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经确诊的 30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此 30例SARS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表现由肺实质的渗出或 /和间质的渗出程度所决定 ,根据病变早期及进展期的表现分为 4型 :(1 )局限小片型 :8例 ,早期为一片状局限灶性实变 ,随后病灶可增大 ,然后渐次吸收。(2 )广泛大片型 :6例 ,由早期单一局限片状病灶迅速发展为广泛大片状影(范围≥ 2个肺野 )。(3)间质肺纹型 :1 0例 ,主要表现为肺间质渗出性炎症 ,可有“粗网”、“细网”、“网点”之分。(4)多发混合型 :6例 ,早期即见肺内多发(病灶数目≥ 2个 )片状及结节状病灶或 /和与其它肺野的“网格状”及“网 -点状”阴影共在。结论 :X线检查是发现SARS的最基本的影像学检查方法。CT能更好地显示病变。在SARS的诊治过程中 ,影像学的“三有”与“三无”和实验室检查的“三高”与“三低”对诊断分型、分期有益 ,并有助于判断病情 ,指导治疗 ,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2.
骨化性纤维瘤是较少见的良性肿瘤,我们所见一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病人女,21岁。左胫骨上端肿物渐长3年余,伴走路时针扎样疼痛1年,骨外科以“左胫骨骨囊肿”收入院治疗。 查体:左胫骨上端有一隆起,触痛明显,边界摸不清,呈囊性,但波动不明显,左小腿触痛明显。化验检查:血、尿、便常规正常。X线摄片示:左胫骨粗隆下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trphy,DR)中双能量减影(dual energy subtraction,DES)技术在胸部疾病,特别是外伤性肋骨骨折、少量气胸及结节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6.10~2007.8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胸部外伤或肺部疾病患者,进行DR双能量减影胸部后前位X线检查,分别获得标准影像、软组织影像和骨骼影像;本组病例分别由两组(每组2人)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分别阅片、分析、诊断,对影像质量进行评价,并形成一致诊断意见。结果:本组120例患者共摄取DES片360幅,均能满足临床诊断。其中胸部外伤102例,肺炎8例,肺结核5例,肺癌合并阻塞性炎症2例,矽肺2例,结节病1例。DR标准片图像质量优良,可显示骨性胸廓结构和肺纹理;DES骨骼影像在显示心影、腋中线、膈下腹部脏器结构重叠的肋骨方面优于标准影像;软组织影像在显示肺内小结节病灶优于标准影像。结论:胸部DR双能量减影可清晰显示肋骨骨折,少量气胸和肺内病变,特别是对隐蔽处轻微骨折,少量气胸和肺内细小病变的诊断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钡剂灌肠在大肠癌性梗阻诊断中的作用及X线影像表现,通过对16例大肠癌性梗阻经钡剂灌肠诊断为升结肠癌8例.横结肠近肝曲癌5例,直肠、乙状结肠癌3例的分析.得到结论:钡剂灌肠在大肠癌性梗阻急性发作病例中能及时有效地显示其病变部位梗阻性质和范围,可以弥补纤维结肠镜定位欠准确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腰椎后缘软骨结节(LPMN)影像表现,评价X线、CT、MRI检查对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7例典型LPMN X线、CT、MRI的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各种检查方法在显示病变特征上的差异。结果:LPMN在X线、CT、MRI上都具有特征性表现。LPMN在腰椎侧位片显示为椎体后上或后下角有弧状或切迹状骨质缺损区,后缘可见形态不一的游离骨块。X线检查对LPMN诊断符合率仅为54.2%。LPMN的CT表现更具特征性,即腰椎椎体后缘类圆形或不规则形骨质缺损,密度与椎间盘相同,周围多有不规则硬化,骨质缺损后可见条形或弧形骨块突入椎管,CT检查对LPMN诊断符合率为100%。LPMN的MRI表现为病变椎体后上缘或后下缘终板局限性浅弧形骨质缺损,缺损区内充满椎间盘组织,椎间盘后纤维环明显后突,GRE×T2WI在显示其特征上优于其它序列。MRI检查对LPMN诊断符合率为89.7%。结论:CT检查对LPMN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优于X线和MRI。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冠状动脉远端损害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儿科住院 5 0例川崎病患儿的冠状动脉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随访。结果 :发现冠状动脉病变 30例 (6 0 % ) ,病变出现在急性期及亚急性期即 4周内 2 8例 ,占病变者约 93.3% ,其中 1周内出现 7例 ,占 2 3% ,最早出现冠状动脉病变是发现川崎病后 4d。 4周后出现 2例 ,占 6 .7%。病变累及范围 ,不仅在冠状动脉主干 ,而其分支也同样受累。超声能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及范围 ,而且直观。