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以体现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中对朗读的重视。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可见,古人语文教育的成就很大部分可以归功于朗读的运用。这里,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2.
这几年在校园里很少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了,特别是在中学、把朗读都改为了默读或只是看,其实这是不妥的。朗读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免他们思想溜号,或看书时左顾右盼。朗读自古以来就是语文教学的传统教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的都是一个“读”字,这既是我国古人的经验总结,同时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学习方法。 著名学者朱熹就以为:“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  相似文献   

3.
朗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法宝,也是当今语文学习的有效手段。宋代学者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朗读实践的指导,让学生爱朗读,养成坚持朗读的良好习惯。一、朗读能促进初中生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朱熹曾经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种传统的朗读方法,既符合汉语语言文字的特点,又符合学生审美心理的规律。可见,语文朗读在教学中的作用,早已被我们的前人证明。  相似文献   

5.
古人把朗读视为语文教学的至妙之法。办过私塾的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说过“:凡读书都要读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还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经说过“: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及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可见,朗读对于语文教学十分重要。语文课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十分重视朗读。如新语文教学的领军人物韩军老师就大力提倡语文不要“花”太多,…  相似文献   

6.
古人把朗读视为语文教学的至妙之法。办过私塾的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说过:“凡读书都要读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还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经说过:“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及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可见,朗读对于语文教学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张国琳 《甘肃教育》2009,(18):45-45
一、对朗读教学的回顾与反思 朗读是我国语文优秀的传统教法。古时候,无论京师的太学,还是乡野的私塾,都特别强调一个“读”字。“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相似文献   

8.
王岩俊 《现代语文》2014,(1):107-108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主要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的宝贵经验,要求我们在从事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的重要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说明了书读得多语文水平就会大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是用声音增强原作力量的手段,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创造性的阅读活动。古人把朗读视为语文教学的至妙之法。办过私塾的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说过:“凡读书都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还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朗读教学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语文教育十分重视熟读文本,“凡读书……需要读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了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朱子所言,点明了朗读是语文教育最重要的基础,读文章不只是为了了解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之类,还要理解文章的旨意、理脉,要体会文章的情致、风格。  相似文献   

11.
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基本训练。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指出:必须加强朗读教学,使学生学会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一、正确地朗读。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要求学生正确诵读的优良传统。古人说:凡读书须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我们所说的正确的朗读,  相似文献   

12.
陶菜花 《教育艺术》2008,(12):40-40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为文有三,第一就是多读”。可见我们的前辈就已经知道了“读”的重要性。《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朗读和默读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这两个“最”字足以说明“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一、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现状 朗读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法。古人读书,最注重朗读和背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诗句极形象、极明了地表明了古人对朗读价值的认可。但这种极好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却被严重忽视了。笔者经过观察,发现朗读在当今语文教学中大致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也就是朗读,它不仅是一项口头语言艺术,它更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三分文章七分读”,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这就好比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土。难怪朱自清说:“语言不能离开声调。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曹文轩也说:“朗读是体会民族语言之优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宋代大理学家朱熹非常主张朗读,他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朗读基础,有的教师因此就轻视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从而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那么,高中语文教学如何进行朗读指导呢?一、以身示范,引领在先李吉林教师说过:"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因此,教师的范  相似文献   

16.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活动。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和朗读习惯的养成,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和方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要靠学生去读去悟。因此阅读教学中要加强朗读训练。课堂上要给学生多读的机会。(一)要把朗读贯穿于阅读的始终。宋代学者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教师要把熟读每篇课文作为教学的基本要求,让学生读得…  相似文献   

17.
朗读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并且一再被证明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朱熹曾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朗读的作用不仅止于此,朗读对语文教学的各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有声的艺术,语言不是静寂的字符,学语文就要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是朗读与理解的意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是读书量的积累会产生质的飞跃。值得注意的是,朗读,作为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而今几乎失传,更有甚者,认为朗读“出力不讨好”,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为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而殚精竭虑,实是责无旁贷的事情。一、为什么要朗读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要保证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就只在教学过程中把“朗读、积累、玩味、拓展”这四个部分紧密结合起来。(一)朗读朱熹有言:“凡读书……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  相似文献   

20.
<正>宋代大学者朱熹曾指出:"凡读书……须要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只是要主诵数遍,自然上口,永远不忘。"不难看出古人对朗读的重视及对朗读作用的认识。朗读是一种阅读方式,也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典文学作品和前辈文学大师的作品中,都不乏对书斋里、课堂上琅琅书声的生动描绘。可以毫不夸张的地说,学习语文,朗读最重要。可是,这些年,中学语文教学由于受中考、高考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