:“王老师,还是让俺坐第三排吧。否则会影响她学习的。”我说:“这…  相似文献   

19.
写故事可以不拘一格,解应用题可是有“格式”的。但今天的数学课上却出现了“异端,而且台下还坐了许多听课老师。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做这样一道习题:“有一批梨,每筐装48千克,正好装53个筐,现在只有48个筐,要把梨都装上,平均每筐要多装多少千克?” 很快,学生想出了以下两种解法:1.用现在每童装的千克数减去原来每筐装的千克数,列式为: 48 ×53+48-48。2、用原来比现在多装的筐数的千克数除以现在的筐数,列式为: 48 ×(53- 48) ÷ 48。 这的,一位同学眼睛一眨巴,高高地举起了手。 生…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分类讨论是正确解决一类较复杂的数学问题的好方法,要及时让学生掌握这种解题的方法,从初中阶段起就应加强运用这种方法解题的练习和训练,从而使学生升入高中后,具有较强的解决分类讨论这类数学问题的能力。事实上,在初中数学课本中,已出现了一些分类讨论的数学问题。如:原初中代数第一册课本复习参考题P180第10题(3)a与-a哪一个大?P181第18题(l)a+b一定大于a吗?为什么?(2)a-b一定小于a吗?为什么?初中代数第三册复习参考题九P29第3题:a的绝对值是什么?P46:求a2的值;初中代数第四册复习参考题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