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知识服务的内涵,简要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知识服务对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的新要求,并提出了提高馆员素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试论新时期图书馆馆员素质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21世纪图书馆馆员的基本素质和图书馆馆员必备的能力,并探讨了图书馆馆员知识更新的几个途径。  相似文献   

3.
任萍萍 《现代情报》2016,36(10):39-46
本文以馆员知识服务能力为研究对象,以其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尝试从心理契约的视角并将心理契约嵌入到馆员知识服务能力的研究中。界定了心理契约的内涵、特征,详细论述了馆员知识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及体系构建,重点提出了馆员知识服务能力提升的若干有效措施和保障,管控心理契约动态变化环节,以提升知识服务绩效为目的,实现馆员知识服务能力体系构建及知识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本文期待以此为理论研究的突破口,拓宽馆员知识服务能力理论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隐性知识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艳军  邹香菊 《现代情报》2010,30(3):14-15,18
隐性知识是学科馆员知识服务的核心能力。文章通过阐述学科馆员隐性知识的具体表现,并从隐性知识自身特性、个人和组织三方面分析学科馆员隐性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障碍,提出应从知识存储、知识交流、知识共享等知识环节来加强管理,促使学科馆员个人隐性知识向团队隐性知识转化,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刘小锋 《现代情报》2016,36(5):52-56
馆员知识自律模式体现了馆员知识转移行动并把自身最有利的知识应用到工作中,使复杂的知识从内化到外化得以知识共享。根据馆员自律特征,采用布尔代数方法,对表示馆员条件进行布尔代数定性比较。分析馆员知识自律特征结构以及和知识转移、知识共享关系。揭示馆员知识自律特征和知识转移和共享管理之间的联系,为馆员提供支持知识转移合适条件。  相似文献   

6.
针对图书馆学科馆员面临的如何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并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利用,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服务的问题,提出了实现学科馆员个人知识管理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7.
嵌入式馆员与泛在知识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丽 《现代情报》2009,29(9):49-52
在泛在知识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将向用户提供无所不在的泛在知识服务,而嵌入式馆员则是泛在知识服务的主要模式。本文从嵌入式馆员的概念及特点出发,分析了嵌入式馆员与传统馆员的区别,然后重点论述了嵌入式馆员与泛在知识服务的关系,并对嵌入式馆员在泛在知识服务中的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浅谈高校知识服务与学科馆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知识服务的内涵、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与学科馆员的密切关系,并对学科馆员队伍建设和素质提高提出了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对数字化环境下高校学科馆员个人知识管理的涵义进行了分析,通过探析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个人知识管理的发展,提出高校学科馆员实施个人知识管理应具备的技能。  相似文献   

10.
袁红军  雷莹 《现代情报》2014,34(11):59-61
科研活动需要图书馆学科馆员团队知识整合能力的支持.结合学科馆员团队知识整合的特征,搭建了基于科研活动的图书馆学科馆员团队知识整合平台结构模型,并详细说明了诸要素相互作用机理,揭示了图书馆学科馆员团队知识整合运作的中介过程,指出图书馆学科馆员团队为科研活动服务绩效提供一个新方法、新思维.  相似文献   

11.
冯素洁  杨洋 《现代情报》2011,31(8):32-34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工作必须研究的问题之一,对深化学科馆员服务,推动图书馆知识化服务进程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学科馆员服务体系中的知识管理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学科馆员服务体系与知识管理的契合点,并从学科馆员的素质要求,工作职责和角色分工3个角度加以阐述,分析了以知识流的有效控制为核心的学科馆员知识管理内容。  相似文献   

12.
学科馆员是高校开展创新服务的一支生力军,学科馆员工作过程是一种知识创新的活动;分析了学科馆员信息素质对知识创新水平的影响,提出了学科馆员创新能力只有不断提高,才能成为推动图书馆各项创新工作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3.
郭琼 《情报探索》2015,(3):107-109
阐述高校图书馆馆员隐性知识转移的涵义及必要性,分析高校图书馆馆员隐性知识转移的障碍。认为其主要来自馆员意愿、能力及知识储备、隐性知识自身的隐晦性、隐性知识转移的自身技术、图书馆制度等方面。提出促进高校馆员隐性知识转移对策。  相似文献   

14.
论图书馆员工隐性知识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立新 《现代情报》2010,30(3):29-31
笔者从隐性知识的涵义入手,论述了一般馆员、学科馆员以及馆长的隐性知识对图书馆的重要性,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图书馆员隐性知识挖掘的策略、原则以及技巧。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馆员知识服务与读者互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应全  吴晓英 《现代情报》2010,30(3):142-144,147
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不变的宗旨和永恒的主题,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环境下,构建馆员的知识服务与读者间和谐互动关系尤为重要。馆员和读者作为互动活动中的主体和客体,只有达到传播知识服务目的的互动才是可行有效的。本文借助分析图书馆馆员的知识服务特点,为推动高校图书馆馆员知识服务与读者间的和谐互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图书馆馆员特别是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现有知识层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对目前高校图书馆馆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如何改善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馆员职业素养影响图书馆工作的开展,馆员的继续教育培训有助于帮助馆员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紧跟时代发展,吸收最新知识,提高馆员素养。通过对我国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现状的分析,指出目前尚存的问题,学习发达国家的优秀经验,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结合激励理论和团队管理,在分析图书馆知识转移及其咨询团队内涵基础上,从咨询馆员与咨询团队间、咨询馆员间、读者与咨询团队间以及咨询馆员与读者间4方面剖析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转移绩效障碍因素。通过向国内部分图书馆、情报机构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其障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在对问卷数据充分分析后,得出了现实中影响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转移绩效的关键因素,即缺乏激励机制,并相应地提出咨询团队激励、咨询馆员激励和读者激励3种激励方式,以期提升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转移绩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大学图书馆开放型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天舒 《情报杂志》2013,(2):135-138,102
在构建科技创新体系过程中,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贡献能力尤为重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定义大学图书馆知识服务和开放型知识服务的内涵与特征,分析大学图书馆开放型知识服务的可行性,阐述大学图书馆开放型知识服务的内容,并建立大学知识服务模式、馆企知识服务模式、馆政知识服务模式、科技中介知识服务模式四种知识服务模式,提出开放型知识服务模式的创新策略。四种知识服务模式通过大学图书馆门户网站由学科馆员(CSO)、企业馆员(CEO)、政府馆员(CGO)、专利馆员(CPO)分别管理,相辅相成、互利共生构成大学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20.
浅谈知识管理模式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继续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知识管理模式对高校学科馆员的影响,提出相应教育措施以满足知识管理对学科馆员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