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链的研究意义,明确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包含的领域,并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链的特征以及国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链的构建现状、研究方法和构架进行阐述;总结国际上构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链的成功经验,指出国内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给出加快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链构建的主要政策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LED产业是新兴低碳绿色的高新技术产业,也是江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本文通过对江西LED产业链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以产业链分解化和产业链模块化对江西LED产业链进行网络状链式整合的概念模型,并提出了以价值链与供需链引导产业链分解化、战略聚焦与企业联动深化产业链模块化、产业链分解化与模块化实现产业链整合重构等三个相关策略,为江西LED产业链均衡发展战略的合理选择与定位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现在深圳生物医药行业原有的优势已经丧失,远落后于上海和北京。”深圳国家生化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林枫在“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链座谈会”上忧心忡忡,“深圳市整个生物医药产业在倒退”,林枫将主要原因归结为深圳生物医药行业产业链不够完善,缺乏生物医药发展所需的研发环境。  相似文献   

4.
阐述物联网概念及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当前物联网产业链六大环节的发展现状,并结合目前国内物联网产业链发展现状,对物联网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有效利用专利文献对产业链进行分析,能够清晰地发现产业链中涉及的研发主体有哪些,以及各主体的研发重点和方向,有利于把握整个产业的技术创新发展趋势。文章从申请趋势、技术分析、申请人、地域分布等多个视角对碳化硅产业链进行了全方位分析,从专利的角度阐述了碳化硅产业当前发展态势和研发主体情况,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链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从中观层面行业主体的数字化转型出发,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式厘清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链现代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深入挖掘数字化转型影响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异质性特征。得到如下核心研究结论:第一,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第二,数字化转型对于中低技术行业和中高技术行业的影响比较大,而对于低技术行业的产业链现代化影响并不显著。第三,数字化转型对于竞争性行业的产业链现代化影响非常显著,而对于管制性行业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数字化转型下的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深化了中国制度背景和超大规模市场背景下数字化转型经济后果的学理认知,并为提升产业链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产业链在促进企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中国经济面临产业结构升级模式选择的现实背景下,极有必要对产业链理论进行回顾和总结,以促进产业链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文章以产业链为主线,对产业链的内涵、产业链的形成、产业链的构建、产业链的优化与整合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互联网+"战略的引领下,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中国农业产业链变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结合农业产业链转型升级的需求,本文提出建立"互联网+农业"产业链协同平台,首先对"互联网+农业"产业链协同平台的建设需求进行分析,之后对"互联网+农业"产业链协同平台的功能进行设计,按照平台针对农业产业链不同环节的服务内容将平台功能划分为土地流转、农资交易、农机协调、农业课堂、农产品交易、休闲农业与农业金融七大模块,同时对平台运作架构进行阐述,最后针对平台建设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云南咖啡产业链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媛  朱鹏 《科技广场》2011,(4):97-100
产业链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找到能够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环节。云南咖啡产业链经过多年的发展初步成形,但产业链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是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本文以云南咖啡产业链分析为基础,提出与世界咖啡大品牌进行战略联盟是云南咖啡产业链发展的务实之道。  相似文献   

