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徽派建筑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汉文化圈中建筑派系的一个重要流派,因传统工艺、风格独特及造型优美成为中国建筑史上重要的建筑类型之一。现代建筑元素在徽派建筑中的发展具有诸多相似之处,具体体现在建筑美学、建筑空间和建筑符号上。当今,新徽派建筑在充分尊重建筑人文环境基础上,融入传统徽派建筑的精华,为当代建筑新领域提供源源不断的设计理念和建筑技艺,并作为一种文化被广泛运用和传播。文章就徽州文化建筑形象建构的运用进行分析,并对其传播发展进行探究,使之能够满足当代建筑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不断发展,智能化建筑已经成为我国建筑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而建筑电气为智能化建筑实现提供了基础.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建筑的含义分析开始,探究了建筑电气在智能化建筑中发挥的作用,并重点分析了建筑电气在智能化建筑中的具体应用,最后对建筑电气在智能化建筑中应用趋势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3.
对建筑质量的检测可以有效避免发生建筑事故。为了提高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构建质量检测性能,提出一种基于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的绿色装配式建筑构建质量检测方法。在装配式建筑问题输入函数的基础上,将建筑的构建质量问题分为施工过程产生的问题、生产问题和设计问题,通过构建各项问题的分析函数和追踪函数,利用聚类算法划分建筑构建质量信息的层次,结合信息采集的条件集合,采集了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构建质量信息。根据建筑结构损伤的概率,构建绿色装配式建筑的结构特征方程,利用建筑结构的刚度矩阵,计算建筑结构频率和振型的灵敏度系数,完成建筑结构的灵敏度分析。将BIM技术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结合在一起,检测了绿色装配式建筑构建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可以检测出绿色装配式建筑是否存在构建质量问题,并将质量检测耗时控制在8 min以内。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麻扎建筑作为伊斯兰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布在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的穆斯林居住地区。早期多是一些城外的传教士或知名人士的坟墓。新疆伊斯兰麻扎建筑的产生是伴随着伊斯兰教在西域传入后,逐渐产生和发展的,是新疆伊斯兰建筑中比较独特的建筑形式,具有独具的宗教色彩,在新疆伊斯兰建筑史上占重要的地位。本文所界定的麻扎建筑特征主要是从建筑学的角度,对新疆伊斯兰麻扎建筑的总体布局、单体布局、建筑风格、建筑结构用材、室内空间处理、建筑装饰等方面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建筑美学基本原理的分析,阐述了和谐在建筑中的地位,建筑与音乐、建筑与色彩、建筑与造型等多种艺术手法之间的关系。结合实例,通过审视建筑历史,探讨东西方对建筑美认识的共同点与差异之处。  相似文献   

6.
传统建筑对自然资源的获取和消耗较大,为切实降低建筑产业对能源的索取与消耗,要开发出全新的绿色建筑类型,提升自然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利用效率,推动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河北省所实行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全新的建筑类型,能够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前提下为我国建筑产业开辟出全新的发展方向。对此本文结合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概述以及河北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现状,探究超低能耗建筑产业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创新发展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闽台传统建筑化是闽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传统建筑沿袭着中图传统建筑木构架为主体的建筑形式,又在移民入台定居后相继传入台湾,形成闽台许多共同的建筑形式与工匠艺术。往往以地理空间上的形胜来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基本条件;而建筑空间的创作,则以中轴、对称、主次、尊卑等手法,通过建筑的方位、规模、色彩、材料、形式等一系列严格的建筑等级制度与建筑形式来反映;庭院则充当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中介,充满内聚力的空间。闽台传统建筑虽然在建筑细部的处理上有所不同,却体现了中华民族建筑化纷呈多彩的地域建筑化特性。  相似文献   

8.
河南武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三阳玉帝庙道教建筑特征鲜明,在多次考察的基础上,对玉帝庙主要建筑的修造历史、建筑特征、建筑装饰进行考证分析,属于典型的清代官式与道教相结合的建筑。在一定程度可以作为覃怀地区明清官式建筑的一个代表。  相似文献   

9.
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导致了建筑面貌的一致,忽略了环境与人情;而后现代主义建筑恰恰是针对“建筑面貌”做出了回应,使得建筑在“建筑面貌”上丰富起来。  相似文献   

