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其中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是最为普遍的心理并发症.确定此类负性情绪的成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将有益于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效果.为此,我们从患者的躯体和社会因素两方面来考察血透患者产生负性情绪的成因,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和分析对冠心病患者产生的负性情绪的心理护理干预手段和干预过程的影响.方法:通过使用SCL-90、SAS、SDS三种检测方式,也就是进行自评的症状测试表格,还有焦躁感受进行的自评表格,以及压抑情绪的自评表格进行记录和评测,对210名冠心病病怠的心理干预护理进行研究分析,把选中的200名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处理,分成干预组和常规组,其中对干预组进行除了常规护理方式外的心理干预护理,之后比较两个组别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症状的自我评价表格的数据同居,发现冠心病病患的焦躁和压抑,以及身体症状的负性情绪都比常规的数据高,P的值小于0.05;进行心理干预护理之后,干预组别的症状的自我评估都有非常显著的降低,病患的焦躁状态,压抑情绪,以及身体的病症体现数据都呈现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焦躁自评和压抑情绪自评的数值都明显的表现出干预组别的数值小于传统护理的常规组别,P值也小于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恢复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有效的促进病患的后期恢复,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治疗期间出现酒精依赖性戒断综合征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将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期间入住我院消化内科的36例酒精性肝硬化治疗期间出现戒断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建立干预基础,采取认知干预、心理干预、行为干预、家庭干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紧张、焦虑、悲观、绝望、饮酒欲等负性情绪情况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均存在慢性酒精中毒过程,对酒精已形成心理和躯体的依赖,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和针对性护理措施,以减轻戒断症状的不适感,并对提高戒酒成功率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脑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处在高度的应激状态,心理护理在脑外科围手术期十分重要,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手术后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疼痛的缓解,有利于术后的恢复关系到疾病的预后。脑外科手术心理护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5.
徐淑梅 《今日科苑》2009,(23):189-189
随着社会的文明发展,护理医学的不断完善,心理护理在临床上也广泛应用。而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对患者的认识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现代疾病是多种综合因素致病。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在与病人的交往中以行为来影响、改变其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是应用心理学方法改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自身情绪、意志,已达到消除症状、促进其康复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黄欣 《大众科技》2016,(4):74-75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肺癌化疗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延续护理服务,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施延续护理服务后,研究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服务各项内容均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93.0%)高于对照组(7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延续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肺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有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7.
汤金妹  林瑾 《学会》2000,(12):38-39
探讨妇科尿瘘修补术后留置气囊尿管有效护理对策 ,提高手术成功率 ,我科对 14例尿瘘修补术后留置气囊尿管患者进行观察 ,根据病人在插导尿管、留置尿管、取导尿管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心理反应以及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 ,确定每个病人的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内容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预防和治疗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 ,术后漏尿、尿潴留以及病人不良心理反应等问题 ,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动机性访谈作为一种指导性的咨询方法,旨在通过一定的访谈策略来引导咨询者改变自身行为。它需要访谈者通过一定的交谈技术来挖掘和处理咨询者的各种矛盾心理。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病高发疾,严重影响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良好的感知控制力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压力、抑郁等负性情绪。因此,选择和采用有效护理干预方法提高冠心病患者感知控制水平,成为现代护理研究的一大热点。现将动机性访谈与老年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9.
针对老年偏瘫患者这一特殊人群情绪特征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家用上下肢康复训练器设计的原则,并结合现有技术发展和产品智能化的趋势得出家用康复训练器的设计方法,为缓解老年患者因心理与生理变化而产生的负性情绪的家用上下肢康复训练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胃癌根治术胃瘫综合征患者的目的和意义。方法:总结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16例胃癌根治术胃瘫综合征的患者,对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进行科学管理方法,消除患者负面情绪,达到尽早康复。结果:16例患者在发病后2-6周均完全康复。结论: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指导患者行为,对患者康复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其护理要抓住病人的心理特点,做出相应的心理护理,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医疗护理,并做好恢复期指导工作,了解掌握患者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62例高原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心理监测,护理等方面者总结分析,发现高原地区(海拔3500m)因受原缺氧影响,冠心病心绞发作持续时间较内地长,心电监护发现冠心病患者中隐匿性心肌缺血(SMI)发生率以及心梗患者中急性左心衰发生率均比平原地区高,提示高原冠心病具有发病更为隐匿,病情更重,极易发生肺水肿等特点,强调限制液速及液量,密切观察突发症状,监测生命征等基础护理的重要性和加强心理护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人体所致的以T淋巴细胞损害为主的然性传染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对此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早期抗病治疗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服药后其副作用也很明显,患者对服用抗病毒药物有抵触情绪,特别是因为此类传染病有其独特性,患者心理压力巨大,情绪特别不稳定,这样板及不利于机体的恢复,所以做好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是促进患者恢复健康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皮肤问题的常见原因予以分析总结,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旨在为减少临床工作量和优化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的心理状态,总结心理护理手段对病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80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加强观察其心理状态,并对其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地心理护理,跟踪随访6~12个月,查看患者的病情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消除了其心理障碍,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多数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和稳定。结论及时掌握或了解肝硬化者的心理情况,并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切实的心理护理,可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情显著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吴丽娜 《西藏科技》2011,(11):61+66-61,66
目的探讨骨折早期患儿的心理行为特点及护理。方法针对127例骨折早期患儿的心理行为特点进行分析与护理。结果及时了解患儿的行为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缓解了患儿焦虑、恐惧心理、控制了不良心理行为,有利于患儿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针对儿童心理特点提高了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综合医院运用整合心理护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综合医院是具有特殊患者群的机构,心理护理是形成医患关系的稳固纽带,更是有效治疗的前提.整合的心理护理模式来源于患者就医的各种心理需求,更要科学有效地运用于患者的康复中,主要模式有:环境护理、便捷护理、人际护理、职业护理、信息护理、配合护理和言行护理等.  相似文献   

18.
赖玉风 《学会》2001,(4):47-47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脑梗死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 2 0 0例首次住院的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 (10 0例 )和对照组 (10 0例 ) ,均接受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 ,对心理护理组按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心理护理组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心理护理对减轻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功能缺陷、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邓红梅 《西藏科技》2007,(10):46-47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患者生命的最前线,是急、危、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同时也是最容易产生矛盾、纠纷和投诉的地方。而急诊救护又是急诊科工作的重中之重。作者针对急诊救护过程中的院前急救、预检分诊、院内急救、院内转送四个环节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新兵心理弹性及集训期心理应激、应激后成长的相关性与影响因素,为新兵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训练工作的进行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2014年某部队的新兵集训1个月后采用成人心理弹性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应激后成长问卷等对690名新兵做出调查。结果:1新兵具有良好的心理弹性,其心理弹性同自我效能、宣泄调节、内外向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与神经质、抑制调节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2新兵集训后的新兵的应激后成长同心理弹性、正性情绪、宣泄调节等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同负性情绪具有负相关关系。新兵应激后成长的高分组除负性情绪外在心理弹性、正性情绪等因子的得分上都比低分组高(p<0.05)。结论:新兵具有良好的心理弹性,受内外向、宣泄调节、自我效能多方面的影响,其应激后成长中受到心理弹性、正性情绪与抑制情绪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