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馒头里的爱     
原野 《家长》2004,(Z1)
父母离婚后,父亲又结婚了,只是仍然一个人住在重庆,很孤独,很落魄。他常来看我和弟弟。那时我上小学,看到母亲不愿理父亲,我于是也有意疏远父亲,不喊他“爸”,不跟他接触,偶尔喊声“爸”,也会东张西望,声若蚊子叫,生怕被母亲听见。母亲含辛茹苦地养育着我,母亲恨父亲,所以我觉得我也该恨父亲。一个夏天的晚上,天热得连星星都淌着汗,我和外公、外婆、母亲坐在院门外乘凉。我坐在小板凳上懒懒地靠着外婆———没有作业的负担,不知人世的沧桑,未尝生活的艰辛,10岁的我在那个夏天的晚上无忧无虑地乘着凉。“儿子!”是父亲的声音。当我看见父亲推…  相似文献   

2.
我的母亲生下我的第二天就去世了。幸好父亲很爱母亲和我,他没有再娶,带着我,任劳任怨地过日子。父亲是一家工厂的普通工人,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他对我宠爱的方式也唯有让我吃饱穿暖有学可上。我知道父亲能做到这些已很不容易了,可是我总渴望能再从父亲那里得到些什么。十六岁那年,我有幸被一所重点寄宿高中录取。虽说平日在父亲身边也得不到宠溺,但是,真正离开父亲到一个新的环境,我特别不适应。  相似文献   

3.
父母离婚后,父亲又结婚了,只是新妻子在外地,他仍然一个人住,很孤独、很落魄的样子。他常来看我和弟弟,那时我上小学,我们见母亲不理父亲,便也有  相似文献   

4.
一我是家里的老四。我的生日是农历八月十四日,而父亲的生日则是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我仿佛是上天特意赐给父亲的一件礼物。“瞧,我们的儿子!瞧,他睡得多香!瞧,他多好看,多可爱呀!”父亲把我抱到母亲的身边,特别兴奋地说着话,没完没了地说着话。父亲显然是太高兴了。在我满周岁时,父亲特意带着母亲和我从矿区回到故乡,为我置办盛大的酒席。酒席上,父亲醉了。二很早我就学会了走路,为此家人很高兴,甚至有点为此而骄傲。也很早,病魔就缠住了我,令我丧失了走路的权利,令母亲流泪。那时我还太小,并不明白母亲为何流泪,也不明白走路对我意味着…  相似文献   

5.
我的父亲     
父亲已八十有余,仍单独生活,可他有四对儿女,却无一人在其身旁。母亲在世时,父亲忙于家中几口人的口粮,整日在外劳作,不曾做过饭,洗过衣。香港回归的那一天,母亲去了,离开了她的八个儿女,离开了她相濡以沫的丈夫——我的父亲。那时,我在家乡上班,能经常看到父亲,他很消极,他常说,他听到母亲在他床边哭泣。从此,父亲就日渐消瘦下去,眼中没有了往日的明亮,笑容也逐渐从他脸上消失。在我的记忆里,他总是和蔼的容颜失去了温暖,变得漠然。我们想法劝慰父亲,并且拿走了与母亲有关的一切物品。可我知道,我们拿不走母亲几十年留在父亲脑海中的记忆。也只能让时间去淡化它,使它不再凸现在父亲眼前。  相似文献   

6.
沈湘 《班主任之友》2006,(12):61-61
我家是一个单亲家庭,听隔壁的多莉太太说,我的母亲生下我不久便去世了。而父亲对于我母亲的事总是只字不提。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很冷漠的人,他从不跟我多说话,在生活与学习上对我的要求却很严格。父亲有一家公司,在我们这个小镇上算是一个富有的人,但我的零花钱从来没有我的同学们那样多。这还不算,他每天开车去公司时,都会经过我们学校,可是无论我怎样央求,他从来不肯让我搭他的便车,我总是坐公共汽车或者地铁去上学。为此,我在心里很瞧不起父亲,有时甚至恨得咬牙切齿。我将母亲的病逝全部怪罪在了父亲的头上,母亲肯定是受不了父亲的…  相似文献   

