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堂语文课。怎么叫好?怎么叫不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我在和众多语文教育工作者一起交流的时候.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发现.那就是.凡是让人听起来感觉很“短”的,基本上都是好的:而那些让人感觉“长”到难捱的.十有八九是不好的。  相似文献   

2.
初读刘恒的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时,感觉还可以。刘恒把社会底层的民众生活写活了,读起来既风趣又心酸,很有一点黑色幽默的味道。等到同名电视剧热播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我十分讨厌这部电视剧,看着电视里那个胖乎乎  相似文献   

3.
死亡是刘恒作品的一个常见的人物的结局。表现死亡也似乎成了刘恒的一个手段,表达对人的存在意义的质疑和思考的手段。对于每个人来讲,死亡是生命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  相似文献   

4.
8岁那年,汉文帝刘恒被汉高祖刘邦立为代王。偏居一隅的生长条件让刘恒自小就养成了谦虚谨慎、宽容憨厚的美德。刘恒登基后,特别重视尽职尽责的老实人,着力打造清正廉明的政风,拉开了文景之治的序幕。  相似文献   

5.
一个星期三的下午,汪威和陆震两个学生干部到办公室找我诉苦,反映宿舍管理中的一些问题。提到学生宿舍的管理这也是让我头痛的一件事,但总感觉管理得好,宿舍可以成为课堂以外教育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场所。古语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可现在学生的自理能力、自律能力却让人感觉越来越弱,他们总认为自己的见识广、认识新,这些天天把宿舍卫生挂在嘴上的说教在他们看来是老掉牙的思想轰炸,跟他们的自身发展没一点关系,就是一屋不  相似文献   

6.
桃花源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乌托邦。它让人感觉“真实”。引起了后世孜孜不倦的找寻。文章从《桃花源记》的文本入手,分析了其桃花源思想内核的建构和叙事特点,得出乌托邦何以“真实”的答案。  相似文献   

7.
李昌燕  张静 《现代语文》2006,(12):63-64
刘恒的中篇小说《伏羲伏羲》,如果借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它凸显的是两代人明显的“俄狄浦斯情结”。刘恒将西来的“恋母情结”作了一番改造,使这种以化和艺术的面目出现的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情感体验沾染了更多的中国本土化色彩。  相似文献   

8.
刘恒的残酷:透视自然本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恒对人的潜意识的描写,有时大胆到人们无法容忍的地步。但他始终与描写对象保持一定距离,即以一种冰冷的叙述者的姿态出现,不带丝毫感情和评价。刘恒的小说,一类侧重于人的外部的食色需求,一类侧重于人内在的心理真实。《狗日的粮食》是新时期最为典型的一个自然主义小说范本,其主人公是中国文学史或许还是世界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形象。《狗》讲的是食的本能,《白涡》则讲色的困扰。刘恒的笔触所指,也许阴暗、也许自私、也许不那么美好,但却一定真实。  相似文献   

9.
初春时节, 风依旧带 有些许寒意,只是温 柔了许多,万物也在 悄无声息地觉醒。这 种感觉很好,阳光几 乎是微笑着照耀你, 让人很容易想起小时 候用蜡笔把太阳画成  相似文献   

10.
教学论研究患上了"没感觉"的症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光着膀子我迎着风雪/跑在那逃出医院的道路上/别拉着我我也不要衣裳/因为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给我点儿肉给我点儿血/换掉我的志如钢和毅如铁/快让我哭快让我笑/快让我在这雪地上撒点儿野/因为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崔健:《快让我在这雪地上撒点儿野》一崔健属于少数能感觉到自己“没感觉”的人,因而他需要逃离,需要撒野,需要从没感觉的病态中逃回正常、健康的世界。而大多数人对自身的“没感觉”或不自知,或反以为正常而健康,甚至想方设法来维持这种“健康”状态。中国教学论自20世纪80年代重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富有想像…  相似文献   

