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最公平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率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育公平与效率不是两个问题,而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教育的公平与效率并不矛盾,公平的教育才是有效率的教育,最公平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率的教育.教育效率的概念仅仅在教育管理上有一定意义,纯粹教育意义上的教育效率是不存在的,因为顶级人才培养需要的是公平,普通人才培养需要的仍然是公平.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2.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于受到自身的流动性和前期教育的劣质性,以及限制流动的社会管理藩篱、教育资源总体性不足等因素影响,遭遇到诸多的教育不公平问题。从制度的源头出发去解构不利才是根本出路。相关制度构建应贯彻教育关怀理念,在发展规划、教育投资立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教育管理规范性、创新教育管理适应性、畅通受教育权的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途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教育立法参与机制诸方面,需体现出对随迁子女群体的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从教育财政学角度出发,在我国现有教育管理制度和教育财政体制背景下界定教育公平的概念和内涵,评述传统公平的度量方法,提出多变量方法的测量工具,并以西部某省为例,使用该省2003-2006年省内所有普通小学数据,测量与评价该省教育财政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对教育公平的影响。结果发现,横向公平方面,无论从整体还是局部来看,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相差最大;纵向公平方面,该省贫困县公平要素比农村要素更加明显,该省向贫困县倾斜教育资源的政策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财政中立方面,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与人均财政收入显著正相关,且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百年大计,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未来与发展.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大众化,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公平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以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制度管理为探讨对象,针对制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剖析,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有效措施,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有效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教育过程公平研教育公平研究的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公平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层面的公平是自愿的配置,是“物”的意义上的公平。是教育制度、政策的公平,考虑群体利益。微观层面的公平是师生交往实践上的公平,是教育过程中的公平,关注个体利益,是“人”的层面上的公平。个体的发展是宏观层次的教育公平与微观层次的教育内部公平的重要基础,因此,个体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本质内涵。义务教育的普及使教育过程公平问题凸显、教育均衡发展正从外延式逐步走向内涵式发展、教师的公平意识水平有待提高等教育现状需要教育过程公平研究。我国教育公平研究将教育公平作为社会问题研究。在教育公平的宏观层面徘徊,教育过程公平研究存在问题,为教育过程公平研究留下了研究空间。因此。教育过程公平研究将是教育公平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6.
教育公平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层面的公平是自愿的配置,是“物”的意义上的公平。是教育制度、政策的公平,考虑群体利益。微观层面的公平是师生交往实践上的公平,是教育过程中的公平,关注个体利益,是“人”的层面上的公平。个体的发展是宏观层次的教育公平与微观层次的教育内部公平的重要基础,因此,个体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本质内涵。义务教育的普及使教育过程公平问题凸显、教育均衡发展正从外延式逐步走向内涵式发展、教师的公平意识水平有待提高等教育现状需要教育过程公平研究。我国教育公平研究将教育公平作为社会问题研究。在教育公平的宏观层面徘徊,教育过程公平研究存在问题,为教育过程公平研究留下了研究空间。因此。教育过程公平研究将是教育公平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教育公平既是一个由实践引发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由理论所建构的实践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教育公平都有为了教育的教育公平和为了公平的教育公平之分。为了教育的教育公平意味着将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本身的问题;而为了公平的教育公平则意味着将教育公平视为社会问题。作为社会问题的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组成部分;作为教育问题的教育公平则是实现教育理想的必要条件。当前理论与实践中教育公平多以公平本身为目的,教育公平问题被作为社会问题,程序性公平是主要诉求。但事实上,公平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教育理想的手段。教育公平应从教育本身出发,通过教育变革实现一种实质性的教育公平,即为了教育的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8.
推进城乡教育公平,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是国家发展基础教育的重要战略工程。针对城乡中小学校之间学生人数失衡,教师队伍素质、结构失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教育管理失衡等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山西省太谷县采取了建立城乡学校联盟实施名校带动工程、改革教育管理办法推进区域教育公平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团结协作、资源共享、合作共进"的均衡新格局,出现了城乡学校管理同探索、城乡教师同发展、城乡学生同进步、城乡教育质量同提高、城乡学校文化共繁荣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9.
临沭县依托“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了县域教育公平发展,促动了师资水平提高,推动了教育质量提升,实现了教育管理的跨越.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是当下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对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最终价值追求,也是教育发展和教育伦理的本质规定。教育公平在不同的层面上有不同的内容和考核视野。就当前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育形式来说,课堂是最底层、最微观的场所,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最重要的场所。抓实课堂公平这一底线非常重要,因为它是教育公平的逻辑起点和实践起点,是教育公平的主要实施渠道,是体现教育公平的过程指标。那么,如何实现课堂公平呢?  相似文献   