7.
无奈的选择     
“妹妹,我想有一天你会理解我这个做哥哥的选择。”那时,我十二岁,妹妹只有八岁。我母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是一名军官。我也不知道这两个生活上有那么大差异的人,是怎样好上的。那一年,父亲有了外遇,跟母亲提出离婚。母亲没有说什么,只是一个劲地哭。当时我和妹妹痛斥父亲,我们真的很恨他,很恨很恨。父亲说:“孩子愿意跟谁就跟谁吧!”我犹豫地看了一下妹妹,她狠狠地掷给父亲一个白眼,说:“鬼才跟你呢!”然后径直跑到母亲身边,帮母亲擦去泪水。我也往母亲那边走了几步,脚却僵住了。我不能,理智告诉我,母亲身体这么弱,如果孤身一人抚…  相似文献   

8.
我出生于一个单亲家庭,听邻居多莉太太说,我的母亲生下我不久便去世了。父亲对于母亲的事总是只字不提,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很冷漠的人,他从不跟我多说话,在生活与学习上对我的要求却很严格。父亲开有一家公司,在我们这个小镇上算是一个富有的人,但我却从未从那里得到过像同学们那样多的零花钱。这还不算,他每天开车去公司时,都会经过我们学校,可是无论我怎样央求,他从来不肯让我搭他的便车,我总是坐公共汽车或者地铁去上学。为此,我在心里很瞧不起父亲,有时甚至恨得咬牙切齿。我将母亲的病逝全部怪罪在了父亲的头上,母亲肯定是受不了父…  相似文献   

9.
<正>每次捐赠我都会想起以前的一名学生。哲很懂事,管理班级事物很认真细心。他的家境很不好,虽然也是90后,但是他根本没有同龄人的优越条件。他父亲身体不好,不能工作,全凭母亲一人操劳,一家三口租住在一间破旧的平房里。在如今暖气取暖的年代,他每天回家要帮助母亲生炉子做饭。父亲因为长年生病,脾气暴躁,经常打骂他和母亲。但他从来没有表现出抑郁或不开心的样子。若不是开家长会,听他母亲叙述,我真的以为他与  相似文献   

10.
父亲     
父亲年青时对酒酷爱,我出生的时候,父亲是满身酒气闯进来的。他紧紧地抱着我,亲我,用他坚硬的胡子扎我。酒气很浓,也很醇,在襁褓中的我最先熟悉的不是母亲奶水的味道,而是父亲的酒味。  相似文献   

11.
卢科 《成长》2005,(10):16-17
我是7岁那年才见到父亲的。恢复高考后父亲上了大学,那时候他还不知道母亲已经怀上了我,等母亲知道后写信告诉他,他一个字没有回,也再也没有回过乡下的家。见了面才知道,父亲在省城早已经又结了婚,并且有了一个小妹妹。他将我们安排在招待所里,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给我。可是母亲的神惰很寂寥,我几次看到她背着我哭。在父亲的努力下,我们搬迂到省城,母亲被安排到了一个街道企业,而父亲,只能偷偷地偶尔来看看我们。  相似文献   

12.
碎花裙     
我是陆英枫的女儿,我叫陆怀安。母亲常常说,我长得很像我的父亲,眼睛,鼻子,牙齿,还有唇。我从来没见过我的父亲。只是常常从母亲的嘴里听到他的事,与他的名字——安铭。  相似文献   

13.
父亲嘴笨 ,却想做语言大师(我对语言的敏感由此而来)父亲和母亲的婚姻在别人看来有些奇特 ,母亲是个大学生 ,父亲只是个农民。我懂事后也觉得其中有点不可思议 ,父亲是个“老”农民 ,有着老家农民的那种邋遢做派 ,光为他在家穿鞋不提上后跟 ,走路趿趿拉拉 ,母亲就没少和他吵架。父亲嘴笨 ,加上理亏 ,结结巴巴说不过母亲。有一次 ,我记得他们又不知什么原因吵起来 ,父亲无计可施 ,气得蹲在火炉旁 ,哼哼哧哧 ,眼泪都快出来了。嘴巴很笨的父亲偏偏喜欢讲究修辞 ,他喜欢引经据典 ,喜欢用成语和格言 ,非要语出惊人。这么一来 ,就让他讲话更费力…  相似文献   