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检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及时有效的方法 ,对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冠状动脉远端损害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儿科住院 5 0例川崎病患儿的冠状动脉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随访。结果 :发现冠状动脉病变 30例 ( 60 % ) ,病变出现在急性期及亚急性期即 4周内 2 8例 ,占病变者约 93.3% ,其中 1周内出现 7例 ,占 2 3% ,最早出现冠状动脉病变是发现川崎病后 4d。 4周后出现 2例 ,占 6.7%。病变累及范围不仅在冠状动脉主干 ,而其分支也同样受累。超声能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及范围 ,而且直观。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检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及时有效的方法 ,对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乳腺内钙化在良恶性病变中X线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内钙化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线的X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乳腺X线摄影确认的62例钙化病例,回顾性分析其钙化的形态、大小、密度、边缘、分布等特点。结果:62例乳腺钙化病例中,良性病变为43例,恶性病变19例。结论:乳腺内钙化的形态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 SPN)是指一个不伴有肺不张或淋巴结肿大、直径〈3cm的圆形或类圆形的肺实质内病变。SPN的种类较多,良恶性难以区分,这也是诊断的重点和难点。如果一个SPN病灶被确诊为恶性,在该阶段手术,对患者来说意义重大,5年生存率能达到90%以上。但是,切除良性结节对病人几乎毫无益处,这就需要诊断的准确性。就目前来说,CT是筛选和无创检查的最好方法。CT显示肺内病变自然对比度好,小病灶显示得清晰,再加上增强和灌注扫描,能满意的诊断SPN。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7岁,半年前因咳嗽胸背部疼痛于门诊行胸部X光检查,正侧位胸片示:右肺上叶近纵隔旁4×4×5cm团块状阴影,诊断为周围型肺癌。近日胸背部疼痛剧烈入院,复查胸部X光片显示肿块形态大小变化不大。在透视下观察显示肿块与主动脉弓隆部不能分开,似有扩张性搏动。不能除外来源于大血管病变的可能。于是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平扫示左上纵隔旁主动脉弓降部外缘可见大小约3.5×4×5.5cm肿块样病变,肿块内密度略低,内缘与主动脉外壁自然连续,增强扫描显示,造影剂于动脉期经破口冲入肿块腔内,清楚显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胸部X线表现及变化规律。方法 :分析 5 1例经临床确诊的SARS患者一系列胸部X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均以发热为最早发病症状 ,10 0 %患者在发病后 1周内X线胸片出现局灶性斑片状模糊阴影 ,2周内达到高峰 ,15 .6 %患者为双肺多肺炎性病变 ,5 2 .9%患者为左肺 ,右肺为 31.4 % ,大部分肺野受累 ,病情重 ,98%患者在 4周内肺部阴影逐渐消散。结论 :肺部病变越早 ,范围越广 ,发展越迅速 ,临床症状越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钼靶X线与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以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钼靶X线及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钼靶X线诊断准确率为80.55%(29/36),MRI诊断准确率为88.88%(32/36);综合两者影像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4.44%(34/36),明显优于单一钼靶X线摄影或MRI检查(P<0.05)。结论:钼靶X线摄影操作简单,对微小钙化敏感,为乳腺癌筛查的首选检查方法。MRI检查能显示乳腺内病变的细微结构,两者结合能显著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创伤性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患者(35条神经)临床诊断周围神经病变进行高频彩超检查与病理或其它影像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周围神经神经外膜、神经束膜及神经纤维束走行及内部结构,根据不同周围神经超声声像图特征,能判断其损伤部位、程度、范围及损伤类型。