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西北地区作为多民族聚居区,生活着哈萨克、维吾尔、回族等40多个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独特、具有时代意义的传统体育活动,受人文背景、居住环境影响在其体育活动中蕴含了丰富、深刻的神圣性宗教文化。通过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代表性传统体育活动进行解读和剖析,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开展多与崇拜、祭祀、节庆、丧葬等宗教文化有关,对各民族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方面有着深刻影响。不过,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传统体育活动的原始性及宗教文化内涵开始受到冲击,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整理及宗教文化发掘,是我国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遗产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其传统体育项目多达数百种。研究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我们探索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有利于我们系统地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有利于我们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战略的宏观规划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笔者认为分以下三个阶段。对人体运动社会效能的糊涂认识阶段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于:传统体育与宗教、劳动、婚姻、年节、祭祀等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说民族传统体育存在着一种“既是宗教祭祀活动又是传统体育,既是年节庆祝活  相似文献   

3.
王晓虎  郑勇  毛永 《精武》2012,(35):108-109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珐、访谈法、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从云南少文民族原抽宗教祭祀活动对民族体育的关系与影响出发,阐明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产生、形成和发展都与本族笃信的原姑宗教有着必然的联系,并相互依存。随着时代的发展,社套的进步,宗教活动中的体育活动也随之逐步从宗教功利中解放出来,冲破了娱神、祭祀的枷锁,形成了具有健身性、娱乐性、民俗性的与独具云南少数民族风情的民族体育形态。  相似文献   

4.
湘鄂渝黔边山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演化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湘鄂渝黔边山寨民族传统体育的演化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宗教、劳动、婚姻、年节、祭祀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纵观湘鄂渝黔边区山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原始萌芽阶段处在朦胧状态中的传统体育,贯穿整个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末期漫长的历史过程。其表现为: 以功利为目的。在原始条件下,边区少数民族先民的跑、跳、投掷、攀登、射猎等活动,无不是直接以生存和生活为目的的。如土家族的“茅谷斯”,苗族的“舂米舞”,彝族的“荞子舞”等,这些少数民族先民的劳动舞是希望通过舞蹈活动祈求狩猎成功…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对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是地域性、竞技性、节庆性、艺术性、休闲娱乐性、宗教关联性。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趋势是:强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竞技性,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借助传媒功能,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将得到大力推广进入各级学校,将获得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交流与融合;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将进一步得到开发和利用,将走向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起源的研究,阐述其特征与功能。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源于生产劳动、宗教祭祀、军事活动、闲暇生活、英雄和祖先的崇拜等;其主要特征是地域性、传统性、民族性、整合性与文化亲和性;主要功能是政治、经济、教育、竞技、健身、娱乐、社交等。  相似文献   

7.
为避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面临的风险,对福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以及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明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位、政府部门加强协作、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引进学校教育、积极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活动、加强闽台少数民族体育交流、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工作等几条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8.
西北少数民族群众传统体育活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芦平生  陈玉玲 《体育科学》2004,24(8):13-16,29
地缘关系、经济方式、民族文化与传承方式、管理方法、融资渠道为西北少数民族群众传统体育活动构建了支撑平台和运行环境;扩大民族文化交流,弘扬民族精神,提高传统体育技艺是西北少数民族群众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重视区域因素,加强民族成员之间的沟通,是少数民族群众最终演化参与的直接诱因,宗教因素的吸纳是促使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的载体;体育媒体的宣传与引导能有效触发参与的思维共振和行为互动;政府行为占主导、自发参与低.地缘经济式活动场所,民族节日的时间安排,根植于现实经济水平的实物消费,民族风情浓郁的活动项目是参与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从奥运发展的角度,结合我国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的实际,分析指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过程是在生活习俗和宗教习俗下催发,在交流与冲突中不断融合发展,并通过节庆活动和学校体育得到继承与发扬。基于此,指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未来发展趋势,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全球化推动下,将得到进一步的挖掘、整理、推广和创新;作为体育产业的一支,将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市场;将得到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融合;并将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0.
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山寨体育文化源流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山寨体育文化是以边区山寨村落为载体而展开的一种文化体育活动形式 ,从文化分类的角度而言 ,它是该地区传统民族文化的一个方面。由于其来源较为丰富复杂———有的来自生产劳动 ,有的来自宗教习俗 ,有的来自军事模仿等 ,因而这些体育文化的具体表现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纯粹单一的体育形式 ,而是渗透在各种社会活动之中。所以 ,研究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山寨体育文化的源流 ,对深入理解边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渗透性、综合性特征具有积极意义。一、来源于生产劳动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山寨体育文化多是…  相似文献   

