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奇异的闪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闪电家族”中,“球状闪电”、“联珠闪电”和“黑色闪电”都不常见。球状闪电当然不是通常所见的电闪雷鸣(但常常以雷雨天气为背景),而是颜色多为红色或橙黄色的发光体(俗称“火球子”)。球状闪电在空中形成时,直径可达几十米,当它移近地面时,其直径会逐渐变小,颜色也有所变化。球状闪电行走的路径极不规则,当它“飘”过来的时候,能听到一种神秘的“吱吱”声,可往往人还没来得及躲避,它已轻盈绕过,“蹦蹦跳跳”地跑到前面去了。由于球状闪电运行速度比一般闪电慢,颜色又鲜艳多变,所以很容易被目击者误认为是飞碟。1985年7月26日晚出现在北京八一湖上空的球状闪电,以及1987年9月3日出现在上海嘉定县封滨乡的球状闪电,当时一些新闻媒体就有“目击飞碟”一类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4):I0016-I0017
雷暴可以诱发所谓的"地球伽玛射线闪光",这种雷暴被称之为"黑色闪电",对飞机乘客有一定辐射危害【搜狐科学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表示,大气中存在看不见的"黑色闪电",能够对飞机乘客造成辐射伤害,剂量相当于做一次全身的CT扫描。他们声称,在商业航线的高度上,会发生"地球伽玛  相似文献   

3.
<正>你见过神秘出现又消失的灿烂光球吗?你见过天空中幽灵般的环状光晕吗?这些都是闪电的杰作。闪电是很常见的自然现象,在世界各地,每秒钟会有100道闪电击中地面。然而,闪电很难加以研究,我们无法预测它什么时候出现以及在哪里出现,当我们还没明白过来的时候,闪电已经消失了。可以说,我们对闪电的认识并不是很多。自然界各种各样的闪电,除了让我们感到震撼之外,更让我们感到大自然的神秘。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的30年里,曾有不少密切观测太空雷暴的宇航员声称,即使相隔数百公里,闪电似乎也会彼此感应,这种现象被称为“交感闪电”。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地球科学家们决定验证这种传闻。他们利用网络理论——数学的一个分支——来构建闪电次序的模型。从模型中他们发现,在一次暴风雨中,闪电并不是随意出现的,有些区域是闪电高发区,在这些高发区的闪电往往与其他区域的闪电或前或后地发生。网络理论据此指出,远距离的闪电彼此之间必然存在一种联系。那么这种联系究竟是什么呢?科学家们有不同的推测。有人说,闪电能够使大气层上部生成电子,并且在远…  相似文献   

5.
郑军  熊斌 《知识窗》2002,(7):24-25
保卢斯签署了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命令之后,素有“黑色闪电“之称的纳粹德国空军也凶焰倍增,每天出动上千架次飞机对这座在战火中颤栗的城市进行轮番轰炸.德军地面部队的猛烈攻击和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使得顽强抵抗的苏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相似文献   

6.
张唯诚 《百科知识》2010,(15):26-27
那景色是超自然的,闪电不断,暴雨倾盆,高达48千米的塔状云团一面翻滚聚集,变幻无常,一面被时速160千米的风驱赶着在天空狂奔,那云团比地球上的高3倍,闪电的强度是地球上的近10倍,雷暴的范围超过960平方千米。不错,这里不是地球,欢迎你来到了木星。  相似文献   