10.
中国建筑已经步入了装配式建筑时代,而这种建造技术的脱胎换骨,不该忽略其对城市面貌的影响,这是建筑多样性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实施装配式建筑,对于现在以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为主导的我国民用建筑,要在性价比上合理有效地达成建筑功能性与艺术装饰性的统一,在建筑外立面上的艺术观感表现,任重而道远.在装配式建筑实施的起始阶段,就必须进行重点研究和发展,建筑多样性才能在未来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蒙古族建筑环境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蒙古族建筑环境风格,无论在建筑形式或者是颜色的搭配上都有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和魅力,在于它是一种融于自然灵性的建筑形式,在内蒙古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中蒙古族建筑环境特点应当得到继承和延伸。蒙古族的建筑环境特点在现代建筑环境的设计上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文章试图用哲学原理分析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在建筑领域中的相互关系。总结出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与建筑体形成统一整体,只有将两者紧密地结合才能开创建筑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玻璃作为一种古老的建筑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据玻璃本身的特性,并结合实例,探讨了玻璃在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中的应用。运用玻璃材料创造出的通透、纯净的建筑空间为人们展示了建筑内在的空间次序和建筑外部的壮观景色,展现了设计师的巧妙构思。  相似文献   

14.
在对皖北域内传统建筑遗存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皖北地区传统建筑的历史成因及自然环境,探究总结其蕴含的与中原建筑文化同根同族、与泊来建筑文化兼收并蓄及军事科技文化相辅相成的文化特征。同时提出了皖北传统建筑空间特征、造型元素、营建理念在现代建筑的借鉴与应用的建筑文化传承路径。  相似文献   

15.
生态城市的建设理念与低碳建筑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度契合的。将生态城市理念引入低碳建筑管理中,可使低碳建筑发展更加全面、高效。鉴于低碳建筑的公共产品属性,在以政府为管理主体的低碳建筑管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宣传教育、财政补贴以及税收优惠等低碳建筑发展的政府激励机制,可全面提升低碳建筑发展的管理水平,以推进低碳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闽南与台湾传统建筑匠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闽南地区)传统建筑沿袭着中国传统建筑木构架为主体的建筑形式,又在移民入台定居后相继传入台湾。现存建筑遣构中既有宋《营造法式》、清《营造则例)的“官式”做法。又有匠师们世代相传、师徒相承的传统设计与施工的民间做法,形成独特的地域工匠技术。无论是城市、住宅与庭园、教建筑、宗教建筑、会馆建筑等类型。还是传统建筑本身的形制、设计与营建方法等。台湾传统建筑的平面类型在福建祖籍地都能找到相同或相近的例子,几乎是原乡形式的移植。同时。台湾传统建筑在吸取中国传统建筑化与移植闽南传统建筑特色中,也在寻求表现台湾地域建筑化的特性。尤其在建筑细部的处理上,两地有所不同,体现了中华民族建筑化纷呈多彩的地域建筑化特色。  相似文献   

17.
建筑艺术具备了造型艺术的基本特点。建筑美不仅体现在外在装饰而且在建筑结构上也遵循了形式美的法则。建筑美适应了人类的需要,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8.
建筑科学是一门跨越性强,涉及范围广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内容丰富、多元化等特点。随着建筑教学现代技术知识的普及,现代技术在建筑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逐渐发展成继传统教学方式之后的新型教育方式,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是现代建筑教学进行改革的关键点。本文先介绍了建筑教学现代技术,然后分析了传统建筑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要求,最后对建筑教学现代技术在建筑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陶塑脊饰是岭南传统建筑装饰"两塑"之一,是岭南特有的传统建筑脊饰,是建筑空间表意的重要元素。岭南传统陶塑脊饰在国内保存比较完好的仅为广州陈氏书院、佛山祖庙、三水胥江祖庙和德庆悦城龙母庙四处(港澳台、泰国、缅甸、越南、新加坡等地还有遗存)。在与岭南传统建筑空间的关系上,陶塑脊饰首先强化了建筑空间的边界,引导了建筑空间的序列;其次界定了人的心理空间范围;最后营造了建筑空间的氛围,表征了建筑空间的性质。在与岭南传统建筑装饰的关系上,陶塑脊饰是岭南最高等级的传统建筑装饰,是灰塑在材料上的继承和发展,其题材也代表了岭南传统建筑装饰的特色题材。  相似文献   

20.
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艺术,建筑要有风格独具特色鲜明的体系。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建筑在世界文化体系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建筑文化离不开历史的沉淀和积累,只是我们怎样去把握和传承的问题。当今建筑市场紊乱是导致建筑文化品位低落的原因之一。气候变化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建筑要注意生态、节能与环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