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活教育》2012,(23):16-16
为进一步继承和弘扬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在新的现实情景中培养下一代更加和谐、完整、独立的人格,展示新生代面向真实的能力和所拥有的真实生活的魅力,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教育》杂志社等共同发起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活作文"大赛,并同时启动第一届全国"生活作文"优秀论文评比。  相似文献   

2.
《生活教育》2012,(18):72-72
为进一步继承和弘扬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在新的现实情景中培养下一代更加和谐、完整、独立的人格,展示新生代面向真实的能力和所拥有的真实生活的魅力,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教育》编辑部等共同发起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活作文"大赛,并同时启动第一届全国"生活作文"优秀论文评比。  相似文献   

3.
《生活教育》2012,(11):14-14
为进一步继承和弘扬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在新的现实情景中培养下一代更加和谐、完整、独立的人格,展示新生代面向真实的能力和所拥有的真实生活的魅力,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教育》编辑部等共同发起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活作文"大赛,并同时启动第一届全国"生活作文"优秀论文评比。  相似文献   

4.
《生活教育》2012,(12):17-17
为进一步继承和弘扬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在新的现实情景中培养下一代更加和谐、完整、独立的人格,展示新生代面向真实的能力和所拥有的真实生活的魅力,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教育》杂志社等即日起至12月1日共同发起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活作文"大赛,并同时启动第一届全国"生活作文"优秀论文评比。  相似文献   

5.
《生活教育》2011,(11):72-55
为进一步继承和弘扬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在新的现实情景中培养下一代更加和谐、完整、独立的人格,展示新生代面向真实的能力和所拥有的真实生活的魅力,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教育》杂志社、苏州智童科技有限公司等即日起至12月1日共同发起全国中小学"生活作文"大赛。大赛分中学组和小学组,文章内容要求原创、真实,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亲身经历、  相似文献   

6.
《生活教育》2012,(14):72-72
为进一步继承和弘扬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在新的现实情景中培养下一代更加和谐、完整、独立的人格,展示新生代面向真实的能力和所拥有的真实生活的魅力,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教育》编辑部等即日起至12月1日共同发起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活作文"大赛,并同时启动第一届全国"生活作文"优秀论文评比。  相似文献   

7.
"教育回归真实生活"理念告诉我们,课程的开发、幼儿的学习不仅仅是对生活的简单复制,而是基于幼儿对身边生活场景的直接体验。经过两年的活动实践,我们逐渐探索出了一种基于"教育回归真实生活"理念的活动开展方式,即以问题为导向,借由一系列问题探查幼儿的知识经验水平,厘清幼儿的已知经验和未知经验,引导幼儿以多种方式自主探索问题答案,不断实现未知经验向已知经验的转换,在探索的过程中,提升知识经验,习得生活技能,丰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8.
杨艳萍 《考试周刊》2012,(16):68-68
陶行知认为,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以其全新的教育理念,对学生习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个理念凸现了一个"真"字。小学生作文要从"真实"起步,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做到"用我心写我事,用我手写我意"。  相似文献   

10.
徐刚 《上海教育》2014,(33):73-73
依霖幼儿园2005年开办以来,就以"我和孩子一样高"的视角,打破原有的分龄编班模式,进行常态化的、"一家人"的、三个年龄段的混龄教育探索和研究,创建优质特色办园模式。2014年10月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的《混龄教育启示录》记录着"依霖人"对于混龄教育研究的日常积累和点滴感悟:描绘着"老大、老二、老三"真实、细致而温馨的生活场景和片段;揭示着混龄教育中儿童的本真世界和成长规律;更蕴涵着依霖人对闵行乃至上海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深情和抱负!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生活是德育的出发地,也是德育的回归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无法将学生的生活原原本本地搬入课堂,只能设计一些类似于学生生活或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力图打破思品课堂中以单纯的灌输为主,远离儿童生活的"纯道德的教学模式”。当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类生活”的课堂场景,即从“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生活经验中走入课堂,唤醒真实的体验,教育价值就以生活经验的形式沉淀在儿童的思想意识里,这正是品德课堂有效教学的必然追求。  相似文献   

12.
《生活教育》2011,(8):83-83
为进一步继承和弘扬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在新的现实情景中培养下一代更加和谐、完整、独立的人格,展示新生代面向真实的能力和所拥有的真实生活的魅力,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教育》杂志社、苏州智童科技有限公司等即日起至12月1日共同发起全国中小学“生活作文”大赛。  相似文献   

13.
《生活教育》2011,(10):59-59
为进一步继承和弘扬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在新的现实情景中培养下一代更加和谐、完整、独立的人格,展示新生代面向真实的能力和所拥有的真实生活的魅力,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教育》杂志社、苏州智童科技有限公司等即日起至12月1日共同发起全国中小学“生活作文”大赛。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将"生活教育"理论和高中历史教学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历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基础实验"、"新课程改革"、"新教育实验"是被当下教育人士称为"三新鼎立"的教育改革工程。"新教育实验"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最高追求和努力方向,其理论基础中所蕴涵的人的发展、人的潜力的开发和个性的形成、追求崇高和和谐等一系列教育幸福观正是当前教育生活中所忽视和缺乏的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16.
《生活教育》2011,(6):72-72
为进一步继承和弘扬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在新的现实情景中培养下一代更加和谐、完整、独立的人格,展示新生代面向真实的能力和所拥有的真实生活的魅力,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教育》杂志社、苏州智童科技有限公司等即日起至12月1日共同发起全国中小学“生活作文”大赛。  相似文献   

17.
《生活教育》2011,(21):55
为进一步继承和弘扬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在新的现实情景中培养下一代更加和谐、完整、独立的人格,展示新生代面向真实的能力和所拥有的真实生活的魅力,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教育》杂志社、苏州智童科技有限公司等即日起至12月1日共同发起全国中小学"生活作文"大赛。大赛分中学组和小学组,文章内容要求原创、真实,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亲身经历、  相似文献   

18.
《生活教育》2011,(7):71-71
为进一步继承和弘扬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在新的现实情景中培养下一代更加和谐、完整、独立的人格,展示新生代面向真实的能力和所拥有的真实生活的魅力,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教育》杂志社、苏州智童科技有限公司等即日起至12月1日共同发起全国中小学。生活作文”大赛。  相似文献   

19.
《生活教育》2011,(17):47
为进一步继承和弘扬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在新的现实情景中培养下一代更加和谐、完整、独立的人格,展示新生代面向真实的能力和所拥有的真实生活的魅力,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教育》杂志社、苏州智童科技有限公司等即日起至12月1日共同发起全国中小学"生活作文"大赛。  相似文献   

20.
艺术是用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但比生活更集中、更深刻、更具典型性的意识形态。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典型形象并不等同于生活原形,这就是一种"距离"。只有拉开距离,才能更准确地把握生活,更艺术地表现生活的本质,达到艺术的真实。艺术艺术实践证明,正是有了这种"距离",才塑造了众多不朽的艺术典型。而对创作主体来讲,这种"距离",就是对创作者思想深度、道德情操、生活积累、艺术修养等综合素质的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