11.
教育公平已成为我国社会热点问题,教育公平问题产生于教育政策,要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应从教育政策入手。公平问题属伦理学范畴,对教育政策进行分析、研究理应运用伦理学的理论与方法。由于应用伦理学的迅猛发展,采用应用伦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教育政策进行伦理分析研究是现实的需要;另外,教育政策本身蕴涵着伦理性(最重要的是公平性),教育政策研究也应该注重其伦理性的重要一面。只有这样,才能从理论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2.
解决高质量基础上的平等问题是美国教育的当代追求。为此,美国通过实施与完善绩效问责制、促进学校多样化与竞争、强化家长择校权利和能力等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美国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公平具有普世价值,教育公平问题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表现不同,教育公平与质量、效率并不矛盾,应增强公立学校自我改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西方教育公平理论的多元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公平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传统、民族习惯以及教育本身等多种因素,因此对教育公平问题我们应进行多元化的分析,才能树立科学的教育公平观。西方教育公平理论经历了从单一层次、一元化向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这里侧重于对西方当代教育公平理论进行诠释,以期加深我们对西方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傅爽 《柳州师专学报》2012,27(3):132-134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社会学领域内的核心问题。由于历史、地理、传统与现实的诸多因素,实现学前教育公平的目标仍然困难重重。从学前教育公平内涵着手,分析阻碍我国学前教育公平实现的各种现实困境,并提出相应的旨在促进学前教育公平实现的对策,促进我国学前教育在普及中实现公平。  相似文献   

15.
教育考试作为我国公共服务事业,无论是从其自身性质还是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分析,公平都是其核心价值。各类突发事件对教育考试的公平价值造成严重损害,在处置过程中必须把公平放在核心位置,通过完善制度、信息公开、技术手段、打击舞弊、权利救济等途径维护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6.
教育公平基本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问题在教育领域的折射和反映,也是公平价值观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延伸。随着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教育公平问题也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对近年来有关教育公平的基本理论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试论职业教育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职业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职业教育目前之所以存在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上的不公平,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政策的偏差、社会因素的影响、职业院校管理的缺陷等。解决职业教育不公平,须正确认识和理解职业教育,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优化职业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公平问题的探讨需以受教育权利与受教育义务为切入点,将该问题放到社会体制的背景中,社会体制便是探讨教育公平问题的正义维度,以分配正义与补偿正义、制度正义与个人正义为基本的分析概念。由此,在法哲学与伦理学的视域内,教育公平问题便转化成了受教育权利作为法治社会的基本人权如何公平实现的问题。同时,在应然与实然的范畴内,在国家与公民、国家与个人等关系范畴内,公平与正义作为法律价值则指向了受教育权利如何得以公平实现上。  相似文献   

19.
Different historical contexts endow educational fairness with different historical missions. The operation of resource allocation powers,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elements into strata polarization, and the authoritative allocation of public policies all add to the complexity of interpreting educational fairness. The key problem, however, does not lie in the complexity itself, but in the straight bluntness and the collective unawareness incurred by it. Therefore, only by clarifying the complexity involved in educational fairness and arousing certain awareness of research can educational fairness and its public education policies undertake the double missions of both academic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ranslated from Jiaoyu Fazhan Yanjiu 教育发展研究 (Exploring Education Development), 2006, (1): 36–41  相似文献   

20.
教育制度是教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核心机制,这使得人们对教育制度的公正性问题越来越关注。教育制度公正包括教育制度本身的公正和教育制度运行的公正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之问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对于教育制度创新具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