7.
<正>2008年,国外一著名期刊就未来世界性战争发生时是什么情景进行了猜想,文章认为,不久的将来若发生世界大战,人们看到的不是硝烟弥漫的战场,看到的也不是骇人的蘑菇云,而是一道道闪电划过,紧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青海省东北部地区雷电定位图形显示系统获取的2004~2006年7~9月闪电资料,进行了闪电的时空分布、闪电密度的分析。结果表明:总闪电中负闪电占大多数;正闪电的平均强度大于负闪电;闪电的发生有明显的日变化,总闪电、负闪电呈双峰双谷形;最多闪电次数出现在8月;闪电的高值中心在以大通、湟中、互助构成的三角地区。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个初三的男生,从多方面教材和课外书中了解到,精子是黑色的。我也有过遗精,却发现遗精是淡黄色的。为什么不是黑色的呢?(幽郁的风) 教授先生的回答我不知道你从什么书上了解到精子是黑色的。是不是因为书上把精子比喻成小蝌蚪,你觉得小蝌蚪是黑色的,所以精子也是黑色的呢?其实这种比喻是因为在显微镜下观察,精子的形状和小蝌蚪有些相似,都有一个大头和一个长长的尾巴。而绝不是因为颜色。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学习和分析西藏地区闪电活动演变规律与时空分布特征,为西藏地区防雷服务系统提供更多参考依据。文章利用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闪电定位系统监测的闪电资料,通过闪电发生的时间、频次、日、月分布以及闪电强度与密度分布等分析了西藏地区闪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复杂地形条件与特殊气候背景对闪电活动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藏东南部闪电活动比西北部的较活跃;闪电活动有显著的日、月变化,下午到傍晚为闪电活动多发时段,4-9月为高原雨季节,负/正闪电比率高达24倍;闪电强度存在显著的地域性差异,负地闪占总闪电的80.06%,平均强度-42.723k A,正地闪占总闪电的19.94%,平均强度53.96k A;西藏东西部的雷暴日少,中部拉萨和那曲地区雷暴日较多。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与文化》2010,(1):12-13
众所周知,自然界的现象千奇百怪,但论起转瞬即逝的短暂性和震撼天地的强大性,个中翘楚则非闪电莫属。但真的是转瞬即逝吗?不尽然也。闪电熔岩,也就是俗称的“石化闪电”,记录下了闪电来袭的痕迹,在浩瀚的砂土上,在裸露的岩石上,都可能留有这种静止的闪电标志。闪电熔岩高度易碎却极致美丽,它能让你体会到手握晴天霹雳的感觉。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采用青藏高原地区WWLLN闪电定位观测数据,通过对数据统计处理,,研究了该地区闪电活动时间、空间两个尺度上的变化特征,得出:(1)青藏高原闪电活动具有显著的日分布差异性,主要集中在13:00~24:00时间段内,每个月份下均有闪电活动的发生,总闪电频次属于双峰值的变化类型,且均在6月份闪电活动达到了第一个峰值,在8月份闪电活动达到了第二个峰值;(2)不同区域之间闪电密度月分布情况不一致,每个月份下统计出的闪电密度值也不相同,且均呈单峰值变化类型。其中高原西部、中部、中北、东北区域,闪电密度值从1月份开始缓慢的增加,在7月份闪电密度值达到了峰值。在西藏南部区域,闪电密度值也从1月份开始迅速的增加,在5月份闪电密度值达到了峰值,闪电活动强于高原西部、中部、中北部区域;(3)青藏高原落雷密度没有较好的一致性,存在两个闪电活动高值区域,主要位于中部那曲附近,另一个闪电活动高值区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区域,在高原中北部区域,探测到的闪电密度值要稍弱于上述两个区域,但闪电活动要高于其它区域;(4)青藏高原闪电活动在逐月的变化过程中,总体呈现出从东部逐渐向西部发展,然后又向东部逐渐消退的变化规律。闪电活动从3月份开始出现,在5月份期间逐渐向高原西部区域发展,在7月、8月期间,闪电活动达到了峰值,从9月份开始闪电活动逐渐向东部区域退却,到11月份时候闪电活动几乎消失,相对较少。研究所得结论能够为青藏高原雷电防护设计工程以及雷电灾害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资讯     
正木星闪电的秘密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一直对木星闪电的起因感到迷惑。"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任务小组的科学家发现,木星闪电实际上是地球闪电的"翻版",但闪电的分布与地球不同。"朱诺"号上的微波辐射探测仪可以记录频谱范围很广的木星无线电信号。它检测到了377次闪电放电,范围在兆赫-吉赫之间,与地球的闪电相同。但不同的是,木星  相似文献   

14.
不是每个学生在想到做试验时都会昏昏欲睡。对于幸运的少数人来说,做试验意味着引爆炸弹、制造闪电、撞烂汽车,或者是造出速度160千米/小时的一阵狂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2005年9月2日一次冰雹天气过程中ADTD闪电定位系统监测到的闪电特征资料,结合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对比分析了这次强对流过程中冰雹云与闪电的对应关系,总结出利用闪电特征的变化预警冰雹天气的几项指标。  相似文献   

16.
厉爱丽  杜晓辉 《西藏科技》2010,(12):62-63,80
利用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西藏闪电定位系统观测资料,对我区闪电强度分布、地理分布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部分站点相同时段人工观测资料,对两种资料的雷暴日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我区闪电集中区域为山南地去北部、那曲地区东部;负地闪占闪电总数的91.3%,正地闪占闪电总次数的8.7%,负地闪绝对强度小于正地闪;雷暴日峰值在7月、8月,人工观测资料与闪电定位系统资料因各种因素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针对民机设计中,评估碳纤维复合材料蒙皮闪电耐受能力的需求,提出通过闪电试验来评估蒙皮闪电防护设计有效性的解决方案,并总结出碳纤维复合材料蒙皮闪电防护设计和评估的基本方法和工作流程。在民机复合材料结构闪电防护设计领域起到理论支撑作用。如付诸现实将产生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闪电创造的奇迹 每一分钟,地球上就会出现1800~2500次闪电.闪电闪亮的那一瞬间,温度高达30000℃,甚至是太阳表面温度的5倍多,因此任何物质只要被闪电碰到,后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9.
通过2014年-2018年满洲里闪电定位资料,以ArcGISRU软件平台为基础,导入满洲里近年ADTD闪电定位数据,建立IKMX1KM网格,利用加权综合法计算单位内闪电密度和闪电强度,绘出了满洲里市雷电密度、强度分布图,分析了满洲里市雷电活动规律,为科学防雷减灾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20.
酷车     
《世界发明》2005,(5):30-31
奔驰SL65 AMG它不是一辆汽车,而是一道划过天际的闪电,这款令人垂涎三尺的奔驰SL65是目前市面上最强有力的双门跑车。能带来足以扭曲时空的强大扭矩和如同太空战舰般的加速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