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羁旅诗在苏教版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较大比重,对中小学生的教育意义不明而喻。本文从抒情内容、艺术特色、现实意义三个方面谈一谈对羁旅诗的一点感想,展现羁旅诗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相似文献   

2.
[考点说略] 羁旅诗通常表现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这些感情是人类亘古相通的,容易引起共鸣,所以羁旅诗大多浅显易懂,符合《考试说明》上"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要求,因此羁旅诗倍受命题人的青睐.  相似文献   

3.
司空曙是唐代著名的"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歌感情真挚、情思动人,艺术造诣也有独到之处。司空曙的羁旅诗虽不多却颇有特色,诗人常以其敏感的诗心直接把握时代的心理节奏和情绪特点,常通过独特的审美视角和艺术表现凸显诗人复杂深微的心态,表达对历史社会的感慨和对现实人生的领悟。通过对司空曙羁旅诗思想内容的大致解读,把握其情感指向;通过对羁旅诗常用表现手法的归类,了解其诗歌的艺术特色。以羁旅诗研究为基点,不但可以弄清其本身的特征,还可进一步认识司空曙诗的审美价值和诗史影响。  相似文献   

4.
唐诗排行榜     
羁旅诗又称为记行诗、行旅诗,是指诗人因各种原因远离家国,用诗歌的形式反映客居异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并引发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归,对自我人生处境的感慨等内容的诗歌。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激起心中所感,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思念、对温馨家庭的怀想。羁旅诗中的感情是古今相通的,比较容易引起共鸣。它就像镜子一样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环境,阅读羁旅诗,要注意了解社会历史大背景  相似文献   

5.
羁旅诗长期遵循着言志抒情的咏怀思路,自然物象无法凸显独立出来,随着魏晋时代山水审美意识的勃兴以及山水游览风气的盛行,行旅诗也逐渐增加山水描写的比重,并将山水游赏与羁旅情思结合起来,二者融合才有谢灵运羁旅山水诗的出现。其间玄言山水诗以山水阐说玄理,注重祛情去累、以理遣情,将羁旅的困境体验导向证悟哲理玄境的解脱,山水显得外在而与诗人的精神世界难以相契,至南朝尤其是谢朓的宦游山水诗篇,山水形象与世俗生活情感相交融,才有羁旅山水诗歌传统的正式定型。从羁旅咏怀到羁旅山水,情事相生转变为情景相照,正是山水诗诞生的内在理路之一。  相似文献   

6.
羁旅意象是杜甫陇右诗的主体竞象之一,它最能表现诗人客秦时的特殊心境,也颇能体现杜甫用意象说话的创作特色和杜诗沉郁悲凉的风格,本试图用意象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对羁旅意象的审美内涵做一番审视,以提高人们对杜甫陇右诗创作特色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羁旅诗是指诗人因各种原因远离家国,用诗歌的形式反映客居异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并引发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归以及对自我人生如寄处境的感慨等内容的诗歌。换句话说羁旅诗应指人们在被抛出原本属于自己的生存环境而被移植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所产生的不适应的心理感觉下所创作的诗歌。  相似文献   

8.
郑愁予的《错误》可以多元解读。可以理解成缠绵徘恻的闺怨诗,可以解读为自伤漂泊的羁旅诗,也以解读成关于错误的哲理诗。  相似文献   

9.
2008年高考语文题中的诗歌鉴赏,除了送别诗(词、曲)、咏物诗、羁旅诗、咏史诗、写景诗、贬谪诗等我们熟悉的材料外,今年又新增了酬赠诗、节令诗和题画诗等。这几类诗  相似文献   

10.
2009年高考诗歌鉴赏可谓百花齐放,精彩纷呈。试题涉及节令诗、咏史诗、咏物诗、怀人诗、田园诗、羁旅诗、边塞诗、贬谪诗、登高诗、唱和诗、哲理诗,可谓“今年花胜去年红,无边光景一时新”。其中,登高诗、唱和诗、哲理诗是高考百花园中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2007年高考全国18套试卷诗歌鉴赏题涉及写景诗、咏史诗、咏物诗、送别诗、田园诗、羁旅诗、边塞诗,此前高考也曾考查过节令诗和题画诗,为给2008年考生指引迷津,下面结合近几年高考题例进行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12.
古代诗歌按内容可分为边塞诗、田园诗、登临诗、咏物诗、怀古诗、送别诗、闺怨诗、羁旅诗、题画诗等类型。了解每类诗歌的内容、表现手法、艺术特色等,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然后看自己阅读的诗歌属于哪一类,再结合审题从容作答。  相似文献   

13.
2007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涉及了咏史诗、咏物诗、送别诗、田园诗、羁旅诗、边塞诗,此前高考也曾考查过题画诗等,为给2008年考生指引迷津,下面结合近几年高考题进行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14.
思亲念远诗     
备考提示思亲念远诗主要表达的是客居异乡的游子的羁旅飘零之感和对家乡亲友的思念之情,也有表达家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的。思亲念远多缘于触景  相似文献   

15.
唐诗意象的愁苦情感多体现在羁旅、咏史、离别诗中,展现羁旅愁思,惜别之苦及伤时之悲,而所用意象多是鸿雁、夕阳、子规、柳、月、蝉、水、草等,这些意象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出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6.
周国平 《今日教育》2012,(Z1):93-95
相爱的人要亲密有间,保持必要的距离。即使结了婚,各人仍应是独立的个人,并把对方作为独立的个人予以尊重。心灵相通,在实际生活中又保持距离,最能使彼此的吸引力耐久。家太平凡了,再温馨的家也充满琐碎的重复,所以家庭生活是难以入诗的。相反,羁旅却富有诗意。可是,偏偏在羁旅诗里,家成了一个中心意象。只有在"孤舟五更家万  相似文献   

17.
【应考锦囊】 提问方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本诗抒发了诗人何种情感?(或本诗的某句抒发了什么情感?)答题步骤:先答出羁旅愁思之情,然后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徐进标  乙常青 《初中生》2009,(11):27-28
阅读古诗词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关注诗题。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诗题之中,我们往往能明确诗词的类别,进而把握其表现手法和内容特点。如写景诗的借景抒情,咏物诗的托物言志,咏史诗的借古讽今,送别诗的离愁别绪,羁旅诗的漂泊愁苦,边塞诗的壮志豪情或厌战思乡等。  相似文献   

19.
反衬是羁旅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小桥流水人家"与"断肠人在天涯"反衬的形成,与中国社会的差序结构、高语境文化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20.
《枫桥夜泊》是唐代羁旅诗的代表作之一。该文在巴斯内特文化翻译观的视域下分析翻译家许渊冲的译本,从历史负载词、格律和意象三个方面进行赏析,解析许渊冲诗译的文化转向,以期给诗歌的翻译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