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管理,首先是教师管理,其次是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其实就是处理好与教师的关系。校长与同事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校长要想管理好学校,必须运用“风、雨、雷、电”策略处理好关系。风、雨、雷、电是自然界的天气现象,和风细雨、电闪雷鸣只是学校管理中的其一。  相似文献   

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校长要管理好学校,就要正确处理好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一个好的校长,在管理时很注重处理“制度”和“人文”的关系。校长,他既是领导,更是同事,同事之间应平等对待、真诚相处,这样,你和教师之间才有凝聚力,教师才有向心力,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校长最本质的身份是教师,正因如此,校长与教师、校长与学校管理层的关系,除了因岗位需要而产生的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以外,更重要的是一种同事关系。一种共处关系。这种共处,因为有学校建设和工作目标的感召和凝聚,又成为一种积极的共进状态。当然,这种共处、共存、共进,是一种良性的平衡与和谐状态,而不是消极的松散自由体,是性格各异的教师聚集在校长周围一起前进的状态。校长作为学校管理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4.
校长是一校之魂,肩上有全校教师无限的期待。我自从当了校长之后,一直想成为教师心目中的好领导、好同事、贴心人。做了十几年校长,感触最深的一点是:每位教师都在期待着领导的赏识。 记得在刚接任校长之际,耳边时常会响起一些“热心人”的  相似文献   

5.
张有明 《云南教育》2004,(28):17-17
一、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 在学校里,校领导与教师既是上下级关系,又是平等的同事关系。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说,校领导与教师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从学校的基本职能角度看,校领导和教师有着同样的角色身份:都是教育者。在学生眼里,两者都是老师,都是教育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与校领导是同志,是战  相似文献   

6.
杜捷源 《广东教育》2006,(7):109-109
人员紧缺 分身之术 专家说,有了一位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不错,在规模较大、师资充足的学校,拥有一位好校长,就能使学校充满生机与活力,校长的领导和管理才能是治校的关键。而在农村小学,校长简直是大杂家,他们的职务等于校长+教师+后勤+保安+厨工。以村完小为例,一般开设六、七个教学班,校长、教师(含代课)分别担负一个班级的教学和管理任务,每人每天至少要上七节课,校长同样天天排课爆满,一个萝卜一个坑啊!  相似文献   

7.
戴继根 《教育》2013,(6):21-22
在学校管理中,校长的威信是校长能力的外化,是"无言的召唤,无声的命令"。校长要树立自己的威信,有效实施自己的管理理念,贯彻自己的管理思想,除了要拥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和卓越的领导能力等,还要讲究管理的方法和技巧。把握好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校长在日常工作中要保持与教师的经常接触。一个不与教师接触和交往的校长是脱离群众的校长,迟早会被教师所"抛弃"。但校长与教师交往  相似文献   

8.
校长是办学方向的掌舵者,教育思想的贯彻者,学校关系的协调者,教育管理的指挥者,在学校管理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优秀的校长要有领导艺术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这是校长应该学习与掌握的管理技能,也是提高校长管理水平的必修课。校长不但应有优雅的气质、儒雅的风度、文雅的谈吐、渊博的知识;而且还要做到以下几点,才是一个受社会尊重,受家长拥护,受教师爱戴的好领导。  相似文献   

9.
赢得了教师,也就赢得了21世纪的教育。作为“一校之魂”的校长,要用欣赏的眼光看教师,校长便会立威信于教师之中。古语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教师身上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如果作为校长只看到教师的短处,时时处处带着一种挑剔的眼光面对教师,那么教师与领导之间的磨擦就会产生,就会愈演愈烈。对教师队伍的管理,校长要为教师才华的涌露和锋芒的显现创设一个理想的心理环境,为教师自信心的形成和增强助推”,让他们在被赏识的幸福感中时时摘取“成功小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生中最深切的禀赋,乃是被人赏识的渴望。赏识…  相似文献   

10.
台湾学者说,校长能兴旺一所学校,也可能会毁坏一所学校。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教师和学生。一位好校长,能带领一批好教师,能办出一所好学校。因此,校长的领导能力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为此,本文拟就校长领导力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教师会经常思考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学生和班级,但却从来没想过或很少想过如何管理校长。因为在社会本位、集体本位价值理念的引导下,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强调的是组织目标的实现,注重的是上级对下属的管理,所以在大多数教师的头脑中,管理就是上级对下级的支配和控制,从来就不可能有下级管理上级的事,在校长与教师之间,校长管理教师,教师处于被管理状态是天经地义的事。  相似文献   