10.
提高重点产业产业链韧性水平已经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着力点。本文采用2007—2021年数据测算27个制造业细分行业产业链韧性水平,分析时空变化规律并基于正态云模型作韧性评价。研究发现:仪器仪表、通用设备、化学原料等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水平评价弱,抗风险能力有待提升;技术创新能够提升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并且技术创新水平对产业链韧性存在市场规模和研发投入的门槛效应。从异质性检验来看,技术创新对中低技术型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提升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如何一直是学术界和政府部门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产业价值链为主线,对全球生产体系下的国际分工格局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探讨,认为产业竞争力并不必然地决定于产业层次,而更主要地决定于创造附加价值的能力。并结合对温州传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及其变化趋势的考察,提出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提升传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韧性理论、产业链理论研究现状的回顾,论述将产业链韧性引入人工智能产业链韧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工智能产业链韧性模型,并从产业链分布、识别扰动因素、产业链韧性评估与测度方面构建人工智能产业链韧性的研究框架,最后总结人工智能产业链韧性评估的重要研究方向。其中,人工智能产业链韧性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关键指标体系和韧性曲线的产业韧性测度是人工智能产业链韧性评估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研发外包是一种开放式的研发形态,也是外包领域的高级形态。在当前技术复杂性等因素影响下,一些高科技领域已经广泛开展研发外包业务,并且研发外包的趋势也在大幅度增长。欠发达地区产业的研发基础相对薄弱,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可以借助研发外包,实现产业技术链的升级甚至跃迁,以青海省的案例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
崔丹  李国平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12):1783-1795
文章从专利—产业创新链角度分析了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专利技术创新效率和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以及各类型技术创新效率城市的空间格局和产业特性。研究发现:三大城市群的专利技术创新效率和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均存在显著差异。珠三角城市群专利技术创新效率较高,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专利技术创新效率相对较低。高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城市,在京津冀城市群呈现环京津连片分布状态,在长三角城市群呈现中心—外围结构,在珠三角城市群呈现向心分布状态。高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城市中的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一半以上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低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城市,绝大多数距离省会城市和直辖市较远,且这些城市的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相对较少。针对三大城市群技术创新效率的现状,提出了差别化的创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创意产业链的价值与知识整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虽然创意概念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升温,创意产业的实践也在不断推进,但国内外对创意产业理论的研究都还落后于实践发展,对产业组织形式、发展模式等理论研究,都还未有成熟的定论。从产业经济学的产业链理论角度,对创意产业的产业链结构进行试探性研究,认为创意产业的产业链结构呈现出网络状特征。并结合模块化理论、"微笑曲线"理论等,从产业链的价值形式和知识形式两个方面,总结了创意产业链整合的实现模式。结果表明,需要通过解构传统价值链、虚拟价值链等方式进行价值整合,并通过知识联盟的组织模式实现知识整合。  相似文献   

16.
通过媒介使用的犯罪产业链线索,结合产业链理论进行了产业链犯罪的概念界定和类型化探讨,揭示了产业链生长环境、扩张方式、犯罪渗透性等问题,分析了石油非法产业链与有毒、有害食品犯罪产业链两类具体案例,从综合治理视角提出了遏制犯罪产业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根据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资源及运行特点,构建资源配置结构模型,基于ERP思想和集群运作过程链的分析,提出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资源计划的概念及体系结构,分析其对集群资源配置的优化作用,并建立集群任务分解和资源匹配模型。  相似文献   

18.
工业设计产业是生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珠三角地区区域经济水平与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完整、高效、互动的工业设计产业链与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互为依托。本文以推动珠三角地区工业设计产业竞争力为目的,从工业设计及其产业链的基本内涵入手,形成上游(政府端、资源端、设计端)、中游(制造端)、下游(市场端、消费端)的工业设计产业链,梳理珠三角地区工业设计产业链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构建珠三角地区产业链构建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9.
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了我国高新区内研发投入的现状.在构建研究R&D贡献的理论框架下,采用我国5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1-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新区内资本投入、研发投入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劳动投入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但在统计上不显著;杨凌、乌鲁木齐、北京高新区内研发投入效率低下,低于惠州、厦门和威海高新区研发投入产出弹性近10个百分点.资本的高投入仍然是高新区内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提高研发投入的产出效率将是高新区发展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消费电子企业技术发展路径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产业发展具有技术和市场双层含义,因此本文以中国华录·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为例,在分析核心技术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核心产业链,认为在消费电子产业变迁过程中领先企业的技术发展表现为核心技术链和核心产业链的正向协同.而与之相对的是,由于后进企业技术积累不足,只能从核心产业链低端切入逐步向高端发展,表现为核心技术链和核心产业链的逆向协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