11.
点评:成功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构筑“共同愿景”。本案例中,校长的高明之处就是采用至善管理.对待个别老师的消极怠工.并没有武断地从惩罚的角度去解决问题,而是委以重任.给老师加担子.增责任,让老师找到了被重用的感觉.激发了老师工作的热情和动力。  相似文献   

12.
美与丑是相对存在的价值论事物.这决定了美不可能属于知识论领域的任何一种“真”。在价值论领域内,美既不属于“善”、“利”一类理性事物,亦不同于生理感觉和心理感觉的对象。它是相对独立的特殊事物,是诉诸人的精神性感觉的、属人的气质性和品格性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3.
写下这个标题,总有一种惴惴不安的感觉,因为如今关于语文教学的方法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实在是多得有点让人眼花瞭乱,我在这里再提出一个"穿线教学法"是否在添乱.然而,作为从事语文教育十多年的老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又让我下定决心写下这篇文章,目的是把自己的经验与思考拿出来,为眼下正在为高考而艰苦备战的老师同学们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的听课或者是优质课评比的过程中,我经常会听到一些很不错的课,自己也受益匪浅.但是有些课例在讲完之后,感觉挺好,很完整也很有新意,给人的印象很清晰.细细想来,发现这些设计有一些共同的地方,老师们在自己的设计中增加了一些细节内容,正是这些细节才让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5.
在家休学两年,重新拾起书包上学,面对以前就读过的学校,不免升起许多感触。尤其现在的教室同两年前的在同一层楼,而且相隔不远,甚至抬头低头都能看见,这样很容易让人睹物思人。看着以前的教室以及教室里的一切,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真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潘向黎的作品《白水青菜》的分析入手,通过对潘向黎、池莉、刘恒、钱钟书等作家关于爱情、婚姻作品的分析,揭示了现代知识分子及市民尴尬的生存境况。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思想日益深入人心,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着实让人眼花缭乱。比如,看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不行,就呼吁开展创新(或创造)教育;学生的挫折承受力差,心理素质不高,就有了挫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厌学,赶快实行愉快教育;此外,还有和谐教育、理解教育、合作教育……等等。站在超越应试教育的立场上,这些改革在增添教育时代气息的同时,也给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感觉。我国历来有重视教育的良好传统,但教育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让人感到迷惑。要发展教育,就必须搞清楚“教育是什么、怎样进行教育”。但现在的问题是,…  相似文献   

18.
最近,加拿大科学家研究出一种“大脑起搏器”。利用这种装置刺激大脑,能成功地让精神沮丧的人重新变得快乐起来。6名自愿接受试验的病人都在报告中描述了他们接受实验的感受。有的人说“感觉整个屋子突然一下明亮起来”,有的人说“空虚感突然消失”,感觉自己“不再孤独”。在实验中,患有长年无法治愈的精神抑郁症的病人首先接受全身麻醉。通过磁共振成像引导,科学家将两根末端带有电极的金属丝植入病人脑中与控制情绪相关的大脑皮层连接,并在皮下植入起搏器。金属丝和起搏器共同作用,不断刺激大脑。这一实验的结果简直可以用“奇迹”一词来…  相似文献   

19.
<正>人贵在大气,要学会对自己说。大气是一个人的气质或气度,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外观表现,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对外散发的一种无形的力量。大气是让人感觉敬重而不是敬畏。对朋友忠诚,对父母孝顺。站在一定的高度而从不让别人感觉你的高度,更能赢得别人  相似文献   

20.
魏顺政 《班主任》2002,(2):47-48
评选“先进”具有激励和导向功能。笔者从小学读书到参加工作10多年,有着多次当“先进”的经历。仔细回味一下,感觉除获得大家认可外,更多的是得到一种虚荣心的满足。当然,渐渐地也就有了当先进的成就感。从理论上讲,评“先进”可以让少数人获得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