12.
读了2004年7期《校长为教师写评语》一文后,笔者认为,校长为教师写评语这一做法很值得提倡. 一、亲和教师.校长一般以制度约束、各种培训以及奖勤罚懒等手段管理教师,形成的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生硬关系,缺少对教师心理适应性的关注,缺乏"人文关怀"的亲和力.校长放下架子给教师写评语,教师从中体验到的是关切、真诚和友善.无形中,校长与教师形成一种团结向上、相互理解的亲和力.这种亲和力是诸如奖金、行政命令、制度约束不能比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新课程背景下渝东北地区校长管理理念及行为的变化情况,从教师评价校长管理理念的角度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渝东北地区中小学校长的管理理念及行为正在朝着追求学校发展利益最大化方向发展。表现为:校长与教师的同事和合作关系更加融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更为关注;学校管理民主进程依然缓慢,运用教师教学激励机制的意识较为淡薄,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针对新课程背景下西北地区校长管理理念的变化情况,从教师评价校长管理理念的角度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下,西北地区中小学校长的管理理念正在朝着追求学校发展利益最大化方向发展。表现为:校长与教师的同事和合作关系更加融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更为关注;但学校管理民主进程依然缓慢.运用教师教学激励机制的意识较为淡薄。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人际关系,是指在一定的群体背景中,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个体和个性进行调节,并伴着满意情感状态的人与人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学校管理心理学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维系学校群体的整体性,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校共同活动的效率和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比较深远的影响。学校内部人际关系的类型比较多,横的方面有领导与领导的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职工与职工的关系;纵的方面有领导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及学职工与学生的关系等,限于篇幅,本文仅就领导与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谈些粗浅的看法。 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从组织上看是上级与下级、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但就培养对象——学生而言,他们又都是教师,是在共同教育活动中从事不同工作的同志。因此,领导与教师之  相似文献   

16.
有一位校长曾说过:“能管理好一个班级。你就能管理好一所学校;能管理好一所学校,你就能管理好一方教育。”这话虽有点偏颇,但也不无道理。班主任工作是促进教师快速成长的最佳载体。优秀教师、校长往往都有班主任工作的经历。但有一部分老师当了十几年的班主任。能力与素质仍不见明显提升。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可能是缺少理性的实践、学习与反思。  相似文献   

17.
在一所学校中,校长、书记、副校长、主任等在教师心目中都是领导。一个学校办得好不好,与领导在教师中的形象密不可分,尤其领导的整体形象。而领导的整体形象很大程度上受校长的影响和制约,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形象就有什么样的领导整体形象。笔者认为,要想办好一所学校,校长首先应树立好自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9,(71):1-3
中学校长是履行学校领导与管理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校长是学校行政负责人;负责主持全校的教育、教学和一切行政业务工作,对外代表学校,就全校的工作对上级负责"。学校的整体素质如何,将决定一所学校的兴衰,管理的成功与否,决定一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校长就是学校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也是学校的领导者。"一个好的领导者一定是一个好的教育者;反之亦然,一个好的教育者也一定是一个好的领导者"。办好一所学校,教师是基础,校长是关键。如果说学校是一个团队,那校长就是这个团队的核心灵魂,是学校的旗帜。有了好的旗帜,教师才能凝聚在这面旗帜之下,前进起来才有了精神、方向和目标。校长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厚望呢?我认为:思想政治素质好,是校长的首要因素;高尚的品德素质,决定校长个人的发展方向;坚强心理素质,乃是校长迈向成功的钥匙;教学业务能力强,筑起了校长服众的坚实保障;良好的职能素养和身体素质,成为一名合格校长的必备条件,诚所谓"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相似文献   

19.
人员紧缺分身之术   专家说,有了一位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不错,在规模较大、师资充足的学校,拥有一位好校长,就能使学校充满生机与活力,校长的领导和管理才能是治校的关键.而在农村小学,校长简直是大杂家,他们的职务等于校长 教师 后勤 保安 厨工.……  相似文献   

20.
弱势管理是现代管理科学中的新兴理论。任何校长相对教师集体智慧和能力而言,都是处于弱势地位的。智慧校长,要使教师内动力、才智充分发挥并主动与自己合作,实现学校预期目标,就要善于运用弱势管理。弱势管理的核心在于以教师为本,依靠教师,凝聚师心,激发师能,合作共事。校长运用"弱势管理"需要对机构资源、师生奖惩、制度信息、专业发展、处事人格五种资源支配条件进行审视。要有效实施弱势管理,必须信任尊重教师,营造尊师文化;发展教师个性,为教师提供展示平台;依靠信念宗旨,凝聚教师力量;坚持民主决策,按照章程管理学校;优先教师需要,切实为教师服务;实施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不断发展。同时还要注意认识和处理好刚势与柔势、过程与绩效、法治与德治、独裁与民主四对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