11.
自第7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列为正式竞赛项目以来,高脚竞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分析研究云南省第9届少数民族运动会2名女子运动员高脚竞速100m的技术特点,总结经验,以期对提高高脚竞速训练水平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2.
侗族拥有丰富绚丽的民族文化,民族体育活动方面,有"民族体育之乡"的称号,完整保留了许多传统体育项目,一些项目被纳为国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比赛项目中。哆毽是侗族特色体育项目之一,通过调查发现哆毽项目开展情况不佳,哆毽文化被忽视,其影响因素是传统体育价值观迷失、侗族文化根基被忽视。提出了有关哆毽融变发展的建议,成立"哆毽节"、开办侗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规范哆毽教学内容、哆毽技术动作编程健身操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武术集宗教、民俗、生产、娱乐于一体,居住于山东的少数民族有55个,其中德州地区回族武术成为山东少数民族传统武术代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考察等研究方法,从德州少数民族传统武术史和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对德州回族武术的宗教文化背景、社会习武风气、民俗民风、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进行系统分析,阐释回族武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时代特点,并探讨其在现实社会中的发展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及逻辑论证法,研究当地经济发展与黔东南州少数民族体育的原生态面貌的关系.研究认为:经济发展决定黔东南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原生态;经济发展对黔东南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具有两面性;由于黔东南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使得少数民族体育保持原生态面貌;黔东南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应该具有危机意识,采取有力的措施利用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作用,减小消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西部民族地区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开发的环境条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和比较等方法,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开发的现实环境条件。包括支持环境条件:西部旅游产业发展迅速;西部体育休闲旅游资源丰富独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扶持;国内市场前景广阔;加入WTO背景下发展国际体育休闲旅游的区位优势。制约环境条件:观念落不到位;教育发展滞后,人才缺乏;西部经济发展落后,城镇化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可进入性差等。  相似文献   

16.
曾凡莲 《体育科技》2005,26(4):24-26
壮族传统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富有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研究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美学,有利于提高传统体育的艺术性、技巧性和竞赛性,对于进一步在壮民中推广普及,提高体质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族人民悠久历史发展的产物,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产生于农业文化的历史背景下,并逐渐形成自身的特征。鉴古观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临新的社会文化选择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被时代赋予了更多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壮族"抢花炮"是一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深受壮族同胞的喜爱。文章以桂西高校为例,结合桂西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资源,将壮族传统体育"抢花炮"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符合国家"让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学校"之精神,也对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流传于黔东南黎平县四寨村一带的侗族摔跤活动,是一项糅竞赛和娱乐为一体的传统民俗体育活动,它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背景与内涵,有其独特的竞技特点和习俗规则.文章在文献资料和参与考察的基础上,梳理了黎平侗族摔跤的起源及其发展的基本过程并阐析了侗族摔跤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0.
时代的发展要求任何构成要素都要做到与时俱进、协调发展,否则必然遭到历史的淘汰。满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体育形式,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力争走在潮流的前列。以满族传统体育在当今时代所能扮演的角色为出发点,寻求能使之与社会的发展互相促进、彼此融合的新思路,旨在促进满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