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宝钗在她的《咏白海棠》诗中,以花拟人.实际上描绘了自己的形象。她自夸身心俱洁,是“淡极”而“花更艳”,俨如道德的形象化身。但曹雪芹却委婉喻示:宝钗其人“任是无情也动人”。她工于心计,矫情做作,挟德与术收拢人心,不动声色地争夺那“无情”的“金玉良缘”。宝钗其人虚伪得“动人”,其诗亦虚伪得“动人”。  相似文献   

2.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艺术起于至微。”这里的“至微”就是指那些显示人情美、人性美,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细节。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境界。好的作品之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动人的细节描写功不可没。传神的细节描写,能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  相似文献   

3.
试解《红楼梦》中两个歧黄哑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香丸”与“海上仙方”乃是“艺术处方” ,“冷香丸” ,全面寄寓宝钗的身世、性格和命运。宝钗之“风情” ,来自天地四时之精华 ,一旦聚集 ,必杀灭之而纳于传统轨范 ,于是宝钗成为“冷”而“香”、“无情”却“动人”的艺术形象 ,虽然“动人”却不为世用 ,红颜空闺而已。“海上仙方”诸药实则为一女子形象 ,其方从开方子至炮制等一系列过程 ,暗寓“黛玉出嫁”之意 ,并暗寓薛蟠之垂涎黛玉。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语文世界,尤其是文学作品.是超越了实用价值观念的、自由的心灵世界,语言到了这个领域是非常神妙的、非常动人的。”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提出的“情智语文”就是要超越“实用价值观念”.发掘“语文”所蕴含的特有的灵性力量.孜孜追求那种“非常神妙的、非常动人的”高远境界。  相似文献   

5.
贵“新”,贵在以“情”动人。这里的“新”“情”就是作与众不同的感悟。大凡学生作中的人物、景物、情感、细节描写等均如清水一杯,索然无味。究其原因:学生没有贴近生活,而是闭门造车,当然写作的章就没有自己真实的感悟。要让自己的章“新”,能以“情”动人,首先应贴近生活,关注社会,  相似文献   

6.
“金利来,男人的世界”。比这句广告词更动人的,是“金利来之父”的赤子之心,报国之情。  相似文献   

7.
记得一句唐诗“任是无情也动人”,描写的是牡丹个性鲜明,卓然独立,纵是不像玫瑰、桃李那样多情,也因其华美绝俗,艳冠群芳,而令人钦服。现实生活中,如果有这样的女子,我们不但不会讨厌她,相反我们还会欣赏她,并且美其名日“冷美人”。然而,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告诉我,语文教师不需要所谓的“冷艳”、“严肃”、“板起面孔”,它需要的是“热情”、“生动”、“春风化雨”。可以说是“若是无情不动人”。  相似文献   

8.
作为“才子佳人”小说,《红楼梦》是“情”文化的集大成之作。既以“情”动人,又给予我们了大悲的动容。  相似文献   

9.
心中的春天     
“四季”是恒久不变的轮回,是常说不败的话题。如何把你心日中的季节描绘得优美动人呢?俗话说“妙笔生花”,这一期的小鬼擂台,我们就要采比一比:谁的文章最优美!谁心中的季节最动人!  相似文献   

10.
有不少同学常把“感情不丰富”作为自己写记叙文不动人的藉口,可见,他们也明白文章有情方能感染人的道理。作文要有情,首先要人有情,因此,让自己的情感世界充实起来,是解决“作文不动人”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1.
陆惠新 《广西教育》2005,(7B):68-68
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过程,更是作者创作情感、教师教学情感、学生学习情感三者的融合过程。情感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只有以“情”动人,才能创设出语文教学的动人“情”境。  相似文献   

12.
虽说男人对美女有天生的好感,“潘金莲”王思懿也明艳动人,甚至前不久还放出要“参加电视征友”的狠话,但一直无人“中”美人“计”。前不久王  相似文献   

13.
记叙作文     
《小学青年教师》2012,(2):39-40
1.题目:最动人的_____ 提示:先填上“情景”“语言”“瞬间”“画面”“风景”等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构思作文,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史上产生过一些抒情坦率直接,指事直白大胆的十分“牛气”的爱情诗,它们以其最张扬、最强劲、最直白的震撼力.在中国诗歌史上显得格外灿烂夺目。尽管中国历史上的最牛情歌无不为“性”而歌,但绝不等于说为“性”而歇的就是最动人的情歌。如果说“性爱”以其极大的张力和冲击力,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最牛情歌;那么,“情爱”就以其极大的魅力和穿透力。成就了中国历史上令人难以忘怀的动人情歌。  相似文献   

15.
南北朝赋多为小赋。小赋体式灵巧,便于作者用来体物和抒情。体物之美在“形”、“神”两个方面,形之美以“像”为标准,神之美以“韵”为追求。形神相较,神韵境界更高,视为赋作上品。抒情之美,美在真实动人。而动人又莫如哀伤凄楚。南北朝哀伤赋作,善于通过一些具体情事的铺写,并借助景物刻划来达此境界。因此,物情之美为南北朝赋之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常说:“文如其人,文章犹如一面镜子,能照出入的灵魂。”既然如此,我们更应下功夫写好作文。“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记叙文写作侧重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表情达意,即通过精心选择的典型事例,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铺展精彩动人的生活画面,揭示生活真谛和人生哲理,力求达到以形动人,以情感人。  相似文献   

17.
“情智语文”:走向高远的境界有人说“:语文世界,尤其是文学作品,是超越了实用价值观念的、自由的心灵世界,语言到了这个领域是非常神妙的、非常动人的。”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提出的“情智语文”就是要超越“实用价值观念”,发掘“语文”所蕴含的特有的灵性力量,孜孜追求那种“非常神妙的、非常动人的”高远境界。—“—情智语文”指向学生智慧看得见的地方。它以“文本中的语言”为基点,注重唤醒、诱导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追求有思维性的、有表现力的、富有智慧的言语活动。在教学方法上,孙双金老师倡导“多元启悟,悟中生智”。在深…  相似文献   

18.
“冷香方”与“海上仙方”乃是“艺术处方”,“冷香丸~”,全面寄寓宝钗的身世,性格的命运,宝钗之“风情”来自天地四时之精华,一旦 聚集,必杀灭之而纳于传统轨范,于是宝钗成为“冷”而香,无情却动人的艺术形象,虽然动人却不为世用,红颜空闺而已,海上仙方诸药实则为一女子现象,其方从开方子至炮制等一系列过程,暗寓黛玉出嫁之意,并暗寓薛蟠之垂涎黛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生命原生悲剧意识作为陶渊明的深层心理基础,探讨了这一深层心理对陶渊明之生活模式的影响。指出:正由于生命原生悲剧意识的存在,使诗人对儒家的价值体系持消解倾向。同时,出于对这一悲剧重负的抗争,诗人构筑起以“真”与“自由”为核心的新价值体系,并在“情”的抚慰下,使生活具备了动人的情愫。从而从深层心理上,探讨了陶渊明之生活模式的动人所在。  相似文献   

20.
古代士林中常有“读《出师表》不流泪,此人不忠;读《陈情表》不流泪,此人不孝”之语。这两篇散文皆以情愫殷切动人而名闻于世。二者中的《陈情表》是蜀汉降臣李密为了说明自己因奉养祖母而不能为官的苦衷而上的奏表,除了以“至性之言,悲恻动人”外,那成熟缜密的文思,匠心独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