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不同类型周围神经损伤,准确判断损伤部位及程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95年以来采用“单开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治疗脊奠型颈椎病26例,治疗效果满意.本文主要对此手术方法的操作体会,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加以讨论。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6例,其中男20例,女6例,年龄37~62岁,平均53.2岁。其中发育性颈椎管狭窄10例,多节段椎问退变性椎管狭窄16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6例。病程:3个月~4年,平均1.5年。术前X线检查:所有病例均显示有程度不同的颈椎退行性改变.椎管中矢径与椎体中矢径之比值小于0.75者20例。MRI:共检查16例,3~4节以上多节段退变性椎管狭窄共10例,表现多椎间隙变窄,椎体后缘骨刺突入椎管,主要以C_(3~4),C_(5~6)为主。有4例可见岳纵韧带骨化。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高频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2例胸锁乳突肌肿块的患儿高频超声表现,了解肿块大小、内部回声及血流信号,并对比观察健侧胸锁乳突肌.结果:高频超声可清晰的显示胸锁乳突肌内肿块,内有肌肉纹理,部分可见点状血流信号,超声图像与健侧有明显不同.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对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诊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对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治疗转归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 Lotic Myeiopathy简称:C.S.M)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X线检查不仅可以发现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并可对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现将我院从1992年2月以来资料较为完整的73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文献对临床及X线诊断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报告讨论。 1 临床资料 本组73例均系临床疑诊颈椎病而进行X线检查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我们对3例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结合文献进行了分析。3例均手术证实,术前2例明确诊断,1例延误诊,均临床治愈。本病早期无明显症状而诊断困难,X线、BUS和CT对诊断价值大。手术方式随病变范围及程度不同而定。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66岁,因二期矽肺合并肺结核住院。给予吡嗪酰胺、利福平、雷米封三联抗痨治疗,痰菌持续阳性。入院10月后患者述:左手足侧三指有麻木感,屈指、屈腕无受限。查体:左腕关节掌侧上3cm处可见3×4cm~2大小肿块,皮色正常,质硬,表面光滑,活动度差,无压痛。即拍腕部X光片.报告:腕部尺、桡骨质及肌腱无异常变化。请外科会诊,似诊为:肌腱纤维瘤,给予手术切除,术中肿块组织分界不清,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25岁,X线号:10116。主因胸部憋闷不适3年余,于2001.3.14日就诊。查体:轻度漏斗胸,右侧胸廓轻度下限,双肺呼吸音清,腹部未见异常。心率每分74次,听诊无杂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沉均正常,B超示:肝、肾、胰、脾脏器的形态、大小、位置未见异常。 X线表现:(1)胸部正侧位片示:心、肺、膈未见异常。胸骨体向后轻度凹陷,脊柱胸腰段生理曲度变直。右膈顶下方2cm处显示宽约5cm液气平面(造影证实为胃泡)。(2)全消化道钡餐造影显示:食道、胃、小肠、大肠未见器质性病变。胃、十二指肠环为“镜像位”;胃位于肝脏后方,全组小肠均位于中线左侧腹腔。并且近段小肠位于左上腹部膈下。回肠末端于骶椎平  相似文献   

20.
研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食管癌及食管癌前病变的治疗价值。对25例早期食管癌及食管癌前病变在确定病变范围及浸润深度后行黏膜下剥离术。先超声内镜判断浸润深度及利用Lugol液染色确定病灶范围,后采用术中标记、粘膜下注射、边缘粘膜切开、剥离及创面处理等方法。结果显示,病灶完整切除,术中无穿孔、出血;术后3、6、12月常规随访,均无复发。1例术后3个月出现食管狭窄,给予扩张后狭窄缓解。结果表明,对早期食管癌及食管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一种安全的内镜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