14.
签名     
在乔治的记忆中,父亲一直就是瘸着一条腿走路的,他的一切都平淡无奇。所以,他总是想,母亲怎么会和这样的一个人结婚呢?他总觉得,父亲那条瘸腿,带给自己的是耻辱。一次,市里举行中学生篮球赛。他是队里的主力,他找到母亲,说出了他的心愿:他希望母亲能陪他同往。在赛场上,只要看到母亲的目光,他就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母亲笑了,说,那当然。你就是不说,我和你父亲也会去的。他听罢摇了摇头,说,我不是说父亲,我只希望你去。母亲很是惊奇,问这是为什么,他勉强地笑了笑,说,我总认为,一个残疾人站在场边,会使得整个气氛变味儿。母亲叹了一口气,说,…  相似文献   

15.
圣诞节礼物     
那年他15岁,仍呆在父亲的农场。圣诞节的前几天,他无意中听到父亲在对母亲说些什么。他才意识到,他很爱父亲。“玛丽,我真愿在早晨叫醒罗伯。他现在长得真快,正需要睡眠,我真想自己一个人顶着干。”“唉,你干不了,亚当。”母亲的声音很清脆,“另外,他也不是小孩子了。是他干活的时候了。”“是呀,”父亲缓缓地说,“不过我真不愿意叫醒他。”听到这儿,他的内心似乎有什么东西被唤醒了:父亲如此疼爱他!这一点他从来没有想到,认为父子关系就应该是这样的。既然明白了父亲疼爱他,那么一清早就不应该那么磨磨蹭蹭,老是要父亲叫醒。他起床了,睡眼…  相似文献   

16.
乔乔 《成长》2006,(12):68-69
我的母亲生下我的第二天就去世了。幸好父亲很爱母亲和我,他没有再娶,带着我,任劳任怨地过日子。  相似文献   

17.
父亲的馈赠     
父亲这辈子,至少有两样好东西传给了我:手不释卷,快乐性情。父亲特别爱唱歌。他经常说:"我有一肚子的歌儿,三天三夜也唱不完。"母亲忙得很,有时候不耐烦,父亲就到村北大渠沟上唱。树上麻雀、坡下庄稼、花草昆虫都是他忠实的听众。"今天唱了好几十首,很过瘾。"电话中他告诉我。  相似文献   

18.
我家是一个单亲家庭,听隔壁的多莉太太说,我的母亲生下我不久便去世了。而父亲对于我母亲的事总是只字不提。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很冷漠的人,他从不跟我多说话,在生活与学习上对我的要求却很严格。  相似文献   

19.
我的诗     
自我诞生起,就一直欣赏着两种迥然不同风格的诗——父亲的诗和母亲的诗。父亲的诗很严谨很讲究是格律诗。母亲的诗很温柔很细致是散文诗。我爱母亲的散文诗也爱父亲的格律诗。但父母亲都不是诗  相似文献   

20.
深沉的父爱     
在我心目中,父亲一直是一个很严厉的人,在他的身上,我似乎看不到一般人应有的七情六欲。而母亲相比起来,似乎更爱我们一些。直到三年前的一件事,才让我猛然发觉,父亲也很爱我,但他用的却是与母亲截然不同的方式。那是一次期末考试,母亲千叮咛万嘱咐我不要粗心,但对于这样的唠叨我却左耳入,右耳出。发试卷那天,我拿到试卷一看,果然由于粗心,错失了许多分。父亲一看,马上满腔怒火,犹如火山爆发,拿着棒子就对我边打边骂,我哭成了个泪人儿,我想着:我恨死父亲了,我再也不理他了!那天晚上,我彻夜未眠,一次上厕所经过父亲的房间时,透过门缝,看到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